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Green Mouse), 信区: Green
标  题: 中国实现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飞行试验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Wed Oct 12 21:32:07 2005), 站内

【 以下文字转载自 Aero 讨论区 】
发信人: dxmxqe (孩子), 信区: Aero
标  题: 中国实现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飞行试验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Wed Oct 12 19:38:36 2005), 站内

www.XINHUANET.com  2005年10月12日 19:06:53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0月12日电(记者 曹智 孙彦新 田兆运)12日17时29
分,航天员费俊龙打开神舟六号返回舱与轨道舱之间的舱门,进入轨道舱开展空间
科学实验。在距地面343公里太空中的这个小小动作,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飞行
由神舟五号的验证性飞行试验完全过渡到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飞行试验。 

    刚刚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赶回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
计师王永志说,神舟五号时,杨利伟以小月饼加矿泉水度过了21小时23分钟的
太空之旅,没有进入轨道舱工作。这次飞行中,航天员脱下舱内压力服,换穿工作
服,打开返回舱舱门,使两舱处于联通状态。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承前启后的关
键一步。 

    17时03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下达“打开返回舱平衡阀”的指令。此
时飞船已飞行到第6圈,正位于南印度洋上空。26分钟后,飞船飞入南太平洋上
空。记者通过北京指控大厅大屏幕看到,费俊龙在地面指令引导下,从座椅上起身
,将头顶上方的舱门打开。 

    小小的舱门,大大的课题。如果舱门不能顺利打开,放置在轨道舱内的食品、
水及其它生活设施将无法使用,多天飞行就难以实现。神舟六号飞船结构与机构分
系统的科技人员,通过大量地面试验,在舱门附近设计了助力点,从而保证了航天
员在太空中可以固定住身体用力。 

    轨道舱与返回舱之间的舱门,将在神舟六号飞船返回前关闭。1971年6月
30日,3名前苏联航天员在返回地面时曾因舱门密封不严,全部遇难。“影响舱
门密封的,可能是航天员脱落的头发、皮屑、乃至手上的油污。”神舟六号飞船系
统总设计师张柏楠介绍,“我们的航天员只须拿一种专用抹布轻轻一擦,就能清除
密封部位的各种异物。而先进的舱门密封快速检漏技术,则又可以使航天员能够正
确判断舱门是否密封良好。” 

    17时30分,记者在大屏幕上看到,航天员聂海胜在座椅上注视并确认费俊
龙的每一项操作步骤,并用手轻轻托扶着费俊龙进入轨道舱。随后,聂海胜轻松地
向地面控制人员竖起了大拇指。 

    据介绍,今后几天,两位航天员将进行包括穿舱、工效学评价、轨道舱飞船设
备操作等一系列空间科学试验,全面考核轨道舱的设计水平,检验环境控制与生命
保障系统等关键技术的可靠性。 

    “人的参与使空间科学试验实现了质的飞跃。”中国科学院院士胡文瑞说,“
有人参与,就会有机器无法实现的试验成果,就会有更多的科学发现。”(完)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9.217.250.132]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54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