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今儿呀真高兴~~), 信区: Green
标  题: 我国发射卫星状况发展回顾(转载)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4年01月30日12:11:26 星期五), 站内信件

【 以下文字转载自 Aero 讨论区 】
【 原文由 ShenZhouV 所发表 】
 我国发射卫星状况发展回顾

央视国际 2003年10月07日  编辑:晓星来源:
 
  ◇ 华夏飞天梦将圆——回顾中国航天历程 

  自从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东方红”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以来,经过30年的发
展,中国的卫星研制水平和制造技术不断提高,成功开发研制出了多种卫星,形成了不同
的应用卫星系列,使一颗颗中国卫星在太空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我国用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先后发射了50多颗卫星,其中,科学技术实验卫星9颗,返回
式遥感卫星17颗,通信广播卫星9颗,气象卫星2颗,资源遥感卫星2颗,导航定位卫星2颗
,测量大气密度的气球卫星2颗,国外卫星10颗。这些卫星的成功升空,不仅体现了我国科
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水平,使我国跨入了世界航天大国的行列,而且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
社会进步,以及提高国际地位等方面,都发挥出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科学技术实验卫星 

  在我国发射的9颗科学技术实验卫星中,前8颗是从酒泉发射中心发射的,最后一颗是
从西昌发射中心发射的。9颗卫星中,“东方红一号”和“实践一号”两颗卫星是用“长征
一号”火箭运载升空的。“技术实验卫星一号”、“技术实验卫星二号”和“技术实验卫
星三号”这3颗卫星是由“风暴一号”运载火箭送上太空的。接着,“风暴一号”还将另外
三颗实验卫星,即“实践二号”、“实践二号甲”和“实践二号乙”采用一箭三星的办法
,一举发射成功。第9颗卫星为“实践四号”,它是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上太空
的一颗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卫星。这9颗卫星不但在太空运行正常,而且为我国卫星新技术的
发展以及空间物理探测作出了积极贡献。 

  如我国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从1965年下半年起,经过4年多的研制,于1970年初完
成了卫星的总装测试和各种空间环境试验。为了让全世界人们能用肉眼直接看到卫星在太
空的邀游英姿和听到它发出的宏亮声音,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卫星与运载火箭分离入轨后
,末级火箭将跟着卫星在空间上运行,还特意在本级火箭上加上“观测裙”,以提高火箭
的亮度;同时,在卫星的壳体内装有《东方红》乐曲发生器和转播系统。为了发射这颗卫
星,还专门研制了“长征一号”三级运载火箭,卫星发射场也是在原导弹发射试验场基础
上改建和扩建的,还在全国各地新建了不少地面观测台站。所有这一切,虽然事先都作过
论证和进行过必要的试验,但最后是否成功,还有待4月24日的飞行试验。第一颗人造卫星
的发射成功全面考核和验证了卫星、火箭、发射场和测控网各大系统的有效性和协调性。
卫星入轨后,卫星上各个系统都工作正常,实现了“看得见,听得到,抓得着”的要求,
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也是我国科学技术实验卫星首次取得的重大成就。 

  1994年2月9日,我国的第9颗科学技术实验卫星——“实践四号”搭载“长征三号甲”
运载火箭发射成功,这是我国在科学技术实验卫星的研制方面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实
践四号”空间探测卫星的主要探测目的是测量近地空间的带电粒子环境,研究它们对航天
器的影响。根据太空带电粒子的分布场情况,卫星选择了一条近地点高200公里,远地点高
36000公里、倾角28度的较理想的运行轨道。在近地点,卫星处于辐射带边线以下,随着卫
星向高轨道方向运行,卫星将进入辐射带并穿越辐射最强的区域,最后到达辐射带外边缘
以外地区。这样,卫星大约每天有两次机会能测到辐射带沿高度分布的一个完整剖面。为
了达到预定的探测目的,卫星上共配备了高能电子探测器、高能质子和重离子探测器、等
离子体探测器、电位监视器和单粒子事件探测器等5项计6台探测仪器。由于配备的仪器考
虑比较周到,可使探测的带电粒子成份比较完整,除电子、质子外,还有重离子;探测的
能量也比较宽,几乎覆盖了对航天器有影响的所有能量范围;在探测空间环境带电粒子参
数的同时,还能监视环境对卫星的效应。 

