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Green Mouse), 信区: Green
标  题: 2005年世界航天发展回顾(之二):能力与基础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ue Jan 10 10:14:35 2006), 站内

【 以下文字转载自 Aero 讨论区 】
发信人: dxmxqe (孩子), 信区: Aero
标  题: 2005年世界航天发展回顾(之二):能力与基础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at Dec 31 18:52:50 2005), 站内

新闻发布时间:2005-12-31 

 
随着世界航天工业的不断发展,各国都认识到航天能力与基础的重要性。在2005年
,航天工业内不同程度的体现出整合的趋势,不惟政府部门从国家战略角度出发,
致力于此,老牌商家亦在谋求融资重组,以期凭借优势组合获得更大经济利益。

 一、政府部门积极谋求整合

1、美国——将航天能力整合到联合作战中 

2005年2月,美国空军进行了“施里弗-3”太空演习,聚焦战术层面。重点探讨
2020年发生的反恐战争中如何使用航天装备支援海陆空联合作战。演习假设在战争
中发生了“美国卫星缺失”的情况,美军使用快速反应火箭、高空飞行器、无人航
天器发射小型卫星替补这些缺失的功能。” 美国空军已经考虑将内华达州的纳里
斯空军基地(Nellis AFB, Nev.)空中作战中心和科罗拉多州施里弗空军基地(
Schriever AFB, Colo)太空作战中心合并。 

美国在2004年提出的“航天人力、资金和资源战略计划”(Space Human Capital 
Resource Strategy)中,强调了对航天骨干队伍的建设,要求确保航天部队的人员
具有足够的教育程度、操作技能和经验,形成为作战、情报和其他国家安全需求服
务的航天力量。该计划的4个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进一步将航天能力整合到联合作
战中。 2005年5月,美国空军在范登堡空军基地成立了联合太空作战中心,为太空
资产提供了全球太空协调机构。联合太空资产将首次被一个独立机构管理。这个中
心集成了多种太空能力,并使其聚焦于提高作战能力。它将为地面上的指挥员及军
队提供共享的态势感知。它将指挥、计划并响应战场指挥员及用户的需求。这个中
心将由太空及全球打击的联合功能构成指挥员领导,该指挥员将由战略指挥部官员
委派。目前,该中心主要由空军掌管(但也可能改变)。其他军种将开始向中心调
拨人员,从而提供真正的联合作战能力并在战场中为作战人员提供所有太空资产的
一个通用位置图景。美国还试图通过研制的“地基战略威慑系统”,整合500枚射
程、精度、可靠性均优于“民兵—Ⅲ”的新型洲际导弹。

2、俄罗斯——重组航天工业

俄罗斯RIA-Novosti通讯社曾在2004年12月7日报道说,“俄罗斯在2006~2015年新
的航天计划中明确表示,企业的合并是航天工业改革的主要目的。俄罗斯航天工业
拥有112家企业,其中包括31家工业制造商和66家设计局以及15家其他各种机构。
对航天企业进行优化重组成立股分公司,将提高俄罗斯航天工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
争力,吸引国内外投资。克鲁尼契夫(Khrunichev)国营航天研究及生产中心就是
企业合并的典型例子,已打开了与印度合作的局面,为印方研制、加工和交付低温
助推器和新型JSVL运载火箭的第三级。” 

2005年7月,俄罗斯国防工业政府委员会通过了一项由俄罗斯航天局提议的建立信
息卫星系统(ISS)公司的概念草案。ISS将整合10家国营卫星制造公司,它们分别位
于莫斯科、托木斯克(Tomsk)、鄂木斯克(Omsk) 、罗斯托夫(Rostov-on-Don
)和日列兹诺戈尔斯克(Zheleznogorsk)等地。在保留各自独立法人地位的同时
,每一家公司将成为新公司的子公司。位于日列兹诺戈尔斯克镇的雷席特涅夫(
Reshetnev)应用机械公司将领导这家新公司。成为母公司的雷席特涅夫应用机械
公司曾研制了俄罗斯70%的通信卫星。私有化以后,ISS在组织和法律上将成为
100%联邦所有的开放式公开合股公司。

俄政府2005年7月批准的《2006~2015年联邦太空计划》旨在巩固俄罗斯在国际太
空技术与服务市场的地位,确保太空技术的环境安全。该计划把企业的重组合并作
为航天工业改革的重头戏,创建信息卫星系统(ISS)公司只是实现重组太空工业的
第一步,第二步是整合那些生产航天器发动机的公司。俄罗斯计划将数家火箭发动
机制造厂合并为一个实体。新的股份公司将以位于莫斯科的Energomash(动力机械
制造)公司为主体,该公司的RD-180发动机已出口美国,用作宇宙神运载火箭的第
一级。根据《2006~2015年联邦太空计划》,新的股份公司将包括几家联邦直属企
业:Voronezh机械厂、化学工程设计局、Fakel实验设计局和Ekho设计局。

