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Green Mouse), 信区: Green
标  题: 于志坚:4船9站搭建高效载人航天测控网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Fri Oct 14 21:11:01 2005), 站内

【 以下文字转载自 Aero 讨论区 】
发信人: dxmxqe (孩子), 信区: Aero
标  题: 于志坚:4船9站搭建高效载人航天测控网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Fri Oct 14 17:57:28 2005), 站内

www.XINHUANET.com  2005年10月14日 14:02:15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0月14日电(李筱梅、黄明、田兆运)载人航天工程测控通信
系统总设计师于志坚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我国载人航天测控网在设计
建设时充分考虑国情和现有技术特色,根据保证关键段、兼顾其它段的原则,以4
船9站搭建起高效的载人航天测控网。 

    于志坚说:“与普通卫星的测控通信相比,载人航天工程有着高实时、高可靠
、高覆盖的显著特点。”航天测控网在确保完成飞船升空和返回测控任务的前提下
,还要保证地面测控站每个圈次能够测控飞船。这样一来,如何设计最佳的布站方
案,以最少的测控站、船完成飞船测控任务,就成了测控网总体设计面临的最大挑
战。 

    于志坚介绍说,入轨段的测控由哪几个站承担效果会最好?变轨段怎样才能保
证足够的测控时间以备确定轨道情况和必要时实施决策控制?返回段如何能够确保
返回指令的成功注入?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大量的计算比较,最终选择了综
合效果最佳的4船9站的布站方式,并在后来改进确定下来,从而构建起我国规模
庞大、布局合理的新一代综合性航天测控网。 

    “布设在海上的4条远望号远洋测量船和海外的3个陆上测控站,解决了我国
国土跨度不足的问题,使飞船测控的覆盖率得到提高,飞船回收时的测控能力也得
到加强,”于志坚说,“布设在国内的东风站、渭南站、青岛站、厦门站和喀什站
是固定测控站,和田站是活动测控站,在飞船上升段它们能够做到测控的‘无缝联
接’。” 

    由这13个测控站构建起的我国新一代航天测控网,虽然对飞船在轨飞行的覆
盖率不是很高,但却实现了上升段完全覆盖,返回段保证关键点测控覆盖的设计要
求,完全能够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测控通信任务。它除具备常规的跟踪、通信与控
制功能外,还具有天地话音、电视图像和高速数据传输能力,既可支持载人飞船、
所有的中低轨道卫星测控,也可支持部分同步卫星的测控任务。(完)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9.217.250.132]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94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