  “实践四号”的发射成功,不仅为太空带电粒子和航天器相互作用过程的研究提供了
完整的、可相互印证的第一手数据。而且使我们对充满于太空中的带电粒子所组成的“辐
射带”、“电离层”、“等离子层”和“太阳风”等以及它们对航天器的影响有了新的认
识,从而为最终达到减轻和消除它们对航天器的损伤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返回式遥感卫星 

  我国已发射的17颗返回式遥感卫星都是从酒泉基地发射升空的近地轨道卫星。70年代
的3颗卫星是用“长征二号”火箭运载升空的;80年代的8颗和90年代的第12,14颗是用“
长征二号丙”火箭送上太空的;90年代的第13,16,17等3颗卫星则是用“长征二号丁”运
载火箭依次发射成功的。这16颗卫星均成功地返回降落在四川预定的落区。其中,1992年
、1994年和1996年11月4日返回大地的这3颗卫星属于我国第二代返回式卫星,卫星上所载
的新型遥感器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分辨率达到几米,遥感图像清晰,标记齐全,信息量为
第一代返回式卫星的13倍。唯一比较遗憾的是,1993年10月8日用“长征二号丙”火箭发射
的第15颗卫星未按预定计划返回祖国怀抱,它在茫茫太空不知所措地游荡了三年半后,于1
996年3月12日坠落于大西洋南部海域。 

  由于我国发展应用卫星,首要目的是为了打破世界航天大国对空间技术的垄断,为战
略方针服务,研制返回式卫星,掌握回收技术,成为我国优先要予以攻克的一项重要课题
。因此,早在60年代,党中央就原则批准把返回式侦察卫星作为发展重点。在研制第一颗
卫星的同时,就把侦察卫星所需的光学照相机、红外照相机、特种胶卷、姿态控制等关键
技术,列入了预先研究计划。70年代初,我国第一颗返回式照相侦察卫星正式列入国家计
划后,中央领导同志在“文化大革命”的混乱年代,对这颗卫星的研制给予了特别关注。1
975年11月15日,这颗返回式卫星及“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完成技术
阵地测试工作,随即转运发射阵地。11月26日按时发射,卫星准确进入预定轨道,轨道近
地点高度173公里,远地点高度483公里,轨道倾角63度,不仅入轨精度符合设计要求,而
且卫星在太空运行47圈后,又按遥控站发出的返回调姿遥控指令,安全返回。使我国初次
尝试了卫星发射升空后又顺利返回地面的喜悦。1976年12月,在粉碎“四人帮”的大喜日
子里,我国又一颗经过改进设计的返回式卫星圆满完成发射、侦察和回收任务。1978年1月
,我国再一次进行了一次返回式卫星的发射,3天之后,返回。 

  1982年9月9日,我国新研制的实用型返回式卫星获得成功。从此,返回式卫星进入了
更加实用化的阶段。在整个80年代,一共发射了8颗卫星,每次都获得成功,这使我国成为
继美国、前苏联之后,世界上仅有的三个真正掌握返回式卫星研制和发射技术的国家之一
。不仅创造了100%发射成功的历史记录;而且返回式卫星的质量、水平也逐年增高。随着
航天市场商业化的进程加快,从1987年的8月起,我国返回式卫星作为微动试验平台开始步
入国际市场,先后承担了法国、德国和瑞典等国家的搭载试验,在国际上产生了越来越重
要的影响。 

  1994年7月3日我国发射的第16颗返回式卫星成效巨大,我国专家在卫星上试验了一种
“全姿态捕获新技术”,获得了使卫星在任何姿态下都能恢复正常运行的圆满效果。更令
人难忘的是,1996年10月20日下午3时20分,我国“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从沉寂了两年
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又托起第17颗返回式卫星成功地送上太空。卫星按预定轨道在绕地球
飞行239圈,旅行15天后。在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的精确控制下,准确地于四川省的蜀中地区
“下凡”。这颗卫星不仅创造了在太空邀游15天的新记录,而且共进行了17类搭载试验,
这也是过去从未有过的。在17类搭载物中,有中国科学院搭载的一个重10千克的多功能生
物培养箱,箱中分装着许多实验器,其中还特意放置了一只用于进行心肌观察和失重状态
下病理反应实验的不足一个鸡蛋大的小乌龟。生物箱中另一项实验是细胞学中的神经细胞
元生长发育实验,神经元取自一只刚到这个世界的幼鼠的脑细胞。生物箱中还搭载着两种
植物:一种是具有抗癌作用的石雕柏(俗称芦笋);另一种是已长到1~2厘米高的萝卜苗。
这两种植物实验的目的主要是研究其空间的变异机理及微重力下的其它反应。此外,还利
用生物箱进行了水生生物及微生物的实验。 

