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Green Mouse), 信区: Green
标  题: 113小时飞临月球 中国探月第一步如何走?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Fri Nov 29 13:55:39 2002) , 转信

  随着神舟四号飞船的即将上天,中国很快就将在载人航天领域跨出自己那炫目的一步
。至此,航天领域的“三驾马车”中,中国在卫星应用、载人航天两个方面快马加鞭,取
得了让世人叹服的成就。

  于是,中国航天人又将探寻的目光转向了月球。他们希望,中国月球探测计划的提出
和实施,能成为我国迈向深空探测的第一步。

探月三步走,走出自己特色

  2000年11月,中国发表《中国的航天》白皮书,在近期发展目标中明确提出“开展以
月球探测为主的深空探测的预先研究”。由此,我国月球探测计划开始“浮出水面”。

  在制定计划时,航天专家普遍达成共识:虽然我们起步较晚,但中国的月球探测活动
不会重复别人已经做过的工作。中国的月球探测计划起点要高,要有特色,要科学地选择
我国进行月球探测的目标,既要填补我国月球探测的空白,也要为人类建立月球基地增添
新的科学依据。

  根据中国月球探测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天文台欧阳自远院士介绍,我国月球探测计
划将分三步走:

  第一步,利用我国现有技术和条件,向月球发射月球探测卫星。月球探测卫星将绕环
月轨道运行,对月球进行遥感探测,除了探明月球上蕴藏丰富的氦3、铁、钛、水冰等能源
和资源外,还将查明月球表面的环境、地貌、地质构造与物理场,争取对月球的形貌特征
、资源性元素分布规律及开发利用前景有一个初步认识。

  第二步,使用月球车在月球“软着陆”,脚踏实地地在月球上进行探测。

  第三步,机器人登上月球,在月球有代表性的区域进行采样,完成任务后返回,为载
人登月并返回做准备。

  事实上,中国为探测月球所做的准备已经开始了。据了解,目前包括多家高校在内的
研究机构,正在展开研制月球车的“竞赛”,一些研究机构因为月球车研制技术日益成熟
,已有些按捺不住,迫不及待地在媒体展开了宣传,期望在日后的月球探测计划技术招标
中,自己设计的月球车能够受到青睐。

  中国还专门成立了一个空间机器人的研究机构,目前该中心已设计出多种太空机器人
,其中用于月球表面探测的机器人轻小灵巧,会自由移动、爬坡和躲避障碍,并能适应月
球上大温差和辐射等环境。

长三甲火箭加东方红三号卫星

  “探月三步走”已确定,但第一步如何走?我国将采取什么方法,怎样发射自己的月
球探测卫星?这始终还是个谜。

  不久前,在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组织的一次学术报告会上,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
火箭总指挥龙乐豪院士抑制不住自己的激动,向人们讲述了正在酝酿中的我国月球探测第
一步计划的大致构想。

  龙院士介绍,采用多级大推力火箭,发射1至2吨的月球探测器进入环月轨道,环绕月
球进行探测,是我国首次月球探测计划的基本设想。

  “使用长三甲火箭作运载工具,将东方红三号卫星稍作改进,依靠现有技术,一旦立
项,我国有望在3年内发射月球探测卫星。”龙院士的乐观是大家始料未及的。

  航天界人士认为,其实我国现在就已基本具备发射月球探测卫星的技术条件。

  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虽然我国航天技术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但目
前运载火箭技术及运载能力却大大超过美国和前苏联三四十年前进行第一轮探月时的能力


  酝酿中的我国探月计划,运载火箭一共有三大类型九种方案可供选择。其中,我国自
行研制的长三甲系列的3种火箭,可分别将1600千克、2400千克和3300千克的探测器直接送
入奔月轨道,由于它们运载能力大,并且已成功进行过10次发射,因此长三甲火箭是发射
探月飞行器首选。

  专家们还乐观估计,即便是在将来,在月球探测器既要在月球表面着陆,又要从月球
返回地球,所需的发射质量较大的情况下,中国规划中的最大运载能力达到28吨的新一代
运载火箭,也能完全满足要求。

研制月球探测器不是新手

  事实上,中国在研制月球探测器上并不是新手。从1962年起,中国就开始对“月球号
”、“徘徊者”、“勘测者”、“月球轨道”和“阿波罗”等月球系列探测器进行跟踪研
究,还参与了阿波罗17号样品的研究工作,中国已有多年研制空间环境探测器和空间遥感
器的能力与经验。

  目前,月球探测器的各个分系统,如结构、热控制、姿控、轨控、电源、测控、数据
管理等,我国基本可利用现有的研制成果。

  我国历经10年研制的“东方红三号”是我国目前性能最为优良的通讯卫星,自1997年
5月12日发射升空后,至今已在太空安全运行5年。这是一颗有着箱形结构的卫星,太阳能
电池板像两只翅膀一样分布在卫星的两旁,最大跨度达18.1米。它最受月球探测专家们青
睐的是,“东方红三号”卫星平台就像是“一台卡车”,既可以搭载通信系统成为通信卫
星,也可以搭载探测器摇身变成一颗月球探测卫星。

  此外,我国现有的地球测控网也完全能够胜任月球探测的遥测和遥控任务。近年来,
我国开展了大量的空间科学研究,先后利用探空火箭和卫星测量了近地空间的磁场、太阳
射线、宇宙射线、高能质子、电子等,还对太阳活动进行监测,在空间探测方面积累了相
当经验,这些都为月球探测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113个小时飞临月球

  龙院士介绍,一般而言,将月球卫星送入环月轨道有两种方式。一是依靠运载火箭直
接将月球卫星送入环月轨道,第二种是先用运载火箭把月球卫星送入地球轨道,再由月球
卫星依靠自身动力加速进入环月轨道。这两种方法各有利弊,未来我国探月计划究竟采用
哪种方案,还需进一步论证。

  一种典型的轨道发射方案是:先用运载火箭将月球探测器送入近地轨道,在离地球30
00公里的高空进行修正后,飞向月球并最终将卫星送入环月轨道,全程38万公里,飞行时
间达113个小时。龙乐豪院士说,由于利用现有技术进行月球探测,我国发射月球卫星的研
发周期将不会超过3年。也就是说,一旦立项,我国的月球探测卫星有望在3年内上天。(曾
伟)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8.12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52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