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Green), 信区: Green
标 题: 中国的GPS:北斗系统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Mon Sep 19 19:51:28 2005)
新浪首页 > 论坛首页 > 新浪军事 > 天军
作者:中国火箭导弹 发表日期:2005-09-19 09:28:10 [表状]
前言:2003年3月20日,伊拉克战争爆发。大批轰炸机、战斗机猛扑向伊拉克首都巴格达,
用炸弹准确地将一座建筑彻底摧毁,行动代号:“斩首行动”;4月,一架B-1B“枪骑兵”
轰炸机临时接到任务,用炸弹摧毁了另一座建筑。他们的目标都是一个人:萨达姆。侯赛
因,他们所使用的炸弹都是一种:联合攻击炸弹(JDAM),这些炸弹之所以都能够精确的打
击目标,是因为他们都是通过卫星定位来实现定位,提供这种定位服务的正是由24颗美国
卫星组成的全球定位系统--GPS。
一、北斗简介
2003年5月25日零时34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地将
第三颗“北斗一号”导航定位卫星送入太空。前两颗“北斗一号”卫星分别于2000年10月
31日和12月21日发射升空,运行至今导航定位系统工作稳定,状态良好。这次发射的是导
航定位系统的备份星。它与前两颗“北斗一号”工作星组成了完整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确保全天候、全天时提供卫星导航信息。
这标志着我国成为继美国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和前苏联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
后,在世界上第三个建立了完善的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该系统的建立对我国国民国防和
经济建设将起到积极作用。
我国早在60年代末就开展了卫星导航系统的研制工作,但由于多种原因而天折。在自行研
制“子午仪”定位设备方面起步较晚,以致后来使用的大量设备中,基本上依赖进口。70
年代后期以来,国内开展了探讨适合国情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体制研究。先后提出过单
星、双星、三星和3-5星的区域性系统方案,以及多星的全球系统的设想,并考虑到导航定
位与通信等综合运用问题,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些方案和设想都没能够得到实现。
1982年7月由美国三位科学家提出并于12月定名的GEOSTAR系统,就是这种两颗卫星的主动
式卫星定位系统。他们在实施的过程中,由于有更优越的GPS卫星导航系统的兴起并且发展
相当迅速,使GEOSTAR系统不得不在1991年9月撤走资金,导致正在实施中的GEOSTA及系统
宣告失败。而我国的“北斗一号”卫星导航系统正是80年代提出的“双星快速定位系统”
的发展计划。北斗导航系统的方案于1983年提出,突出持点是构成系统的空间卫星数目少
、用户终端设备简单、一切复杂性均集中于地面中心处理站。“北斗一号”卫星定位系统
是利用地球同步卫星为用户提供快速定位、简短数字报文通信和授时服务的一种全天候、
区域性的卫星定位系统。
二、北斗系统的主要功能
1、定时:快速确定用户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向用户及主管部门提供导航信息。
2、通讯:用户与用户、用户与中心控制系统间均可实现双向简短数字报文通信。
3、授时:中心控制系统定时播发授时信息,为定时用户提供时延修正值。
“北斗一号”卫星定位系统工作原理“北斗一号”卫星定位系统由两颗地球静止卫星(800
E和1400E)、一颗在轨备份卫星(110.50E)、中心控制系统、标校系统和各类用户机等部分
组成。
“北斗一号”的覆盖范围是北纬5°一55°,东经70°一140°之间的心脏地区,上打下小
,最宽处在北纬35°左右。其定位精度为水平精度100米(1σ),设立标校站之后为20米(类
似差分状态)。工作频率:2491.75MHz。系统能容纳的用户数为每小时540000户。
三、北斗系统的工作过程
首先由中心控制系统向卫星I和卫星II同时发送询问信号,径卫星转发器项服务区内的用户
广播。用户响应其中一颗卫星的询问信号,并同时向两颗卫星发送响应信号,径卫星转发
回中心控制系统。
中心控制系统接收并解调用户发来的信号,然后根据用的申请服务内容进行相应的数据处
理。
对定位申请,中心控制系统测出两个时间延迟:即从中心控制系统发出询问信号,经某一
颗卫星转发到达用户,用户发出定位响应信号,经同一颗卫星转发回中心控制系统的延迟
;和从中心控制发出询问信号,经上述同一卫星到达用户,用户发出响应信号,经另一颗
卫星转发回中心控制系统的延迟。由于中心控制系统和两颗卫星的位置均是已知的,因此