  在17类搭载实验中,空间育种虽是一项例行实验,但很引人注目。因为1978年以来,
我国在返回式卫星中相继多次搭载过的水稻、小麦,蔬菜、花卉,中药类计400多个品种的
种子,经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70多个单位参与的地面试骏,证明利用太空持殊环
境对种子进行处理,再返回地面选育、试种,均取得良好效果,开拓了一条科学育种的新
途径。 

  第17颗返回式卫星还肩负有诸如国土普查、资源探测、地质地震调查、农村水利建设
、城市规划和科学试验等多项任务。不仅试验了新型电子技术,还完成了6项具有可控温场
的材料试验,其中,有一项是金属材料在空间加温到摄氏970度后熔化、观察其在微重力下
的重新凝固现象,获得了很满意的结果。在搭载中,还进行了多项材料实验和锂电池的空
间试验等。作为卫星研制单位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也不错过这次机会,利用卫星搭载实
验,对高动态GPS自主导航定位系统进行了研究,以及在太空对光盘进行了首次应用试验,
硕果累累。 

  但最激动人心的是在这颗卫星的回收舱里还放有两件最珍贵的物品,一件是中华人民
共和国国旗,另一件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在举世瞩目的“九七”
香港回归前夕,利用第17颗卫星,实现“五星·紫荆翔太空”,表达了“航天人”对迎接
香港回归祖国和祖国统一大业的拳拳之心。 

  通信广播卫星 

  我国已升空的9颗通信广播卫星中,前7颗都是用“长征三号”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
心发射的。除第一颗“试验卫星一号”和第7颗“实用通信卫星五号”未能进入地球同步转
移轨道之外,另一颗试验通信卫星以及“实用通信卫星一号”、“实用通信卫星二号”、
“实用通信卫星三号”、“实用通信卫星四号”等5颗卫星都按预定计划依次进入赤道上空
的3.6万公里高的地球静止轨道,并分别定点于东经125度、103度、87.5度、110·5度和98
度的位置上。第8颗和第9颗都称之为“东方红三号”的通信卫星,是由“长征三号甲’火
箭从西昌发射中心运载升空的。可惜的是,1994年11月30日发射的第7颗,也就是“东方红
三号”通信卫星的首次发射,由于卫星上的姿控发动机有泄漏现象,燃料提早耗尽,致使
卫星未能在预定位置定点。 

  由于以卫星为中继站的现代卫星通信技术通常工作在微波频段,通信容量大,通信方
式既不易受电离层、对流层和气象条件的影响,也不受山川、河流、海洋、沙漠等地理条
件的限制,卫星通信还具有传输距离远、传输质量高、远距离通信价格便宜和可实现多址
连接等优点,所以自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后,我国通信部门就迫
切希望自己的试验通信卫星能早日问世,以改变我国通信技术落后的状态,为此,我国早
在1970年6月,即开展了对通信卫星及其运载火箭的独立自主研究。 

  1975年6月后,国家成立卫星通信工程领导小组,并在领导小组之下成立了技术协调组
,负责整个工程大总体的技术协调。经过1976年的大总体方案设计和总体协调,确立了静
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的具体方案。1977年初,卫星各分系统的方案性样机研制出来后,即
向国际电讯联盟提供了有关资料。同年3月8日,国际电联向全世界正式宣布中国卫星通信
工程计划,并相继有日本、印度尼西亚等国家与我国进行了协调。为了加快工程进展步伐
,1977年9月,该工程被列为航天战线三大重点任务之一。卫星的研制开始出现扬鞭催马的
大好势头。经过广大科技人员的多年辛勤劳动和忘我战斗,至1983年,试验通信卫星的研
制工作已临近尾声。 

