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cdd (平上), 信区: Green
标 题: 述评:“两弹一星”,镇国之宝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0年07月31日18:31:28 星期一), 站内信件
“两弹一星”,镇国之宝。
在迎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七十三周年的时候,在今天官方特别强调
保卫祖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要时期,“两弹一星”更引人注目。
“两弹”中的运载火箭,“一星”中的卫星,都是中国航天系统技术
工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中国的地地战略导弹、潜地导弹、飞航
式导弹;通信卫星、气象卫星、返回式卫星、“神舟”号飞船等试验成功,
更鼓舞了无数炎黄子孙。至此,中国航天已在世界航天领域上确立了重要
位置。
宇航员待命升空
时下,中国航天的最大新闻是“神舟”号载人试验飞船。她半年前首
次试飞成功,虽然没有载人,但通过各种生物和载人实验,为最终实现载
人飞行创造了有利条件。外电说,此举标志着中国的航天工业“迈出了决
定性的一步”,“可确保中国在未来几年内将人送进太空”。
载人航天计划是中国迄今航天史上规模最大、系统最复杂、技术难度
最高的工程。据透露,它共有四项基本任务,即突破载人航天基本技术,
进行空间对地观察、空间科学及技术实验,提供初期的天地往返器和为载
人空间站大系统积累经验。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权威人士称,目前中国首批太空人已经训
练选拔出来,正在进行一系列的人与飞船适应训练,待命升空。
据悉,中国正紧锣密鼓地对第二艘空舱载人宇宙飞船进行发射前的技
术调试和数据测定等准备工作,预计发射时间将会在今年十月前后。专家
介绍说,前苏联和美国在成功发射载人飞船前,分别进行了七次和二十一
次无人飞船升空试验。
所以,火箭技术专家王永志指出,这一计划将分三步实施:第一步以
飞船起步,发射无人飞船和有人飞船,将航天员安全地送入近地轨道,进
行适量的对地观测和科学试验,并使航天员安全返回地面,实现载人航天
的历史性突破;第二步重点完成出舱活动、交会对接试验和发射长期自主
飞行,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尽早建成中国完整配套的空间工程大
系统,解决中国一定规模的空间应用问题;第三步建造更大的长期有人照料
的空间站。
五大突破显实力
航天是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和国防实力的标志,中国航天技术在世界
高技术中取得了应有的位置,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的突破:
一是研制成功了各类战略战术导弹武器,极大地增强了中国的国防实
力。一九六四年六月,中国自行设计的东风二号中近程地地导弹发射成功;
一九六六年,导弹核武器发射试验成功,一九九九年新型远程地地导弹首
飞成功。
二是研制成功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可发射各种不同轨道的人造卫星
。长征系列火箭已进行六十一次发射,共发射成功了六十多颗不同类型的
人造卫星,包括二十七颗国外研制的卫星,发射成功率为百分之九十。
三是长征火箭进入了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
四是航天部门研制成功了多种人造卫星,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
了重要贡献,航天效益工程具有成效。
五是载人航天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中国宇航员进入太空已为时不远。
航天器发射成功率高
中国航天技术发展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负责。该集团成立一年多来,
成功进行了新型远程地地导弹发射实验;发射了中巴联合研制的“资源一
号”卫星;实施“神舟”号实验飞船首飞,并获圆满成功。
今年一月二十六日,“长三甲”火箭发射“中星22号”通信卫星,六
月二十五日“长三”火箭又成功地将“风云二号”气象卫星送上太空,使
“长征”火箭创造了自一九九六年十月以来,连续十九次发射成功的纪录,
在国际同期的航天发射中保持了较高成功率。近日,中国和巴西在北京举
行了第二颗地球资源卫星总装测试合同签字仪式,将为两国提供一颗新的
地球资源卫星。
航天技术开始进入经济和民生,其成果已推广运用到通信、气象、资
源勘探、环境保护等领域。通信卫星的发射和投入使用,促进了通信、广
播事业发展;气象卫星极大地提高了中国天气预报准确率;返回式卫星提
供的图片在资源勘探、城市规划、铁路选线和国防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
作用。
目前,中国已建立起稳定正规的空间飞行器研制体系,卫星研制技术
已日臻成熟,正在为未来几年内实现载人航天而努力。同时,中国目前正
在开展大容量通信卫星、导航定位、减灾等多种卫星方案的预先研究和关
键技术研究,预计到二0一0年,将建成两至三个天地一体化卫星应用网络
体系。
“发展航天,振兴民品,改革创新,提高效益,走向世界”是中国航
天科技集团的方针。该集团总经理王礼恒表示,今后将不断提高长征系列
火箭的质量和成功率,加快载人航天工程和深空探测技术的研究,努力提
高武器装备的研制水平的发展思路。
--
朋友,有空去吃点儿知识快餐(Quick_Meal)。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che.hit.edu.cn]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00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