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Green Mouse), 信区: Green
标  题: 千年梦圆:“神舟”系列飞船发展历程揭秘(5)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ue Oct 28 14:52:34 2003), 站内信件

  5. 7大系统1个都不能少 

  进行载人航天光有载人飞船是远远不够的。载人飞船的发射、运行和返回,离不开运
载火箭、航天员选拔与训练、载人航天发射场、航天测控网和返回着陆场等系统的支持与
保障。所以,我国载人飞船工程是由载人飞船系统、运载火箭系统、航天员系统、应用系
统、发射场系统、测控通信系统和着陆场系统7个系统组成, 

  运载火箭的可靠性是影响航天员安全最主要的因素。载人航天用的运载火箭除了要有
足够大的推力外,还必须保证高可靠性。发射我国神舟号飞船的长征2号F火箭能把飞船送
入200~450千米高的轨道。其上增加了故障检测系统和逃逸救生系统(逃逸救生塔),火箭
飞行的可靠性达97%,航天员的安全性达99.7%。 

  航天员系统具有较大的特殊性,这是一个以航天员为中心的医学和工程相结合的复杂
系统,涉及到航天生命科学和航天医学工程等许多重要领域。航天员系统一般包括航天员
的选拔与训练、航天员的医学监督与保障、航天环境医学、航天工效学、航天员个人装备
、航天员的营养与食品和航天员选训中心等。我国较早建立了航天医学工程试验基地,开
展了相应的研究试验。目前已从歼击机飞行员中选拔出一批预备航天员进行集训。选出的
航天员要经过包括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学习、体质训练和心理训练、专业技术操作训练、
救生与生存训练等内容的严格基础训练和专业考核,才能承担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根据中
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训练大纲》的要求,中国航天员目前正有计划、分阶段地开展各
项训练,各项训练进展顺利。 

  应用系统的主要任务是利用载人飞船的空间实验支持能力,开展对地观测、环境监测
,进行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空间天文和流体科学等实验。 

  载人飞船的发射场在选址时,除应具有发射其他航天器的条件之外,还必须更多考虑
人的安全问题,如雷电天气较少,有较好的空中和地面电磁环境;火箭的发射方向上近百
千米内最好没有高山密林和较集中的居民点等。发射神舟号飞船的酒泉发射场拥有先进、
完善的发射设施,例如,采用了“三垂”模式,即在厂房完成对飞船、火箭联合体进行垂
直总装和测试,然后将其整体垂直运至发射场,最后进行垂直测试与发射。 

  当航天员乘坐飞船在太空飞行时,还需要强大的地面支持,靠测控通信系统保持天地
之间的经常性联系。我国的载人航天测控网包括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
心、陆地测控站、海上测控船以及连接它们的通信网,其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西安
测控中心、各地的测控台站和测控船在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的指挥调度下,可保证神舟
号在上升段的测控通信覆盖率达到100%,并能完成在轨运行和返回阶段的重点弧段的测控
通信。 

  载人飞行必需建设可供返回用的着陆场。由于飞船使用降落伞回收,所以着陆场的要
求不像机场那样高。其主要任务是完成飞船着陆前后的测量通信、飞船着陆后的搜索回收
、营救航天员和对舱内的有效载荷进行处置。着陆场要有足够大的面积以适应较大落点偏
差的情况。我国根据国情和飞船运行轨道特点,在内蒙古草原上建造了主着陆场,并拥有
回收1号、回收2号搜索雷达,组建了直升机分队和地面搜索分队,配备了跟踪、通信、运
输、救护等设施。我国还备有酒泉副着陆场,并设立了若干陆上应急救生区和海上应急救
生区,以防备出现各种特殊情况,从而保证了每次神舟号飞船安全着陆和顺利回收。 


未完待续…… 
--

  老鼠怕猫?
    那是谣传!^-^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8.12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14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