  1984年3月28月,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运往发射阵地。4月8日傍晚,夜
色开始笼罩大地,只见银白色的运载火箭喷射着桔红色的火龙渐渐从发射架上升,向天际
飞去。19时40分,运载火箭三级准确入轨,卫星与运载火箭分离后,卫星按预定程序起旋
至37转/分。卫星在大椭圆转移轨道上飞行良好。4月10日8时47分,地面发出遥控指令命
令卫星的远地点发动机点火,卫星进入准静止轨道。4月16日18时27分57秒,卫星成功地定
点于东经125度赤道上空。从此,在茫茫宇宙上空.增添了一颗由中国人研制的一颗新星,
即“东方红二号”通信卫星、卫星直径2.1米,总高3·1米,重461公斤;卫星上装有2台转
发器,使用C波段开展电话、电视及广播业务。从此,使我国通信广播卫星的研制及应用进
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我国于1984年、1986年、1988年、1990年又成功地发射了5颗静止
轨道通信广播卫星。几年的运行证明,卫星性能符合设计要求,并于1986年开始,利用自
己研制的通信卫星,首批开通了北京、拉萨、乌鲁木齐、呼和浩特、广州等城市的卫星通
信。随后,又为中央电视台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多套节目、电视教育和云南、贵州、新
疆等省的一些地方电视台节目提供服务,大大提高! 

  了全国的电视覆盖率。此外,还开通了利用通信卫星作为中继站的对外广播,并为邮
电、水利、金融等部门提供了数字、图片、文字传真和数据报表传送等通信手段,使其真
正成为提高国民经济建设效益的“倍增器”。 

  值得一提的是,从理论上讲,虽然在地球同步轨道上的频段卫星轨道位置有120个之多
,但就某一个国家而言,真正可利用的位置却十分有限。我国准备占用和已经占用的位置
也仅有东经100度附近的可数的几个。其中,东经110.5度这一轨道位置,我国与日本已发
生过争议,尽管这个位置早已为我国的“东方红二号甲”卫星使用过。另外,专家们认为
,曾为我国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占用的125度这一位置对我国特别重要,因为定点于这个位
置的卫星,其波束覆盖我国全部领土,特别是对我国东南沿海发达地区,更能接收到十分
良好的信号。但按照国际电联的有关规定,我国对东经125度位置的使用权将因我国第一颗
试验卫星即将“寿终正寝”于1997年11月份到期,在此之前,如果我国不发射新的通信卫
星去占用,将产生两种很不利的结局:要么花巨额外汇去购买或租用一颗非国产卫星去占
据这一位置;要么拱手交出,坐视别国去抢占这一位置。在这种无形的电波之战日趋白热
化的关键时刻,我国经过10年呕心沥血研制的“东方红三号”国内通信、广播、电视传输
卫星于1997年5月12日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红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准确地定
点于东经125度赤道上空,为我国通信事业的发展立下汗马功劳。 

  “东方红三号”卫星装有24个C频段转发器。其中6个中功率转发器用于电视传输、18
个低功率转发器用于电话、电报、传真、数传等通信业务。它可连续向全国同时传输6路彩
色电视节目和8100路电话,寿命8年,可满足2000年前后全国各地收转电视和广播以及通信
的要求。该卫星为箱形星体结构,由结构、电源、热控、测控、姿态和轨道控制、推进及
通信等7个分系统组成。太阳电池阵为定向帆板结构,翼的最大跨度达18.1米,最大高度为
5.71米,全星采用比较先进的模块化的总体构形方案。所以“东方红三号”的研制成功,
标志着我国通信卫星技术已得到飞速发展,为我国挤进竞争激烈的通信卫星市场创造了良
好的条件。 

  气象卫星 

  了解、掌握气象,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之一。它对人类社会的生产、交通和日
常生活的关系都十分密切,并日趋重要。我国地域广阔,各地气象变化万千,由于交通不
便,过去主要靠建在各地的为数有限的地面气象观测站,测出当地的风速、气温、气压、
降雨量、日照和温度等气象六要素,然后将这些数据用有线和无线通信手段集中到气象中
心(局)进行综合分析,做出预报。但由于受到海洋、沙漠、高原、高山、海岛的影响,在
相当大的国土上无法观测天气情况,每次集中到气象中心的数据有限,集中和分析、处理
数据的手段又比较落后,很难及时准确地向全国各地预报台风、暴雨、寒流和高温的来临
,往往由于防患措施跟不上而造成不应有的生命财产损失。 

