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crazy (雪山), 信区: Green
标  题: 长征一号运载火箭
发信站: 紫 丁 香 (Fri Dec 24 10:42:57 1999), 转信


  长征一D型 (CZ-1D) 诸元一览: 

全 长: 28.000 公尺
举 升 重 量: 85 吨
举 升 推 力: 1,101,000 牛顿
低 轨 道 酬 载 量: 700 ~ 1,000 公斤 
第一节 长 度: 17.835 公尺 
直 径: 2.25 公尺
推 进 剂: UDMH/HNO -27S 液态 60.000 吨 
第二节 长 度: 5.350 公尺
直 径: 2.25 公尺 │ 
推 进 剂: UDMH/N O 液态 12.200 吨 
第三节 长 度: 4.825 公尺 (含整流罩)
直 径: 2.050 公尺
推 进 器: 固态燃料,成分不详 固态 0.625 吨 
整流罩 最 大 直 径: 2.054 公尺
静 态 有 效 直 径: 1.754 公尺 

  中国继美、苏、法、日之後, 在1970年 4月24日使用一枚长征一型发射载具 
, 将首枚自制的人造卫星送入太空轨道, 正式揭开中国太空发展的新纪元, 同时 
也表示其人造卫星和弹道飞弹科技的发展在逐步合而为一中。这枚中国官方称为 
「东方红一号」的人造卫星, 重约 170公斤, 卫星内装有无线电广播装置, 并成 
功地在太空中对著地球传送中国当时的宣传月曲「东方红」, 这枚卫星一共工作 
了24天後坠毁, 使得中国达到了科技发展及意识型态的双重目地。 

  载送「东方红一号」卫星的长征一型载具, 中国原先以惯用罗马拼音的方式 
将「长征」二字取其英音「Chang Zheng」, 而以字首 CZ 二字为其编号加以称 
之; 在延用了多年之後, 现在中国也已在其对外宣传的资料中, 采用直译英文「 
Long March」, 字首的 LM 作为编号用, 因此现在常在一些公布的照片中看到两 
种 (CZ 及 LM) 不同的编号。凡是外型、发动机及结构等都和东风四型相当接近 
, 稍有不同的是, 长征一型为三节式, 东风四型为二节式。 

  1971年 3月 3日, 长征一型完成了第二次同时也是一型系列的最後一次任务 
, 它将一枚重达 221公斤的「实践一号」卫星送入倾斜角69.9度、进地点 266公 
里远地点1826公里的轨道中, 进行太空物理方面的研究。长征一型原本应该算是 
一种阶段性、为中国太空发展奠立基础的发射载具, 因此早先可能并没有进一步 
的改良计画, 直到近年欧美的发射载具及太空梭不断发生意外, 加上中国本身亦 
有发射失败而损失不少发射载具, 为了发展出更精密、更安全, 以及争取未来太 
空卫星发射任务的前提下, 才又出现长征一D型的设计。一D型载具的第一节拥 
有四个 YF-2A 型的发动机, 使用液态的二甲基联胺 (UDMH) 做为燃料而硝 
酸则为氧化剂, 燃烧时间可能为 140秒; 第二节则采用一具 YF-3 型液态发动 
机 (罗马拼音为 yei ti fa dong ji, 以YF作为同类发动机的编号) , 氧化剂则 
改用四氧化二氮, 燃烧时间约 120秒; 第三节则利用较先进的 GF-02 固态燃料 
发动机 (燃料剂不明) , 做为最後阶段的动力源。 

  估计一D型将在1996年底开始使用, 最重可将 750公斤的卫星送入低地轨道 
中。 


                          文武之道,一张一驰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lichengyu.hit.ed]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15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