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Green Mouse), 信区: Green
标  题: 航天人语:神六发射第四天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un Oct 16 11:06:54 2005), 站内

【 以下文字转载自 Aero 讨论区 】
发信人: dxmxqe (孩子), 信区: Aero
标  题: 航天人语:神六发射第四天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at Oct 15 22:26:57 2005), 站内

www.XINHUANET.com  2005年10月15日 22:03:54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0月15日电 题:航天人语——神六发射第四天 

    新华网记者黄明、田兆运、孙彦新 

    关键词:关怀、航天精神、航天员 

    “衷心感谢总书记的关怀,衷心感谢祖国人民的支持,我们一定圆满完成任务
!” 

    ——神舟六号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 

    背景: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15日下午来到北京
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与神六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进行了实时通话。 

     

    “女航天员将来主要是作为载荷专家和随船工程师执行载人航天任务。”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主任陈善广 

    背景:2005年7月,中国第八批35名女飞行学员进入空军航空大学,她
们当中,不仅将产生中国第一批女战斗机飞行员,还有可能产生中国第一位女航天
员。 

     

    “认个门,免得以后来不认得路。” 

    ——中国航天员费俊龙 

    背景:费俊龙的姐姐费美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费俊龙当航天员以后
由于太忙,每次回来时间都很仓促,只是到她家开的蟹庄里认了个门,没有吃饭。
“弟弟最爱吃大闸蟹,不知道弟弟今年能否有时间回来尝一尝我亲手蒸的大闸蟹?
” 

 
    “航天员是与世隔绝的一群人。” 

    ——中国航天员中心航天员大队大队长申行运 

    背景:我国14名航天员自从进入航天员大队以来,就开始了严格的训练,每
周回家一次,过着与外界相对隔绝的生活。 

     

    “那场病来得可真不是时候。” 

    ——着陆场系统首任总设计师夏南银 

    背景:1999年7月,离神舟一号飞船第一次飞行试验任务还有4个月,夏
南银由于过度劳累引发突发性心脏病而不得不离开工作岗位。由于身体无法再适应
繁重工作,他从此与神舟号飞船无缘。 

     

    “载人航天主着陆场最初曾选在河南。” 

    ——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工程师刘志逵 

    背景:载人飞船主着陆场曾选定在河南开封至驻马店以东长约200公里、宽
约100公里的区域内,后来由于工程总体报告采用圆伞回收方案,主着陆场最终
被选定为内蒙古中部地区。 

    “人类要长期在太空居住生活,尚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中国航天员中心首席医监医保医生李勇枝 

    背景:人类进入太空,生理系统的变化有三个适应阶段:初期反应期、适应形
成期、适应巩固期。通过三个阶段的适应后,人类还必须进行一定的措施如体育锻
炼来增强身体机能,提高生理系统的适应性。 

     

    “噪音是航天员的隐形杀手。” 

    ——中国航天员中心航天环境医学研究室主任虞学军 

    背景:神舟六号飞船在轨飞行时,舱内的噪音维持在70分贝左右,相当于繁
忙的高速公路上的噪音。这样的噪音环境对费俊龙和聂海胜来说,要生活多天,就
可能影响健康。使噪音对航天员的影响降低到最小,是科研人员不断追求的目标。
 

     

    “我国选拔航天员时一般要求身高在1.60米到1.72米之间,体重在5
5公斤至70公斤之间。” 

    ——中国航天员中心首席医监医保医生李勇枝 

    背景:这是中国青壮年人的普通体型。选择这个标准,一方面是为了拓宽选拔
面,另一方面则是考虑到飞船的空间极为有限,身材小一点,就能为飞船腾出更多
空间。(完)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9.217.250.132]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12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