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Green Mouse), 信区: Green
标  题: 神箭装“神眼” 刘竹生讲述火箭技术三独到之处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Wed Oct 12 21:26:38 2005), 站内

【 以下文字转载自 Aero 讨论区 】
发信人: ShenZhouV (神州五号@祝福六号), 信区: Aero
标  题: 神箭装“神眼” 刘竹生讲述火箭技术三独到之处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Wed Oct 12 13:20:53 2005), 转信

  中新网10月12日电 (特约记者赵屾 冯春萍)一位66岁的宽厚长者,一个六六大顺的美好结局。10月12日,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托举神舟飞船飞向太空的精彩弧线,为总设计师刘竹生的火箭生涯画上了又一个惊叹号。

  两年来,刘竹生和他的火箭军团不敢有丝毫懈怠,他们不辱使命,全力以赴,为神舟六号飞船和航天员打造出一枚性能优良、安全可靠的神箭。

  “现在大家都知道,神舟六号飞船不是神舟五号飞船的简单重复;同样,这一发火箭也不是两年前发射神舟五号飞船的上一发火箭的简单重复。”刘竹生由此开始,介绍这发长征二号F火箭技术上的“独到”之处。

  独到之一:关注“乘客”感受,解决共振问题。为了保证航天员的安全与健康,刘竹生和科技人员决定必须尽快解决共振问题。两年中,刘竹生和科研人员做了大量的实验来确定机理,查找引起共振的“真凶”。经过大量分析实验,引起共振发生的系统最终被锁定。2005年中期,新研制的蓄压器经过测试,输送管路内液体的频率与火箭结构的振动频率完全错开,共振现象消除了。

  独特之二:神箭装上“神眼”,俯瞰飞行过程。以往火箭发射时,科研人员只能通过遥测数据判读火箭在飞行过程中的表现,而不能直观地观测火箭的飞行状态和各种分离动作。“我们早就有为火箭加装图像测量系统的打算,但限于过去我国图像压缩技术水平还不高,这个想法一直没有付诸实施。这次发射神舟六号飞船,长征二号F火箭第一次用上了这一技术。”刘竹生解释到。

  这次安装的图像测量系统,一个装在火箭的整流罩内,另一个装在火箭第二级的壳体外。火箭起飞后,火箭的助推器分离、芯级火箭的分离、整流罩的分离、火箭与飞船的分离,都能被这两只“神眼”看的一清二楚,从而使科研人员结合遥测数据,以眼见为实的科学态度,更好地判断火箭飞行状态。

  独特之三:逃逸系统加“锁”,设置双重保障。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后,为了确保测试中的安全,除了已有的火箭电气安全措施外,需要在火箭逃逸塔的固体发动机上再加装一个安全机构,来一个双保险。刘竹生和科技人员经过通盘考虑后,从善如流,在火箭总体部门与逃逸发动机研制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大量试验后,在逃逸塔尾裙和整流罩内壁安装了几个不大的“黑盒子”,即安全机构,就杜绝了误发火等可能发生的危害,使火箭的安全性进一步提高了。 

--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9.217.232.151]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17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