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Green Mouse), 信区: Green
标  题: 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探秘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Fri Oct 14 21:11:47 2005), 站内

【 以下文字转载自 Aero 讨论区 】
发信人: dxmxqe (孩子), 信区: Aero
标  题: 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探秘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Fri Oct 14 18:10:21 2005), 站内

www.XINHUANET.com  2005年10月14日 16:35:50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四子王旗(内蒙古)10月14日电(记者 李宣良)十月的内蒙古草
原深处,秋色远去,留下一片金黄的尾声。遨游太空的中国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
,几天后将在内蒙古中部草原主着陆场着陆,返回祖国的怀抱。 

    乌兰花,神舟飞船的家 

    如果不是因为神舟飞船从这里回家,四子王旗也许是一个不为大多数中国人所
知的地名。这个隶属于乌兰察布市、在行政区划上相当于县的小镇,位于呼和浩特
市以北150公里左右。之所以叫四子王旗,是因为这里曾是成吉思汗兄弟哈斯尔王
第十六世四个王子的封地。乌兰花镇,四子王旗政府所在地,也是进入着陆场的必
经之地。由于神舟六号飞船即将返回,这里的旅馆、饭店的生意格外地红火。“飞
船的家”,成为这里的居民对当地最引以为豪的称呼。 

    只有20万左右人口的四子王旗,面积却有24000多平方公里,面积为2160平
方公里的主着陆场还不到它的1/10。地广人稀、地势平坦,正是成为飞船着陆场的
必备条件。从乌兰花镇向北约60公里,是一个名叫红格尔苏木的地方,飞船正常
返回时的着陆点就位于这个苏木(乡)的阿木古郎牧场。红格尔,在蒙语中意为“
温柔的地方”;木古郎,意为“平安”。多好的名字! 

    最少时只有12人值守的着陆场站 

    从乌兰花镇出发,沿着刚刚铺设完成、还散发着沥青味的公路上一直向北,半
个多小时就来到了红格尔苏木。在开阔平坦的草原上,远远就能看到着陆场站3层
高的红色楼房。在着陆场站院子南边的草地上,整齐地停放着8架直升机。直升机
上涂着黄绿双色迷彩,与草地融为一体,如果不抵近很难发现它们。在搜索飞船返
回舱和救援航天员时,这8架直升机将担负主力角色。 

    根据预案,有着3000多小时飞行时间的袁水利上校,将驾驶第一架直升机降落
在距离返回舱大约50米的位置。由于这次回收救援任务可能在夜间进行,袁水利
和同事们已经进行了多次夜间演练。他说,由于这里风沙大,一架执行完任务返回
的直升机,可以清理出将近5公斤重的沙土。

    在着陆场站气象站的值班室里,26岁的雷达组组长王志超一直守候在电脑显
示屏前,聚精会神地监控着LAP-3000风廓线雷达传来的地面浅层风的风力变
化情况。为了保护室内的设备不受风沙的侵袭,这间屋子一年四季门窗紧闭。这是
决定神舟六号返回舱能否在主着陆场安全降落的一个关键岗位。如果地面100米
的浅层风力大于10米/秒,就不具备飞船降落的条件。从今年4月开始,王志超
就带领雷达组的3名工作人员,对浅层风的变化情况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控。 

    着陆场站站长姚锋介绍说,这个着陆场站是我国唯一的卫星和载人飞船回收部
队。组建36年来,他们先后完成了5次神舟飞船和21颗卫星的测控回收任务。目
前,在这里执行神舟六号任务的有300多人,可在平时不执行任务期间,最少时只
有12名官兵在草原深处看护场站和维护设备。当漫天的风雪席卷草原时,是什么
力量让这12名官兵坚持守在这个方圆数十公里几乎没有人烟的地方? 

    着眼最困难的情况,做好最充分的准备 

    第一次担任着陆场系统总指挥的隋起胜,心情并不轻松:“我们必须着眼最困
难的情况,做好最充分的准备,”从12日上午9时飞船升空的那一刻起,着陆场
系统就已经全面启动。虽然飞船在轨运行一切正常,但着陆场系统除了几个飞船上
升段的应急回收搜救区已经解除任务外,包括主、副着陆场和分布在国外内的10
多个飞船应急返回搜救点一直处于紧张的随时待命状态。 

    作为一个庞大而严密的系统,直接或间接参与着陆场系统工作的人员有上万人
之多,可以说是陆、海、空三军出动,地方、部队全面配合,各路专家云集,各种
先进设备并用。从人员上看,搜救部队包括经验丰富的飞行员、医生、各种特种车
辆的驾驶员、通信专家、气象专家、空降人员、潜水人员、救援人员等;从设备上
看,包括搜索飞机、运输机、直升机、水陆两栖工具、海上打捞船、医疗设备等。

    着陆场站站长姚峰说,考虑到飞船返回可能出现的各种应急情况,搜救部队所
使用的测量、气象、通信、指挥和营救设备都是国内最先进的。

    无论是总指挥,还是一般工作人员,都认为最大的挑战是飞船可能在夜间返回。
“这就好比开车,在白天和黑夜的差异很大。”直升机飞行员张政林上校说,为了
执行夜间搜救任务,参加救援的直升机全部加装了夜视助降系统。此外,大型光学
记录系统还在这次任务中首次投入使用,这台从远处看像一尊大炮一样的精密光学
仪器,可以从神舟六号返回舱一进入大气层时,就牢牢地将其锁定。 

    “载人航天就像是一场接力赛,着陆场系统是跑最后一棒的选手。” 隋起胜
说,“将航天员平安送回北京航天城,我们才算完成任务。(完)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9.217.250.132]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27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