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Green Mouse), 信区: Green
标  题: 哈工大:航天英才的摇篮(转载)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10月23日19:19:59 星期四), 站内信件

【 以下文字转载自 SME 讨论区 】
【 原文由 martianwang 所发表 】
 哈工大报讯(特约记者吕东卉) 2003年10月15日这一天将是全体中国人永远铭记在
心的日子,随着长征二号火箭托着“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腾空而起,中国探索太空的旅
程迈开了里程碑的一大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举国欢庆,在这一个时刻
,我们无法忘记哈工大人对神舟号飞船的贡献。因为,哈工大人在神舟号飞船中担任了
重要角色,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副总指挥、国家航天局局长、运载火箭总设计师
、“神舟”飞船总指挥都是哈工大人。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李继耐
  在这次“神舟”五号的整个发射过程中,一位精干的部队领导吸引了国内外关注的
目光,他就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李继耐,作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他
主持了这个发射回收仪式,是发射现场的总指挥。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他是哈尔滨工
业大学的毕业生,对工大的感情非常深厚。
  1942年7月出生的李继耐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力学系,上将军衔。现任中共中
央军事委员会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委员会委员,解放军总装备部部长。
  哈工大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就是这么高级别的一位领导,工大的几位老教授
到北京,还都亲自到宾馆去看望、陪伴,他对工大的感情可见一斑。了解哈尔滨工业大
学历史的人告诉记者:李继耐就读的6152班,在校时间为1961年至1967年,因“文革”
的原因,在校待分配1年。李继耐所在的专业为工程力学系(原五系)火箭发动机专业
。当时工大属国防科委领导,五系是保密系,招生的条件极为严格,都是品学兼优、政
审为绝密级的学生。他们毕业后大部分去了部队,其中多数分到“二炮”,去了导弹基
地,为国防建设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年华。
  李继耐原名李继鼐,在哈工大读书的时候还是这个名字,由于鼐字难写难认,到了
部队后改为现在的名字。他来自山东省滕州,为人朴实厚道,乐于助人,在校期间为大
家做了不少好事,曾被评为学雷锋标兵。他196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7年12月入伍
。毕业后先到基层当工程兵锻炼,后到“二炮”工作。由于他工作出色,先后担任过“
二炮”青工部部长,总政治部副部长,2000年晋升为上将军衔。他是中共十五、十六届
中央委员。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栾恩杰
  栾恩杰,1940年出生,辽宁人,1965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自动控制专业,同年
考入清华大学攻读研究生。历任航天部第二研究院副院长,航空航天部总工程师,航天
工业总公司副总经理兼国家航天局副局长,中共第十三届、十四届、十五届中央候补委
员。现任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兼国家航天局局长、全国政协常委、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
指挥。
  作为研究院副院长,总工程师,栾恩杰是一位科学家,作为航天公司副总经理,他
又是一位经营管理者,作为国家航天局局长,他又是一位政府官员,栾恩杰集三者于一
身,成为工大校友的优秀代表。
  今年2月,栾恩杰又被任命为中国探月工程总指挥。神舟的征程还未结束,他又踏上
了新的征程。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胡世祥
  胡世祥,1940年生,黑龙江人,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控制工程系。曾任中国酒泉
卫星发射中心副总工程师,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副主任、主任。长期从事火箭卫星发射试
验,主持发射过多种型号卫星,曾多次担任卫星发射现场的总指挥。现任总装备部副部
长,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主管“神舟”号飞船发射工作。
  多年来,胡世祥作为主管“神舟”号飞船发射工作的副总指挥,为“神舟”号默默
付出了很多,工大的校友说:胡世祥的低调、内敛、踏实的作风和哈工大的学风是一致
的,这种特征也体现在很多哈工大的毕业生身上。
                     运载火箭总设计师——刘竹生
   “神舟”运载火箭总设计师、在航天战线上奋斗了40余年的刘竹生,不仅是哈尔滨
工业大学的毕业生,他本人也是哈尔滨人。
  刘竹生上小学五年级时,母亲因患肺结核永远地离他而去;上初中三年级时,刘竹
生的父亲从家乡哈尔滨远赴甘肃兰州支援边疆,一去便是数年。家里就只剩下年迈的姥
姥和6个尚未成人的孩子。
  高中毕业时,刘竹生报考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在工大,他先是选择了精密仪器系,
后又改考了化工系。1959年,刘竹生又服从安排去了数理系读力学专业。后来,哈工大
成立工程力学系时。刘竹生转到这个系。就这样,命运之神带着他几经辗转,把他带到
了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强度研究所,进入了航天的大门。
  刘竹生是我国运载火箭捆绑分离技术的开拓者,他攻克的助推捆绑分离技术,填补
了我国运载火箭捆绑技术的空白,使我国进入了世界捆绑运载火箭的先进行列。该项技
术在后续的多种火箭中得到推广使用,为提高我国火箭的运载能力和实现载人航天奠定
了基础。1997年,刘竹生挑起发射飞船的长征二号火箭总设计师的重担。
  刘竹生近年几次回哈工大参观,下面的图片就是他在哈工大参观时的留影。面对工
大校友,刘竹生说“我此生的最大心愿,就是将我们的火箭打到月球上去……”
                     “神舟”飞船总指挥——袁家军
  很多人都知道国际宇航联副主席、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院长、全国十大杰出青年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神舟”飞船系统的总指挥袁家军的名字,但很少有人知道他也是
哈工大的学生。袁家军是吉林通化人,生于1962年,今年刚41岁,在中国航天界有“少
帅”之称。
  1970年4月,东方红卫星的发射在当时才刚刚8岁的袁家军心中埋下了一颗飞天的种
子。1980年,袁家军填报高考志愿只填了第一志愿第一专业,“北京航空学院,飞行器
设计”,其他均为“不服从”,他如愿以偿地考到了北航。1984年,大学毕业的袁家军
考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飞行器设计的研究生,在哈工大就读,师从哈工大的顾震隆教
授。
  1989年,袁家军赴德国宇航院力学研究院进修。1990年回国后,他担任结构室副主
任、卫星型号主任设计师,主要负责我国空间飞行器总体结构的设计工作。
  1999年底,“神舟号”飞船试验队赴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执行发射任务。袁家军作为
“神舟号”飞船试验队常务副队长,带病坚持工作,与试验队全体同志一起,艰苦奋战
4个月,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为“神舟号”试验飞船首飞取得圆满成功做出了贡献。
2000年4月,袁家军被任命为“神舟”号飞船系统总指挥,全身心地投入我国载人飞船系
统的研制工作中。在袁家军及其伙伴们的忘我工作中,“神舟”三号试验飞船于2002年
3月25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此后,他又成功地指挥了“神州”四号飞船的发
射和返回,为最终实现载人飞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日为师,终身为师”,袁军家对工大的感情也非常深,他多次在各种场合表示
:我也是哈工大的学生,是哈工大的老师教给了我踏实严谨的工作作风。

--
欢迎访问我的ftp://hitwyf.3322.org
有什么建议,不要吝啬哦。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0.46.79.115]
--
※ 转载:.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28.12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27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