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Green Mouse), 信区: Green
标  题: 千年梦圆:“神舟”系列飞船发展历程揭秘(6)上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ue Oct 28 14:54:34 2003), 站内信件


6.试验飞船步步高 

  神舟号飞船是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为主研制的。在发射神舟5号载人飞船之前,先成
功发射了4艘无人试验飞船,这是为什么呢? 

  发射载人飞船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航天员系统、飞船应用系统、飞船系
统、运载火箭系统、发射场系统、测控通信系统及回收场系统的协同工作。就飞船本身而
言,它是一个由13个分系统组成的复杂系统,在发射期间要经受火箭发动机工作期间的冲
击、振动和噪声等力学环境,在轨运行期间要经受真空、冷热交变和辐射等空间环境。飞
船的返回舱和轨道舱是航天员在发射和飞行期间工作和生活的场所,必须为航天员提供合
适的大气压力、气体成分、温度、湿度环境和安全的冲击、过载、噪声、辐射等环境。在
发射期间,一旦运载火箭或飞船出现严重故障,还要为航天员提供救生手段,确保航天员
的生命安全。 

  在研制过程虽然已经做了大量的分析、计算和各种试验,对设计的正确性进行验证,
但地面实验毕竟有些条件是模拟的,与真实的发射、飞行条件有差别。因此,必须在发射
载人飞船之前发射几艘无人飞船,对各系统设计的正确性和协调性进行考核;对各系统的
工作性能、可靠性和安全性进行考核;对系统间的匹配性、协调性进行考核;对飞船载人
环境进行考核,以获取航天员船上生活环境和与航天员安全有关的数据。通过试验发现不
足,经过改进再试验,直到飞船的各项功能、性能完全符合要求,确保发射载人飞船安全
、可靠。 

  通过4艘无人试验飞船的发射和飞行试验,科技人员取得了数据、验证了设计、锻炼了
队伍、演练了程序,从而为神舟5号载人飞船的顺利升空奠定了基础。 

  至今,中国已成功发射了4艘神舟号无人试验飞船,它们均是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为
主研制的。神舟号无人试验飞船的每一次发射都是在前一次发射的基础上向上提高了一步
。通过这4次无人飞船的飞行试验,为即将升空的神舟5号载人飞船的上天奠定了坚实的技
术基础,积累了有关的经验。 

  (1)No.1创造多项第一 

  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是中国航天史上又一个值得纪念的时刻,因为此时中国第一艘
载人航天试验飞船神舟1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新建成的航天发射场顺利升空。在完成了
预定的空间飞行试验之后,飞船于11月21日3时41分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成功着陆。实
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技术有了新的重大突破,是
中国航天史上又一个里程碑。 

  神舟1号的发射创造了多项中国第一。 

  这次发射的试验飞船和新型火箭均是中国自行研制的,主要研制单位是中国空间技术
研究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和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 

  飞船上的有效载荷公用设备在国内航天器中首先采用了先进的CCSDS高级在轨系统数据
标准,并采用了新研制成功的能将来自不同有效载荷、不同速率的数据汇集在一起的高速
多路复接器。 

  值得赞赏的是,公用设备分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和实现技术,与代表当今世界上同类
技术最高水平的“国际空间站”哥伦布舱类似。还有的公用设备中的1553B总线是现代小卫
星数据和指令系统的发展方向,目前在空间飞行器上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尽管神舟1号
和以后的神舟2号、3号和4号飞船上天实验的有效载荷大相径庭,但是用在飞船上的公用设
备却大致相当。 

  这次飞行试验,飞船上没有载人。在地面准备阶段,发射中心首次采用了与国际先
进水平接轨的“三垂”模式,即在技术厂房完成对飞船、火箭联合体进行垂直总装与测
试,然后将其整体垂直运输至发射场,最后进行垂直测试与发射。飞船和火箭的最后测
试和发射,都是通过远距离控制的。

  中国在原有的航天测控网基础上新建的符合国际标准体制的陆海基航天测控网,也
在这次发射试验中首次投入使用。试验飞船在轨运行期间,地面测控系统和分布在公海
的4艘远望号测量船对其进行了跟踪与测控,成功地进行了一系列科学试验。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是从1992年开始实施的,是建国以来航天界最大的系统工程。这
次载人飞行试验中的火箭与飞船,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从飞行结果看,试验取
得了圆满成功,为中国发展载人航天事业迈出了重要一步,对全面突破和掌握载人航天
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发展载人航天事业的意义对促进科技进步,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防实力,增强民
族自豪感和凝聚力,都具有重要意义。首次飞行试验的成功,证明了中国研制的飞船和
新型运载火箭性能优良,新建的载人航天发射场和航天测控网具有先进水平。这次飞行
试验中进行的空间遥感和环境监测以及空间材料、生命、天文和物理科学试验,拓宽了
中国和平利用空间的领域。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自1992年实施以来,攻克了大量技术难关,掌握了许多新技术、
新工艺,提高了中国航天技术及相关技术的整体水平,带动了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培
养了一支跨世纪的航天科技队伍;使中国拥有了一批载人航天工程设施,为中国航天事
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丰富了中国大型航天工程管理经验。

--

  老鼠怕猫?
    那是谣传!^-^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8.120]
※ 修改:·ersy 於 10月29日08:59:50 修改本文·[FROM: 202.118.228.12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40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