  自1960年4月1日美国发射世界上第一颗气象卫星后,卫星居高临下,能鸟瞰世界各地
,每隔半小时就可以获得一次将近一亿平方公里面积的云图资料,不仅可以昼夜不停地测
出和提供大面积的温度、湿度、压力、风力等定量的遥感气象资料,而且这种观测不受自
然条件、地理环境和国界、时空的限制。气象卫星这种用常规气象观测方法不能比拟的优
越性显露出来后,我国气象工作者对研制我国自己的气象卫星的呼声日益高涨,并得到党
中央的大力支持,正式列入了国家计划。 

  我国研制的第一颗气象卫星为极地轨道气象卫星,命名为“风云一号”。主要任务是
获取全球气象资料,并向全世界气象卫星地面台站发送气象信息。同时也获取海洋资料,
为海洋部门服务。“风云一号”卫星本体是1.4米XI.4米XI.2米的六面体。星体外侧对称安
装6块太阳能电池帆板,帆板展开后卫星总长达8.6米。卫星运行在高度为901公里、倾角99
度、周期102分钟的太阳同步轨道上,每天绕地球运行14圈。卫星结构上的显著特点之一是
采用了长寿命的三轴姿态控制系统,使卫星上的两台可见光和红外扫描辐射仪(扫描宽度可
达3000公里)能始终对准地球,对地指向精度小于1.0度,星下点分辨率达1.l公里。1988年
9月7日,我国用“长征四号”运载火箭,从山西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地将“风云一号
”送入预定轨道。从发回的气象信息看,专家们认为图像清晰,纹理清楚,层次丰富,及
时准确。 

  继第一颗试验性气象卫星发射成功之后,1990年9月3日,我国从太原卫星发射中心,
用“长征四号”火箭又成功地发射了一颗气象卫星。因这颗卫星的结构、轨道和功能,与
第一颗卫星基本相近,故称之为“风云一号乙”气象卫星。当卫星飞临我国上空时,乌鲁
木齐气象卫星地面站一马当先,向北京传送了第一幅反映前苏联亚洲地区的卫星云图资料
,人们兴奋地从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看到不仅有可见光云图,又新添了红外云图,云层、
湖泊、河流和山峦清晰可辨,完全可与先进国家的卫星云图相媲美。 

  继“风云一号”之后,我国于1987年即着手第一颗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二号
”的研制工作。作为一颗新型气象卫星,其结构、性能与“风云一号”都有较大差别。它
的外形为直径2.1米、高1.6米的圆柱体,表面粘贴有近2000个太阳能电池片,使用寿命约
为3年。由于该卫星装有多通道扫描辐射计、S波段数传和云图等两个波段的转发器,UHF波
段数据收集和天气图广播转发器指标达到国内通道100个,国际通道33个;等效全辐射功率
又分为原始主图、展宽云图和天气图等三种情况,功能比较齐全,需要解决一系列工程难
题。 

  1994年初,卫星在测试中发生故障后,作为该项任务的承制单位对卫星诸多方面进行
了质量攻关,并通过和各有关单位的密切配合,大力协同,严把质量关,终于使这颗凝聚
着我国航天战线全体人员10年心血的新星有了可靠的质量保证。 

  1997年6月10日,我国利用“长征三号”运载火箭从西昌发射中心顺利地将“风云二号
”送上太空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卫星于6月17日最终定位于东经105度离地球赤道3.6万公里
的高空。由于“风云二号”比“风云一号”视野更为广阔,功能更强,用途更广,它投入
业务运行后,将为广大用户提供展宽数字图像、天气图传真以及各种经过处理的气象产品
,并将在自然灾害监测和气候变化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我国继1988年和1990年相继发射
两颗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后,1997年又成功地将一颗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送上预定轨
道,并且已发回清晰云图,可以连续监测天气变化情况,这标志着我国气象卫星研制和发
射已步入国际先进水平,从此,我国的气象卫星事业和对卫星资源的应用能力开始进入一
个新的发展阶段。 

  承揽国际商业卫星 

  在改革开放大潮的冲击下,负责我国航天技术发展工作的决策者,于1984年开始考虑
中国航天如何走出国门,进入国际市场的问题。 

  1985年5月,我国以参加日内瓦国际空间商业会议为契机,组成了一个4人代表团出席
会议。当代表团团长在会上向世界航天界的各国代表作了《中国为世界提供发射服务可能
性》的报告时,人们的脸上顿时充满惊讶的表情,紧接着就是会场秩序的一阵骚动和互相
交头接耳的议论。第二天,一份法文报纸登出一条问号加惊叹号的消息,标题竟是:“羽
毛未丰的中国航天技术要参加国际竞争!?” 