由上面两个延迟量可以算出用户到第一颗卫星的距离,以及用户到两颗卫星距离之和,从
而知道用户处于一个以第一颗卫星为球心的一个球面,和以两颗卫星为焦点的椭球面之间
的交线上。另外中心控制系统从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数字化地形图查寻到用户高程值,又可
知道用户出于某一与地球基准椭球面平行的椭球面上。从而中心控制系统可最终计算出用
户所在点的三维坐标,这个坐标经加密由出站信号发送给用户。
四、“北斗一号”卫星导航系统与GPS系统比较
1、覆盖范围:北斗导航系统是覆盖我国本土的区域导航系统。覆盖范围东经约70°一
140°,北纬5°一55°。GPS是覆盖全球的全天候导航系统。能够确保地球上任何地点、任
何时间能同时观测到6-9颗卫星(实际上最多能观测到11颖)。
2、卫星数量和轨道特性:北斗导航系统是在地球赤道平面上设置2颗地球同步卫星颗
卫星的赤道角距约60°。GPS是在6个轨道平面上设置24颗卫星,轨道赤道倾角55°,轨道
面赤道角距60°。航卫星为准同步轨道,绕地球一周11小时58分。
3、定位原理:北斗导航系统是主动式双向测距二维导航。地面中心控制系统解算,供
用户三维定位数据。GPS是被动式伪码单向测距三维导航。由用户设备独立解算自己三维定
位数据。“北斗一号”的这种工作原理带来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用户定位的同时失去了
无线电隐蔽性,这在军事上相当不利,另一方面由于设备必须包含发射机,因此在体积、
重量上、价格和功耗方面处于不利的地位。
4、定位精度:北斗导航系统三维定位精度约几十米,授时精度约100ns。GPS三维定位
精度P码目前己由16m提高到6m,C/A码目前己由25-100m提高到12m,授时精度日前约20ns。
5、用户容量:北斗导航系统由于是主动双向测距的询问--应答系统,用户设备与地球
同步卫星之间不仅要接收地面中心控制系统的询问信号,还要求用户设备向同步卫星发射
应答信号,这样,系统的用户容量取决于用户允许的信道阻塞率、询问信号速率和用户的
响应频率。因此,北斗导航系统的用户设备容量是有限的。GPS是单向测距系统,用户设备
只要接收导航卫星发出的导航电文即可进行测距定位,因此GPS的用户设备容量是无限的。
6、生存能力:和所有导航定位卫星系统一样,“北斗一号”基于中心控制系统和卫星
的工作,但是“北斗一号”对中心控制系统的依赖性明显要大很多,因为定位解算在那里
而不是由用户设备完成的。为了弥补这种系统易损性,GPS正在发展星际横向数据链技术,
使万一主控站被毁后GPS卫星可以独立运行。而“北斗一号”系统从原理上排除了这种可能
性,一旦中心控制系统受损,系统就不能继续工作了。
7、实时性:“北斗一号”用户的定位申请要送回中心控制系统,中心控制系统解算出
用户的三维位置数据之后再发回用户,其间要经过地球静止卫星走一个来回,再加上卫星
转发,中心控制系统的处理,时间延迟就更长了,因此对于高速运动体,就加大了定位的
误差。此外,“北斗一号”卫星导航系统也有一些自身的特点,其具备的短信通讯功能就
是GPS所不具备的。
综上所述,北斗导航系统具有卫星数量少、投资小、用户设备简单价廉、能实现一定区域
的导航定位、通讯等多用途,可满足当前我国陆、海、空运输导航定位的需求。
缺点是不能覆盖两极地区,赤道附近定位精度差,只能二维主动式定位,且需提供用户高
程数据,不能满足高动态和保密的军事用户要求,用户数量受一定限制。
但最重要的是,“北斗一号”导航系统是我国独立自主建立的卫星导航系统,它的研制成
功标志着我国打破了美、俄在此领域的垄断地位,解决了中国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有无问
题。它是一个成功的、实用的、投资很少的初步起步系统。
此外,该系统并不排斥国内民用市场对GPS的广泛使用。相反,在此基础上还将建立中国的
GPS广域差分系统。可以使受SA干扰的GPS民用码接收机的定位精度由百米级修正到数米级
,可以更好的促进GPS在民间的利用。当然,我们也需要认识到,随着我军高技术武器的不
断发展,对导航定位的信息支持要求越来越高。北斗导航系统仅是我国近期满足四化建设
需要的自主简易导航系统,因此,我们必须在发展“北斗一号”的基础上,借鉴国外GPS、
GLONASS的成功经验,开发我国二代卫星导航系统,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具备
先进性、适用性、军民两用、抗干扰性、抗继毁性等特征的,适合我国的国情的“北斗二
号”将会展现在大家面前,更加完善的我国卫星导航系统也必将建立。
--
老鼠怕猫?
那是谣传!^-^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02.118.231.*]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15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