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Green Mouse), 信区: Green
标  题: 神舟飞船如何实现密封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at Oct 15 11:12:01 2005), 站内

【 以下文字转载自 Aero 讨论区 】
发信人: dxmxqe (孩子), 信区: Aero
标  题: 神舟飞船如何实现密封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Fri Oct 14 18:36:59 2005), 站内

www.XINHUANET.com  2005年10月14日 09:08:57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0月14日电(记者孙彦新、徐壮志)需要完全密封的载人飞船
,因为舷窗、舱盖、发动机喷口、穿舱电缆等不得不满身开孔。飞船结构与机构分
系统主任设计师陈同祥介绍,全船光密封圈就使用了235个,舷窗等重要部件都
是两道密封,密封部位能够承受压力差并防热。 

    飞船密封面临两大考验。在太空高真空环境中,大气压力为零。人已经习惯地
面的一个大气压力,所以返回舱和轨道舱需要提供类似地面的压力环境。此时,舱
内舱外的压力差达到一个大气压,相当于10米高的水柱对底部产生的压力。密封
如果不好,将会在压力下失效。返回舱返回时与大气摩擦产生数千摄氏度高温,密
封部件必须能够防热。 

    返回舱上较大的开口有近40个,轨道舱有20个左右。设计师通过论证和计
算,对每个密封开口的表面粗糙度等各种指标都提出了严格要求,研制了短到直径
8毫米,长到8米多的各种密封圈。全船的235个密封圈经过模拟各种恶劣环境
的试验,被证明安全可靠、在太空无有害气体逸出,满足载人航天的要求。 

    实现返回舱密封可靠的一个难点是舷窗的防热。返回舱上有两个舷窗,是航天
员的观察窗口,为了保证透光性,只能采用玻璃作为结构材料。课题组突破异质材
料部位的局部防热技术、热密封技术、舷窗玻璃空间污染与防热、密封结构的地面
鉴定检验技术等四项技术难点,采用三层玻璃设计解决了密封与防热的双重任务。

    在我国研制神舟飞船之初,俄罗斯类似的技术处于保密状态,我国科研人员完
全凭借自己的智慧攻关而成,并在神舟一号至五号上获得了成功。(完)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9.217.250.132]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85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