  这就是中国航天准备走向世界放出的第一个试探性气球。为了使国际上更多的厂商能
了解中国的航天技术水平,同年6月,中国又参加了在巴黎举行的国际航天技术展览会。由
于经过精心准备,中国航天技术展这次却大显风采,起到了意想不到的轰动效应。紧接着
,1985年10月26日,我国以航天部的名义正式向全世界宣布:“中国运载火箭投放国际市
场。承揽国外卫星发射业务。”从此,中国航天敞开了数十年紧闭的大门,决定在世界航
天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也许是天公有意作美,当我国向世界宣布要进入国际市场的消息后仅三个月,美国“
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发生爆炸,机毁人亡;不久,美国为了填补因航天飞机停止营业而留
下的运载工具空白,赶紧研制的“大力神”和“德尔它”运载火箭也相继失事。而欧空局
的“阿丽亚娜”运载火箭也发射失败。这时,急不可耐的西方各大卫星公司,开始把眼光
投向中国,从而为我国进入世界卫星发射市场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难得机会。 

  1986年1月,中国同瑞典国家空间公司正式签订协议,用中国的“长征二号丙”火箭为
该公司搭载发射一颗邮政卫星。这是我国与国外最早接触、签署的一份正式发射卫星的协
议。 

  1987年的8、9月间,我国成功地发射并回收了两颗科学探测和技术试验卫星。在8月份
发射的那颗卫星上,搭载了法国马特拉公司的两个微重力实验装置;这是我国首次实现用
航天技术向国外用户提供服务,成为中国正式进入国际航天市场的一个标志。 

  1988年9月,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正式对外开放。从此,这个深山峡谷的神秘面纱被揭开
,旅游者和参观者络绎不绝,接洽卫星发射任务的客户也接踵而至。1990年4月7日,由中
国长城工业总公司承包,我国用“长征二号”运载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了“亚洲
一号”卫星,定点于东经105·5度的赤道上空,这颗由美国制造的卫星是当时世界上同类
型卫星中使用最广,技术最成熟的一颗中小型卫星,工作寿命9·5年。“亚洲1号”卫星的
发射成功,为我国发射国际商业卫星提供了经验,同时也增添了我们走向国际市场的信心
。 

  为了履行1988年11月1日,中国和美国休斯顿公司使用中国“长征二号E”发射供澳大
利亚使用的两颗“HS-601”卫星(简称澳星)的正式合同,1992年8月14日,我国在西昌卫星
发射中心成功地用自己研制的大推力火箭,顺利地将这颗重型的“澳赛特BI”通信卫星发
射升空。当闪闪发亮并装饰着美、澳、中三国国旗的乳白色的太空巨龙“长二捆”于14时
凌晨7时多一点从发射台上徐徐升起,直冲九重云霄时,为此而奋斗不懈的我国航天战士,
如释重负,兴高采烈,相互祝贺。1994年8月28日,在全世界的注目下,我国又用“长征二
号E”将美国休斯公司为澳大利亚研制的“澳赛特B3”通信卫星一举送入太空。“澳星”的
多次发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已拥有发射重型卫星的实力,无疑对我国承揽国际商业卫
星是一个巨大的推动力。 

  从1990年4月至1997年6月的10年间,我国分别承揽了10颗国际商业卫星的发射任务。
它们分别是瑞典的“弗利亚科”科学试验卫星,亚洲卫星通信有限公司的“亚洲1号”、“
亚洲2号”通信卫星,亚太通信卫星有限公司的“亚太1号”、“亚太1号A”通信卫星,巴
基斯坦的“巴达尔1”科学实验卫星,澳大利亚的“澳赛特BI”、“澳赛特BZ”、“澳赛特
B3”通信卫星以及美国的“艾科斯达1号”通信卫星。为了使我国航天技术在世界市场上站
稳脚跟,以优质,高效、安全的服务参与世界竞争。近几年来,我国对各个卫星发射场的
设备、设施进行了现代化的更新改造,使发射的实时指挥更趋现代化,数据的采集处理能
力明显增强,指挥显示更精确直观,其综合发射能力已成为国际第一流水平。这充分说明
,我国的航天事业正一步一步地走向世界,在激烈竞争的世界卫星发射市场中主宰沉浮的
命运,已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172.16.6.167]
--
※ 转载:.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28.12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17.87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