俄罗斯航天工业受数百条法规约束,政策陈旧,重叠不一。2005年11月合众国际社
报道,俄罗斯打算在未来两年内把国防工业的整合,特别是要将其航天工业作为俄
罗斯国家安全的优先领域写入法令。目前,俄罗斯航天局在航天与导弹工业中形成
了11个大型综合组织,而要落实《2006~2015年联邦太空计划》,必须有充足的资
金或把资金集中用于发展良好的航天中心。

 二、老牌航天企业之间筹建合资联盟 

1、美国波音与洛?马有意组建联合发射联盟 

2005年5月,波音公司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宣布两家公司计划组建一家为美国政府
建造并发射火箭的合资公司——联合发射联盟(ULA)。 波音和洛?马都向政府和
商业用户提供太空发射服务。洛?马拥有“宇宙神”(Atlas)系列运载火箭,以及
与俄罗斯联合经营的“质子”号(Proton)运载火箭,在发射市场上很活跃。波音
拥有“德尔它”(Delta)系列运载火箭,以及与俄罗斯联合投资的海射公司生产的
火箭。

波音与洛?马各拥有“联合发射联盟(ULA)”50%的份额,从事与美国政府发射相
关的生产、设计、试验以及发射活动。这两个公司凡与俄罗斯有牵连的部分,并不
加入这个合资公司,例如洛?马的国际发射服务公司(包括俄“质子”号)和波音
发射服务公司(包括海射公司)。 

据初步预测,合资公司将为政府每年节约1到1.5亿美元的资金。由于组建工作还需
征得美国政府管理机构包括联邦商业委员会的批准,而美国独立机构、其它公司反
对组建联合发射联盟,以及美国政府也要求获得更多有关节省费用的信息,因而波
音与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组建“联合发射联盟”的计划一再推迟。

与美国国内看法不尽相同,2005年8月太空观察网站报道,欧洲委员会根据欧洲合
并法,征询并考虑了欧洲航天产业界主要相关商家的观点之后,已经认可了美国国
防部与航天合同商波音公司、洛?马公司组建的联合发射联盟。欧洲委员会认为,
美国组建联合发射联盟不会明显阻碍欧盟内部的有效竞争,因为该联盟打算专门为
美国政府提供发射服务,因此对欧洲经济区(EEA)的消费者并没有直接的冲击。 

2、欧洲两大集团联合竞标伽利略计划 

2005年1月报道, 分别代表意大利与德国的两大集团Eurely和iNavSat已向欧洲委
员会呈交最后竞标议案。11月,两家公司合并为一个名为“Merged Consortia”的
组织,共同竞标伽利略计划。目前这个联合组织正与伽利略联合执行体(GJU)进行
洽谈,Eurely公司由阿尔卡特、芬梅卡尼卡和芬奇组成,iNavSat公司由泰利斯、
EADS和国际海事卫星组织组成。联合执行体称,截至2005年底,希望在保险费、资
金和联合组织的业务计划方面达成一致。最终合同谈判将在2006年1月至6月间进行
。 

3、英国私人风险资本看好近地轨道太空旅游 

自从2004年美国“太空船一号”成功飞入太空并安全返航后,已有不少风险资本准
备投向私营载人航天。英国维珍(Virgin)集团公司创始人理查德?布兰森和比例
复合材料公司总裁伯特?鲁坦已签订合同,决定成立一家宇航制造公司,以生产商
业亚轨道飞船和发射载机。新公司定名为“飞船公司”,将拥有新型“太空船二号
”(SS2)和“白骑士二号”(WK2)发射系统的设计。新设计将采用莫哈韦宇航冒
险公司为“太空船一号”开发的“无照料再入”和“悬臂-混合”火箭发动机技术
。飞船公司将生产发射载机、飞船和保障设备,并出售给各太空航班经营公司,包
括维珍银河公司。技术开发队伍由“太空船一号”设计师鲁坦领导。新型航天器可
到达地球大气层的边缘地带,而且除驾驶员外,最多还可搭载8名乘客,而每名太
空游客的费用约为20万美元。预计2008年开始投入使用。 

4、欧洲两大公司组建合资卫星公司 

2005年1月,欧洲阿尔卡特和芬梅卡尼卡公司宣称签署最终协议,组建两家合资卫
星公司。第一家公司是阿尔卡特阿莱尼亚航天公司(Alcatel Alenia Space),致
力于军民两用太空系统、卫星、有效载荷、设备和相关地面系统的设计、开发和制
造。第二家公司是空间通信公司(Telespazio),致力于卫星运营与服务,具体包
括太空系统的控制与应用,以及联网、多媒体和地面观测等增值服务。两个集团决
定联合各自的太空业务实力,以增强运营协同和规模经济(主要在研发、产品开发
、采办政策和增长的工业效率方面),这将增强运营收益。(中国航天工程咨询中
心 章国华 许红英)
 
http://www.spacechina.com/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9.217.250.132]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20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