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Green Mouse), 信区: Green
标  题: [转载] 载人航天工程中的哈尔滨工业大学(转载)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10月20日11:58:44 星期一), 站内信件

【 以下文字转载自 Graduate 讨论区 】
【 原文由 gaoxiao 所发表 】

                                         
                                         


李继耐: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哈尔滨工业大学6152班毕业,专业为工程力学系(原五系)火箭发动机专业

。2000年
晋升为上将军衔。任十五、十六届中央委员,现任中央军委委员、解放军总装备

部部长。



栾恩杰: 中国国家航天局局长, 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40年11月生。研究员,研究生文化程度。1965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导航与

控制专业
,同年在清华大学机械系精密仪器专业攻读研究生。1998年起任国家航天局局长

兼国防科
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副主任。



胡世祥: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神舟号发射总指挥、总装备部副部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65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控制工程系. 中将军衔.



袁家军: 神舟飞船发射总指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84年9月至1985年9月曾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力学专业学习,导师顾震隆教授





刘竹生: 长征二号F火箭系列,神舟火箭系列总设计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39年生,1959年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 1963年毕业哈尔滨工业大学导弹工程系





尚志: 神舟飞船发射副总指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63年7月1日出生于黑龙江安达市,1982年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工业电气自

动化专业
,1986年分配到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工作,2002年获哈尔滨工业大学系统管理专

业硕士学
位。1995年担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飞船处副处长, 2000年7月至今担任飞船系统

副总指挥



许达哲: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神舟五号发射试验队队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84年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制造专业研究生毕业。



本报讯 举世瞩目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已进入倒计时,哈工大人格外高兴

和自豪:因为哈工大攻破了“神舟”号系列飞船研制中的多项技术难题。哈工大

日前发布消息,该校已承担了5项“神舟”配套研制任务。

  制造了“人造小太空”

  在众多难题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哈工大研制的“神舟”号载人飞船的大型

真空实验器。它是飞船上天前做太空模拟试验的关键设备,也是不可缺少的核心

实验设备。它能够模拟太空的环境,相当于一个人造小太空。哈工大组成多学科

研制队伍,攻克了超大法兰盘、超大封头的成形、焊接和大型构件现场精加工等

多项技术难关,高质量完成了这项令人瞩目并创造了多项国内第一的工程。

  让飞船按轨道精确飞行

  “神舟”号飞船要想以相当高的精度完成飞行,并在预定地点返回,其控制

系统必须经过充分的地面模拟。哈工大的一批青年教师和博士生,采用了新颖的

框架式形式,制成了仿真实验闭式转台及其所构成的仿真系统,与仿真计算机、

地球模拟器和太阳模拟器一起构成飞船的闭路仿真和测试系统,并达到国际同类

新产品水平,为载人航天工程控制系统的全面测试,尤其对其提高控制平台精度

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焊接专家为“神舟”号排忧

  飞船返回舱返回地面经过大气层时因摩擦产生高温,因此返回舱的金属壳体

外必须加上一层防热保护层,这就要求返回舱焊接变形必须控制在相当高的精度

范围内。神舟号研制初期舱体焊接变形严重。哈工大老焊接专家田锡唐与钟国柱

教授为攻克这一难题,一干就是4年,很好地完成了舱体焊接变形控制。

  最先完成分系统计算机

  哈工大人还以超常的速度,与航天总体设计部合作研制了“载人飞船数据管

理分系统主控容错计算机”。按照技术难度,这项工程需要2年,而他们仅用了9

个月便完成了样机的研制,并一次试验成功,使得分系统成为全船系统最先完成

的部分,促进了整个系统联调的进程。故障诊断系统保安全

  哈工大教师为“神舟”号飞船做出的另一贡献则是为飞船研制的一套“故障

诊断”系统。飞船在真正搭载宇航员时,必须具备一套逃逸救生系统,以保证飞

船出现重大故障时宇航员可及时脱离危险。然而空间诊断难度非常大,在没有资

料可循条件下,黄文虎院士与教师们仅用了3年的时间便完成了模型方案,并得到

认可。

  除了直接参与飞船本体的研制外,哈工大还利用这个平台开展空间生命科学

的研究工作。曾多次利用“神舟”系统飞船,搭载水稻、玉米和花卉种子进入太

空进行试验,开展空间育种方面的科学研究。观察其在微重力和重粒子的太空环

境影响下性状是否发生改变,为今后粮食及花卉品种改良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20.224.18]
--
※ 转载:.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20.224.18]
--
※ 转载:.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28.12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33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