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我也想上天), 信区: Green
标  题: 高投入高产出的航天产业(zz)(转载)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10月17日22:38:34 星期五), 站内信件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TNews 讨论区 】
【 原文由 huding 所发表 】

中国载人航天事业迈出关键一步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计划迈出了关键一步,今后我国还将
建立更为完整的载人航天体系。  

  我国进行载人航天研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初。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
研制并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当时的国防部五院院长钱学森就提出
,中国要搞载人航天。国家将这个1971年4月提出的项目命名为“714工程”。但因为当时
的条件所限,这个项目被搁到了一边。  

  1975年,我国成功发射并回收了第一颗返回式卫星,这为我国开展载人航天技术的研
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92年1月,中国政府批准载人飞船航天工程正式上马,并命名为“
921工程”。1999年11月20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此后到2
002年12月30日,我国在酒泉先后成功发射了“神舟”二号、三号和四号无人飞船。  


  根据我国的航天发展战略和规划,今后20年或稍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载人航天事业
的目标是:开展有特色的深空探测和研究,争取在世界空间科学领域占有较重要的位置。
同时,实现空间技术和空间应用的产业化和市场化,满足经济建设、国家安全、科技发展
和社会进步的广泛需求,进一步增强综合国力。  

综合国力放飞神舟五号 

  科技部副部长马颂德今天下午在北京表示,神舟5号载人航天飞船的发射成功,将带动
我国科学技术和高新产业的全面发展。 

  科技部副部长马颂德:“神州载人发射在科技界较大的科学工程,是大量的科技关键
技术集成,涉及发射、火箭制造技术和回收、测控还有生命保障系统,可以带动很多科技
发展。”马颂德介绍,神舟5号的研制涉及到的技术研究机构上百个,相关的协作单位几千
个,载人航天科技将拉动新材料、生物品种、通讯等产业快速发展。在国际上对航天每投
入一块钱,将对整个社会产生8到14块钱的带动效益。有关专家表示,未来我国航天科技对
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将逐步加大。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院长吴燕生:“按照我们保守的估计,应该是一个1:8的拉
动作用,经过10余年的发展,我想这个作用,肯定要比这个还要大。”  
神舟五号顺利发射 国产品牌功不可没 

  建造神舟5号飞船的大部分部件和配套用品都来自国产品牌,神舟五号的发射成功让相
关国产品牌受到更多关注。 

  记者在提供这次“神舟5号”载人飞船润滑油的长城润滑油公司了解到,航天用润滑油
的主要作用是为了保障航天飞机核心部件的润滑、密封和检漏,所以它的成分和普通润滑
油有很大的区别,一般的车用润滑油是碳氢化合物,而航天用润滑油是碳氟化合物,它的
耐高低温性能都比普通润滑油要好得多,密度也比普通油要大,因此能够更好的适应复杂
多变的太空环境。但成本也相当的高昂,一公斤航天专用润滑油的成本相当于差不多一千
公斤的普通润滑油。尽管成本高,投入大,可是对于长城润滑油公司来说,开发和研制航
天专用润滑油却有着更深远的意义。 

  长城润滑油公司负责人:“我们一年能够生产的普通润滑油差不多一百万吨,但是航
天用油只有几十公斤,投入却是差不多的,之所以要这样做一是因为我们的航天事业需要
,另外也是我们核心竞争力的体现。” 

  今天上午,随着“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顺利升空,地处九江的中国船舶工业第6354
研究所的研究员们兴奋不已,因为“神舟”五号的关键零部件--精密空间导电滑环出自
该所。 

  据悉:该所研发、生产的精密空间导电滑环已成功应用于“一号、二号、三号、四号
”飞船。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新材料将护佑宇航员返回地面 

  神舟系列飞船返回舱材料技术总负责人今天表示,新材料将护佑宇航员明天早上安全
返回地面。  

  神系列飞船返回舱材料技术总负责人顾兆旃:“大家看到的这个就是今天发射成功的
长二F火箭,前面有三个舱段,前面一个轨道舱,中间返回舱,底下是推进舱,中间这个返
回舱就是明天要返回的返回舱” 专家指出,由于返回舱背阴面在极端条件下的温度可能
达到零下100度,因此返回舱材料耐低温性能是确保安全返回的关键。 

