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Green Mouse), 信区: Green
标  题: 肯尼迪航天中心光荣、梦想与悲情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ue Oct 11 20:42:04 2005), 站内

【 以下文字转载自 Aero 讨论区 】
发信人: dxmxqe (孩子), 信区: Aero
标  题: 肯尼迪航天中心光荣、梦想与悲情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ue Oct 11 17:51:12 2005), 站内

谭凯家

    肯尼迪航天中心是美国最大的载人航天器和各种民用航天器的发射基地。与肯
尼迪航天中心的名声一样响亮的是美国前总统肯尼迪的著名论断——“谁能控制太
空,谁就能控制整个世界”,这句话至今仍激励着美国人挑战和独霸太空。 

    坐落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的肯尼迪航天中心,原名为“美国国防部大西
洋导弹区和美国宇航局佛罗里达发射运营中心”。1963年感恩节,即肯尼迪遇刺不
足一周后,继任总统约翰逊宣布将其更名为“肯尼迪航天中心”,以纪念这位准备
带领美国奔向月球的前领导人。 

    卡纳维拉尔角是一个风情无限的北大西洋三角形岛屿,之所以被选作发射基地
,是因为它的纬度较低,向东发射火箭,可利用地球自转的附加速度,有助于卫星
入轨。该基地最早是用于战略导弹试验的基地,1962年7月后成为军民两用的发射
基地。从人类第一次登月成功,到航天飞机往返天地之间,名闻遐迩的肯尼迪航天
中心承载着美国人太多的光荣、梦想与悲情。 

    肯尼迪航天中心共有14个发射区,其中多数区已停止使用或拆除,仍在使用的
是1966年建成的39号发射场,共有A、B两个发射台,它是为登月工程“阿波罗”计
划而建造的,经改建后用于航天飞机的发射和试验。39号发射场可以说是功勋卓著
。1969年7月16日,美国东部时间9点半,39号发射场上矗立的“土星5号”运载火
箭一阵狂吼载着“阿波罗11号”登月飞船徐徐升上太空。前来观看发射的人们激动
无比,他们把能扔上天的东西都抛上了天空,一时间,帽子、手杖、钢笔、眼镜在
天空中此起彼落,大家发疯般地狂呼:“上去了!上去了!”三天后,飞船顺利到
达月球上空。宇航员阿姆斯特朗迈步踏上月球,他说:“对个人来说,这只是一小
步,但对人类来说,这却是一大步!” 

    继登月之后,肯尼迪航天中心又迎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刻:1981年4月12日,
经过多年的准备,美国第一架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将进行处女航。美国航天飞
机的发射成功,受到了世界舆论的高度评价,航天专家认为这是比登月飞行更伟大
的创举,甚至是“更伟大的里程碑”,因为它表明人类能够征服空间,并开始利用
和控制空间。 

    肯尼迪航天中心曾有过不少令人惊叹的成就,同时也经历过若干次震惊全球的
航天事故。1986年1月28日,39B发射台上,“挑战者”号航天飞机载着7名宇航员
准备进行它的第10次太空飞行,11时38分,“挑战者”腾空而起,像一条巨龙直奔
云霄,但仅仅飞行了73秒,随着一声巨响,“挑战者”号在数秒之内化成一团火球
,浓烟中散射出无数碎片像流星雨一样落在大西洋海面,7名宇航员包括1名女教师
全部罹难。“挑战者”号爆炸是美国航天史上损失最大的一次悲剧,也是世界载人
航天史上的灾难。不幸的是,时隔17年后的2003年1月,美国的第一架航天飞机“
哥伦比亚”号在完成飞行任务的返航途中解体,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 

    悲剧没有使人退却。2005年7月26日至8月8日,“发现号”航天飞机的成功发
射和返回,再一次表明了人类走向太空的决心。随着美国新一轮登月计划的筹备实
施,肯尼迪航天中心又将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 

(来源:解放军报第5版 发布时间: 2005-10-10 06:28)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9.217.250.132]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00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