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黑大游泳真不错), 信区: Green
标  题: 聚焦资源卫星(转载)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11月12日12:02:10 星期三), 站内信件

【 以下文字转载自 Aero 讨论区 】
【 原文由 dxmxqe 所发表 】
  ●宋猛 付皓 资卫中 

  据报道,北京时间10月21日11时16分,中国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地将中国
与巴西联合研制的第二颗“资源一号”卫星和中国科学院研制的“创新一号”小卫星送入
太空。资源卫星在太空中,不分昼夜地巡视着地球上的山川河流、森林原野,探索着地球
未知的奥秘。它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观测地球的方法,使人类能够站在新的高度
———宇宙空间了解地球上瞬息万变的大千世界;它的出现,把人类的视觉从可见光扩展
到紫外、红外及微波辐射区,为人类带来了数不尽的财富和宝藏;它的出现,使人类对农
、林、水、国土资源、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灾害监测等牵系自身生存发展诸多领域的掌
控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它是人类家园名副其实的“福星”。 


天宫“慧眼”功能独特
  所谓资源卫星,就是勘测地球资源和生态环境信息的遥感卫星。星上装载的多光谱、
多空间分辨率遥感设备是它的一双双“慧眼”。由于自然界中任何物质都以自身特有的方
式发射、吸收和反射电磁波辐射。因此,不同的物体都有自己独特的频谱“标记”,这在
物理学上被称为物体的光谱特性。资源卫星就是利用这种规律发挥“慧眼”独特作用的。
 

  资源卫星可谓多专多能,至少有40种以上的不相重复的用途,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
社会价值,目前已经形成了仅次于通信卫星的第二大航天产业。以农业为例,它能够估计
作物产量、土壤含水量、早期预报病虫害、报告森林火灾、进行渔汛探测等。近30年来,
应用资源卫星进行农业资源调查,对农作物长势和产量进行评估和监测已取得了很大的成
功。加拿大近年来利用资源卫星图像并结合其它资料进行农作物产量评估,其可靠率为90
%。而美国资源卫星在估测本国小麦的同时,还对俄罗斯、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等世界
主要小麦产区的产量进行估测。凭借这些信息,美国能够准确地制定本国粮食储藏调运、
食品加工等计划,确定对外贸易策略和价格政策,并在国际贸易谈判中处于主导地位,此
一项每年就获利高达数亿美元。 

  地下资源勘测更是资源卫星的拿手好戏。由于不同的矿藏会对地表植被产生不同的影
响,同时也会放射出不同的电磁波,反映在遥感照片上,就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和其它特征
,分析这些不同颜色和特征,就可发现深藏在地下的各种矿产资源。比如,在南非发现了
世界上最大的镍矿,在玻利维亚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锂矿,在撒哈拉等沙漠下找到巨大的
河谷和水源,在墨西哥沙漠下发现了巨大的金、银、铜、铅、锌共生矿等。 

  在环境监测方面,资源卫星能够调查内陆水资源、监视海岸侵蚀、进行地震和火山探
测、地理绘图和地质学研究、大气及海湾污染调查等。资源卫星用于考古,发现了玛雅人
建造的灌溉渠;深埋地下的古罗马城堡等。据统计,在资源卫星上投入1亿美元,收回的经
济和社会效益可达16亿美元左右。 

  资源卫星巨大的应用价值博得了众多国家的青睐,目前世界上已有数十颗资源卫星在
巡天遥看,其中以美国“陆地”系列和法国“斯波特”系列最具代表性。 

  目前在轨工作的资源卫星系列主要还有,日本地球资源卫星和海洋观测卫星、印度遥
感卫星、欧洲遥感卫星、美法合作的海洋观测卫星、加拿大的雷达卫星等。 


中——巴联袂绽奇葩
  中国的资源卫星计划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早在1981年开展的实践三号卫星方案
的预研工作,就是资源一号卫星的前身。1986年,资源一号计划正式启动。1987年,中国
原航天部领导和专家访问了巴西。巴西政府对中国在研的资源卫星表现出极大兴趣。双方
经过密切磋商,于1988年在北京签署了关于联合研制地球资源卫星的协议书。被命名为中
巴地球资源卫星(CBERS)的合作项目从此拉开序幕。 

  1999年10月14日,我国第一颗地球资源卫星———中巴地球资源一号卫星在太原成功
发射,引起了国际的震惊与关注。这颗卫星使得中国在航天遥感信息获取上迈出了一大步
,打破了世界原有的航天遥感格局。不仅给中、西两个资源大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而
且开创了第三世界国家间在航天高科技领域开展技术合作的先例。 

  在中国,资源一号卫星为农作物估产、棉花遥感监测、作物种植结构调查等提供了科
学数据;林业方面,实现了对西藏林芝地区森林资源的全面调查;灾害监测上,对西藏易
贡滑坡进行了成功的监测,为减灾救灾决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海洋方面,利用该星数据
产品,已成功实施黄河入海口地区海岸线动态监测、崇明岛土地利用及滩涂环境调查;国
土资源方面,应用该星的数据产品提取地质矿产信息,已建立多种矿产、地层识别模型。
 

  在巴西,该星的应用主要体现于森林采伐监测、土地利用规划、影像地图制作、科学
应用和国家项目等方面。利用该星数据,近年来亚马逊地区的森林采伐监测过程得到改善
;土地利用规划方面,该星为巴西农业和环境监测机构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 


明日星空更加璀璨
  今天,资源卫星的研究及应用已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高潮。新一代资源卫星正在
朝高精度、高时效、低成本和多信息源综合利用方向迈进,目前已形成两大主要趋势: 


  一是大型化、综合化,走国际合作之路,共同构筑地球观测卫星体系,从而实施全球
资源、环境变化研究。如美国联合欧、日、加等国合力打造的“地球观测系统”就是由多
种卫星组成的“星座”。该计划自1997年8月第一颗卫星升空以来,5年来共发射了13颗卫
星。这些功能各有侧重的卫星协调合作,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特点,共同编织对地球的综合
观测网络。2002年升空的环境监测卫星“恩维萨特”反映了大型综合性卫星的趋势,它是
欧洲14国十多年共同努力的结晶。 

  二是小型化和组网化。以体积小和“更快、更好、更省”为主要目标的小卫星既可以
廉价快速地完成专项任务,又可组成分布在星座完成某些大卫星的任务。另外,由多颗机
动性强的小型资源卫星组网,可对重点地区突发性重大事件实施高频度观测,能够大幅度
缩短重复观测时间,在灾害与环境监测等,许多应用中显出优势。 

  未来,资源卫星将向低轨道和地球静止轨道延伸;遥感器的品种也将从可见光、热红
外、微波向超光谱、多频多极化合成孔径雷达等扩展。合成孔径雷达、高光谱分辨率、高
空间分辨率等先进遥感器将是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按照“地球观测系统”计划,2005年
前还将有10颗卫星陆续升空,俄、印等国的发射计划在加紧酝酿中。 

  据专家预测,未来10年内,由于资源卫星分辨率不断提高,技术日趋成熟,人类将彻
底攻克在恶劣天气条件下,获取遥感信息难的状况,对地球的监测将更准确、更及时,真
正做到风雨无阻。不难想象,未来群星共舞的星空将更加璀璨。 

  
(解放军报 2003年11月12日 第11版)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6.28]
--
※ 转载:.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28.12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41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