  神系列飞船返回舱材料技术总负责人顾兆旃:“上次出事的(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
机它是在-12度下材料活性脆性失效,我们通过选择另外材料解决了低温的问题。返回舱
用到的密封材料在各个舱口部位,耐低温的可以耐到-80度甚至-100度。”  

  专家介绍,返回舱返回大气层时将产生强烈磨擦,表面温度可以达到2000度以上,因
此返回舱材料的防热性能是确保安全的另一个关键。  

  神系列飞船返回舱材料技术总负责人顾兆旃:“这种材料的密度只有0。5克每立方厘
米,比前苏联三代飞船的材料密度都要低得多,仅有他们的1/3,这种材料和美国的阿波
罗载人飞船的密度相当,是比较先进的。美国最近出事的哥伦比亚航天飞机在返回大气层
的时候,就是防热材料的问题,产生机毁人亡的结果,这引起我们很大的震动,我们作了
多次认真复查,确保我们是没有问题的,飞行是绝对安全的。”  

神舟五号发射带动酒泉旅游 

  神舟五号发射使甘肃酒泉这座航天城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当地旅游业也随之升温。
 这次发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是我国首次允许大规模游客到场观看。 

  电话采访酒泉市旅游局局长:“今天到现场观看的游客有1000人左右,在周边的有10
000多人。”众多游人的到来使当地本该属于淡季的旅游业急剧升温,星级酒店几乎都被游
客挤满,许多中小旅店也被当地旅游局列入临时接待的行列。为保证市区与基地之间公路
足够的通行能力,原计划10月中旬竣工的酒航公路提前开通。据酒泉市旅游局局长介绍,
发射任务完成后戒严将取消,以后国内游客就可以更方便的进入航天城参观,但由于这里
属于军事禁区,需要办理相应的手续,因此他建议游客能够参加指定的旅游团。  

太空育种效益显著 

  太空有着与地球不同的物理环境,这些环境变化使得许多进入太空的植物种子发生突
变,从而改善作物的产量和质量,神州3号、4号带回来的太空农作物种子已经产生经济效
益。  

  杭州农业局的育种专家已经把西湖龙井、萧山柑橘等种子送到了北京,希望相关部门
把它送上神州5号飞船。因为他们去年搭乘神州4号的太空种子,今年已经开出了鲜花。 
 

  杭州太空种子培育专家:“载人飞船上天后,肯定会建设空间站,这样种子在太空里
呆的时间更长,更稳定,自控能力更强。”记者从位于甘肃的中国西部航天育种基地了解
到,搭载卫星遨游过太空的“航遗1号”黄瓜种子,今年已经通过了国家检测和鉴定,并在
示范种植后推向了市场。  

  电话采访西部航天育种基地专家包文风:“目前甘肃西部部分区域推广种植,亩产提
高了28%,每亩6000多公斤,价格比平时多20%,产多少卖多少,老百姓很喜欢。” 

  据介绍,搭乘飞船或其它卫星上太空的种子,受失重和太空辐射的影响,会发生基因
变异。落地后经过两三年的选育,等它们优秀的遗传性能稳定后,就可以大面积推广种植
了。1987年以来我国已经利用卫星、飞船成功进行了8次农作物种子的搭载试验,目前各地
正在培育水稻、小麦、各类花卉、蔬菜等60多个品种。  

高投入高产出的航天产业 

  航天产业是当今世界经济中发展最为迅速的领域之一,同时也是竞争激烈、回报丰厚
的新兴产业。 

  在美国,2000年航天民用项目的总收入约为650亿美元。据预测,到2010年,美国的航
天资产将达到5000到6000亿美元。到2020年,美国航天工业的产值将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
10%到15%。 

