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smallbird (大小鸟), 信区: Green
标  题: 我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成立45周年(1)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un Dec 15 14:20:28 2002) , 转信

2002-12-15 11:08:44 

 
  进入12月,酒泉卫星发射基地,长征火箭依天耸立,正静静等待着将“神舟”四号飞
船送入太空。此刻,北京南郊,在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内,为我国导弹和运载火箭事
业奋斗的几代航天人,正喜庆建院45周年。

  2002年3月25日,江泽民同志亲临现场观看“神舟”三号飞船发射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
,“神舟”三号飞船的发射成功,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充分体现了
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充分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充分证明
了中国人民有志气、有能力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45年来,在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的关怀和指导下,以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为主研制
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进行了58次发射,将61个航天器成功送入地球轨道。这支江泽民
同志称赞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队伍,以强国强军
为己任,以毕生的奉献和追求,使我国的导弹武器技术和运载火箭技术,从无到有、从近
程到远程、从低轨到高轨,不断发展,不断跨越,跃向世界先进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13年来,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以开放的视野,融入国民
经济主战场,发展民品事业,参与国际竞争,为人类征服宇宙、和平利用宇宙资源做出了
新贡献!

  “一切为了祖国,一切为了成功!”这是研究院内处处可见的标牌,追寻航天人45年
拼搏的精神之旅,我们展读的,是一页页扬国威、壮军威的英雄史诗;倾听的,是一曲曲
展情怀、抒抱负的爱国壮歌!

  我国“两弹一星”的成功,改变了世界力量的对比,几代航天人为此做出了杰出的贡


  20世纪50年代,世界风云变幻,新中国百废待兴。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国
家的最高利益出发,做出了突破国防尖端技术的战略决策。

  1957年11月,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在北京南郊诞生(它的前身是国防部第五研究院
一分院),钱学森出任首任院长。集中力量办大事,协同作战显威力。60年代初,中国人自
己研制的战略火箭发射成功,独立自主的火箭事业有了腾飞的基础。而我国第一颗原子弹
爆炸成功,更是震惊了全世界。

  那时,外国人这样评论:中国是有弹无枪。这枪,就是指推力巨大的火箭,它可以使
弹插上翅膀,威力倍增。

  党中央做出又一个决定,搞原子弹导弹两弹结合试验!

  为了祖国的强大,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挑起重担!多少技术难关,多少繁杂工序
,多少个拼搏的日日夜夜!钱学森、任新民、屠守锷、黄纬禄、梁守槃……功勋榜上,那
一个个熟悉的、令人肃然起敬的名字,正是他们,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科学家用热血,破
解了一道道难题。1966年10月27日凌晨,两弹结合试验爆炸成功,在预定地点升起了蘑菇
云!那是一个举国欢腾的时刻!《人民日报》当天为此发行号外。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6.28]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9.04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