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xmxqe (离解放还有52天), 信区: Green
标  题: [转载] 日本侦察卫星重点盯防中朝俄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Fri May 30 18:54:07 200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Aero 讨论区 】
【 原文由 dxmxqe 所发表 】


http://www.china-spacenews.com 航天科技  2003年5月30日
 
  3月28日,日本在种子岛航天发射中心,用自制的H-2A大型火箭,采取一箭双星的方

式,成功发射了两颗侦察卫星。这是日本第一次发射侦察卫星,意味着日本和平开发利用

空间的政策发生了转变,日本在走向军事大国的道路上又迈出了新的一步,引起了全世界

特别是亚洲各国的广泛关注。

重金打造侦察卫星系统

  日本的侦察卫星系统被日本官方称为情报搜集卫星系统,其空间部分由4颗侦察卫星组

成。在4颗侦察卫星中,两颗为1米分辨率的光学成像侦察卫星,两颗为1米~3米分辨率的

合成孔径雷达成像侦察卫星,分别可以分辨地面上直径在1米和1米~3米以上的物体。光学

卫星主要在白天和气象状况较好的时候拍摄地面目标,而雷达卫星则不受气象条件限制,

可全天候全天时监视地面目标。

  这次一箭双星发射的是一颗光学成像侦察卫星和一颗雷达成像侦察卫星,卫星进入预

定轨道后,经过3个月的试运行后即可投入使用。今年夏天还将发射另两颗卫星。这4颗卫

星每颗重2吨,设计寿命为5年,飞行高度400千米~600千米。卫星镜头具有侧摆能力,4颗

卫星协同工作,每天可对全球拍摄一次,监测地球任何地区的变化。通过两组卫星的画面

合成分析,可观察世界任何地方的建筑物及土地利用情况等,从中发现军事设施的细微变

化。

  日本三菱电机公司是日本侦察卫星计划的主承包商。由于研制进度十分紧迫,星载遥

感器分别采用民用先进陆地观测卫星的光学遥感器和日本地球资源1雷达卫星上的合成孔径

雷达的改进型。按1999年9月日美签署的协议,美国还为日本提供了价值1.2亿~1.3亿美元

的卫星零部件,包括有关图像、数据的记录、传输和分析设备与技术。

  日本侦察卫星计划总耗资约2500亿日元(约20.5亿美元),包括4颗卫星的制造和发射

、数据处理和地面站建设等所需费用。侦察卫星系统的4个地面站分别设在东京的新宿、北

海道的苫小牧、茨城县的北浦和九州鹿儿岛县的阿久根。4个地面站之间将用光缆连接,主

站设在东京,配备专家约250名。

构筑自主军事航天力量

  日本一直在酝酿研制部署专用的军用航天系统。日本早在1985年就开始为研制军用卫

星造舆论。1996年5月,日防卫厅提出发射独立的侦察卫星,以加强对近邻各国军事形势的

情报搜集能力。1997年日本防卫白皮书提出把用于通信、导航、侦察监视的卫星系统作为

“特别关注”的重点加以发展。1998年11月,日本以朝鲜1998年8月31日进行了飞经日本上

空的中程弹道导弹试验,而日本事前一无所知为借口,决定发展独立的侦察卫星系统。



  1999年4月1日,日本专门设立了“卫星信息搜集委员会”,以研究研制、使用侦察卫

星带来的相关问题。2001年4月2日,日本又成立了侦察卫星办公室,以推进日本的侦察卫

星计划。

  此前,日本一直是利用本国的民用对地观测卫星、气象卫星和购买外国的商用卫星图

像进行情报分析,并直接利用美国提供的导弹预警信息为军事服务。但日本防卫厅认为,

这样容易受到有关国家的限制,即使是作为日本军事盟国的美国,当美方搜集的情报可能

引起美日国家利益矛盾的时候,美国方面就不会向日本提供这些信息,而且有关国家通过

日本选购的商用卫星照片就可以判断日本关心的领域和内容。从技术上看,日本这次发射

的侦察卫星的地面分辨能力只与美国在轨的伊克诺斯2商用卫星差不多,但拥有独立的侦察

卫星是日本多年的梦想。日本官房长官在内阁侦察卫星办公室的成立仪式上说:“这一新

的系统将使我们能够独立地收集情报,使情报来源多样化。这对内阁和政府收集情报的能

力将是一个非常大的促进。”侦察卫星发射成功后,日本前内阁安全保障室室长佐佐淳行

说:“侦察卫星的成功发射,是日本在安全保障问题上,从由美国完全控制情报向建立独

立的情报系统迈出了第一步,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重点盯防中朝俄

  尽管日本宣称发射侦察卫星是为了加强对朝鲜导弹发射情况的监控,但日本的侦察卫

星系统可以对全球事态进行监视,而且重点是包括台湾在内的中国、朝鲜半岛、俄罗斯和

日本本土,侦察任务除了搜集“可能对日本造成国家安全威胁”的信息,比如朝鲜的导弹

发射,还将包括周边事态信息,用于“危机处理”等现代军事斗争领域已从传统的陆、海

、空扩展到太空。在从海湾战争到阿富汗反恐战争中,侦察、通信、导航、气象等卫星系

统在夺取战场信息优势、直接支援部队作战、提高武器装备作战效能等方面发挥的作用越

来越大,已成为打赢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至关重要的装备。包括日本在内的许多国家从中

看到了军用卫星的巨大价值,开始谋求发展军事航天能力。

  另一方面,冷战结束后,日本一直在谋求军事大国地位,军事战略也由“本土防御”

向“海外干预”转变,强调要由立足于“本土防御”转向“御敌于国门之外”、“歼敌于

海上”。为此,日本在推进防卫力量“合理、高效、精干”发展,重点增强海军的远洋作

战和空军的洋上防空能力的同时,开始谋划发展军用航天系统,以增强日本陆、海、空自

卫队“先发制人”的作战能力。侦察卫星系统可使日本及时了解、掌握周边动态,特别是

中国和北朝鲜的军事事态,并作为日军武器装备的“力量倍增器”,提高日军作战能力。



  日本政府在发射部署第一代侦察卫星系统的同时,已经在考虑建设更强的第二代侦察

卫星系统——两颗分辨率在0.5米的光学成像卫星和两颗分辨率在1米以下的雷达卫星,预

计在2008年前后发射。
(陈有荣)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6.28]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6.28]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17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