  在英国,2000至2001年度,航天工业总收入为29亿英镑,约46亿美元,相关产业年收
入也有25亿英镑,约40亿美元。 以法国为首的欧洲航天局开发的“阿丽亚娜”系列火箭
,现在占据了全世界火箭发射市场的60%以上,法国在航天产业方面的收入每年将近200亿
欧元。 在俄罗斯,航天发射量平均为每年30次左右,年航天发射收入可达近9亿美元。 


  据统计,1999年的航天市场总额为1050亿美元,专家预测,在本世纪头十年,全世界
将有6500亿到8000亿美元投入到航天市场中。国际航天工业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在10%以上
,每年新增高技术岗位约7万个。 到目前为止,全球仅商业卫星产业每年就将创造超过8
00亿美元的收益。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国际太空》副主编庞之浩:“通讯卫星转发器1年的租金就是上
百万,一颗卫星有几十甚至上百台转发器,寿命是10年以上到15年,你想想它能产生多大
的效益。”专家还指出,航天产业带动的电子计算机、无线电、合成材料、生物工程等相
关行业的发展,及其二次开发应用的效益,又将远远超过航天产业本身的经济效益。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国际太空》副主编庞之浩:“阿波罗技术应用到民用领域,航
天员的夜冷服,已经用到医院里,不能吹空调,就用夜冷服,SARS也可用。”此外,自去
年美国富翁蒂托和南非富翁沙特尔沃斯成功遨游太空之后,随着载人航天技术的逐渐成熟
,世界上又涌起了一股太空遨游的热潮。美国宇航局的一份报告预测,到2030年,全球太
空旅游者将达到每年500万人次。太空旅游的市场会增长到每年600亿美元以上,远远大于
卫星市场的规模。以至于有人将太空产业与信息产业相提并论,称之为21世纪经济发展的
新动力。  

专家称我国载人航天成本低于俄美 

  载人航天被称为世界上最为昂贵的科学工程,有专家称,在已经能够把宇航员送上太
空的三个国家中,我国这次载人航天计划的成本远远低于美国和俄罗斯。  

  载人航天器有载人飞船、航天飞机和国际空间站等三种不同类型。其中国际空间站花
费最为昂贵。有十几个国家参加的国际空间站项目目前的投入已达1041亿美元,接近9000
亿元人民币。美国的航天飞机每艘造价在100亿美元到30亿美元之间。而我国采用的是成本
较低的载人飞船,这次载人航天计划的花费在200亿元人民币左右,神舟5号飞船的造价只
有4-5亿元。  

  中国航天信息中心研究员王一然:“美国前期载人飞船的花费在240亿美元到300亿左
右,其它国家载人飞船都是在数百个亿,我们国家连这些所列举的数据的零头还不到。”
由于我国是自主研发,采用的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而且我国的人才成本和材料成
本都较低,又是在俄美已取得成果的基础上研发,少走了弯路,因而大大地节省了发射费
用。 

  此外,神舟飞船在返回后,还可以将一个轨道舱留在太空轨道上运行半年之久。其他
国家的飞船需要发射10次的试验任务,我国只需要发射6次就能完成,进一步节省了航天费
用。  

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神州五号发射 

  从今年2月起,美国因为哥伦亚号航天飞机失事而暂停载人航天飞行,而中国在此时成
功将自己的宇航员送入太空,世界各国对此给予了高度关注。  

  中央电视台驻俄罗斯记者路彪:“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将宇航员送入太空的国家,俄罗
斯在中国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后迅速做出反应。俄罗斯飞行管理中心(表示)愿意在国家空
间站与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之间组织一次通讯联络。管理中心副主任布拉戈夫表示不存在
任何技术性问题。俄罗斯航天专家说,如果中国神州5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中国有可能被
邀请参加国家空间站的建设。俄罗斯媒体称,中国的太空计划自力更生的程度很高。中国
依靠的主要是自行研制或经过重大改造的设备,并用自行研制的神州5号送入太空。中国人
用自己的办法做到了这一点。”
--
成功是一种心态,一种习惯,是人的一种思考模式,是人生活的一种方式。是决心,而非环境在影响我的命运。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8.120]
--
※ 转载:.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28.12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6.39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