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Green Mouse), 信区: Green
标  题: 返回全过程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Mon Oct 17 15:20:30 2005), 站内

【 以下文字转载自 Aero 讨论区 】
发信人: hitcch (大师~~), 信区: Aero
标  题: 返回全过程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Mon Oct 17 04:39:07 2005)

[新华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 航天员出舱还要在大约一个小时之后。 [04:35] 
 
 
 
[新华网报道] 返回舱落地后,北京航天飞控中心指挥大厅里,工作人员握手相互祝贺,掌
声一片。 [04:34] 
 
 
 
[新华网报道] 反推发动机在飞船近地,精确点火,成功着陆。 [04:33] 
 
 
 
[新华网报道] 4时32分,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 [04:32] 
 
 
 
[新华网报道] 飞船着陆。 [04:31] 
 
 
 
[新华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 04时32分许,记者在大屏幕上看到神六降落到地面了! 
[04:31] 
 
 
 
[新华网报道] 飞船通讯恢复。 [04:29] 
 
 
 
[新华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 漫长的几分钟! [04:25] 
 
 
 
[新华网报道] 飞船回收正常。 [04:25] 
 
 
 
[新华网报道] 地面收到返回舱信号。 [04:23] 
 
 
 
[新华网报道] 4时23分,飞船防热大底成功抛掉。 [04:22] 
 
 
 
[新华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 返回舱正在降落,真难以猜想航天员此时的感受如何。 [04:
31] 
 
 
 
[新华网报道] 记者在指挥大厅大屏幕上看到,神舟飞船返回舱正向地面轻轻飘落。 [04:
21] 
 
 
 
[新华网报道] 4时20分,脱减速伞,主伞打开。直升机目视到目标。 [04:20] 
 
 
 
[新华网报道] 4时19分,飞船主伞舱盖打开。 [04:19] 
 
 
 
[新华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 记者在大屏幕上看到减速伞打开,非常漂亮! [04:18] 
 
 
 
[新华网报道] 4时16分,着陆场站测控设备发现飞船。 [04:15] 
 
 
 
[新华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 记者从大屏幕上观察到了正在降落的神六返回舱,此时正处于
黑障区,无法收看航天员画面。 [04:15] 
 
 
 
[新华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 调度员报告:04时15分,回收四号发现目标。 [04:14] 
 
 
 
[新华网报道] 在北京航天飞控大厅大屏幕可以看到,飞船像一团火球划过夜空。 [04:13

 
 
 
[新华网报道] 4时13分,飞船已进入黑障区。 [04:13] 
 
 
 
[新华网报道] 黑障区是飞船再返回大气层后无线电信号中断的飞行区段,离地80公里到
40公里,这个阶段最为紧张。 [04:13] 
 
 
 
[新华网报道] 4时07分,飞船推进舱和返回舱成功分离。 [04:06] 
 
 
 
[新华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 画面上航天员姿态正常,正在阅读飞行手册。04时06分,
飞船即将飞入祖国上空。 [04:06] 
 
 
 
[新华网报道] 喀什测控站捕获目标,神舟六号飞入祖国上空。 [04:06] 
 
 
 
[新华网报道] 4时02分,飞船飞过南亚上空,航天员报告飞船工作正常,感觉良好。 
[04:03] 
 
 
 
[新华网报道] 空中搜救分队已到达待命区域。 [04:01] 
 
 
 
[新华网报道] 北京航天飞控中心向各测控点发出落点预告。 [04:01] 
 
 
 
[新华网报道] 目前,航天员身穿压力服,面窗已关闭,在座椅上将自己固定好。 [03:59

 
 
 
[新华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 回收三号报道,空中艘救部队已经到达待命区。 [03:59] 
 
 
 
[新华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 航天员身穿压力服,面窗已经关闭。 [03:56] 
 
 
 
[新华网报道] 3时52分,飞船飞过非洲大陆上空,向祖国飞来。 [03:56] 
 
 
 
[新华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 从画面上看,两位航天员的状态非常好。 [03:53] 
 
 
 
[新华网报道] 费俊龙父母及几十位亲属围坐在电视前,正在收看飞船返回的电视直播。费
俊龙的父亲说,相信费俊龙能够完成任务。 [03:52] 
 
 
 
[新华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 每当飞船飞出测控区域时,航天员的画面也随之暂时消失。只
有当飞船经过我们的测控区域时,北京飞控中心的技术人员和记者们才能看到航天员的情
况。 [03:52] 
 
 
 
[新华网报道] 现在跟踪信息正常,飞船传回航天员清晰稳定的图像。 [03:49] 
 
 
 
[新华网报道] 凌晨3时43分至48分,远望三号测量船对飞船实施了姿态调整、轨道舱
与返回航分离、制动点火等一系列关键控制,飞船顺利进入预定返回轨道。 [03:49] 
 
 
 
[新华网报道] 3时48分29秒,飞船轨道控制发动机关机,飞出远望三号测量船测控段
。 [03:47] 
 
 
 
[新华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 03时47分,飞船即将进入返回轨道。 [03:47] 
 
 
 
[新华网报道] 3时45分,神舟六号飞船发动机点火制动,飞船开始返回。 [03:46] 
 
 
 
[新华网报道] 3时44分飞船轨道舱和返回舱分离,10秒钟后,飞船第二次调姿开始。
 [03:45] 
 
 
 
[新华网报道] 3时44分,飞船轨道舱与返回舱成功分离。 [03:44] 
 
 
 
[新华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 记者在大屏幕上看到了宇航员正在进行操作。 [03:44] 
 
 
 
[新华网报道] 3时43分,远望三号向飞船发出指令,飞船第一次调姿开始。 [03:43] 

 
 
 
[新华网报道] 3时42分,远望三号测量船捕获到神六飞船信号。 [03:43] 
 
 
 
[新华网报道] 神舟六号已经飞出了南大西洋异常区,这是神舟六号最后一次穿越南大西洋
。在神舟六号返回过程当中,大气密度和地球磁场扰动指数是影响到神舟六号返回的最重
要因素。 [03:42] 
 
 
 
[新华网报道] 新华社记者在远望三号测量船现场报道,远望三号船进入一级部署,人员全
部就位。 [03:40] 
 
 
 
[新华网报道] 杨利伟说,过黑障到开伞的过程最为难受,因为没有经历过,精神上是比较
紧张的。在整个的返回过程中,伞盖的打开意味着降落伞会正常打开,如果降落伞打开,
至少可以证明我们的生命是可以保障的。 [03:39] 
 
 
 
[新华网报道] 据专家介绍,主着陆场的选择主要有几项要求:第一,要求地势平坦。第二
,人员稀少。第三,地面没有大的建筑和高压线。第四,能见度要好。现在的主着陆场,
这四项条件都是比较好的。因此,主着陆场选择内蒙古中部地区是比较合适的。副场的选
择主要是考虑主场一旦有飞行器返回的时候遇到恶劣天气的时候,有一个备降的地方。 [
03:39] 
 
 
 
[新华网报道] 据杨利伟接受中央电视台记者采访时说,从理论来讲,返回过程对人体作用
的时间长一些,它的冲击过载和噪声都比上升要大一些,所以返回的感觉更加难受一些。
 [03:38] 
 
 
 
[新华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 为了迎接神六返乡之旅,杨利伟也彻夜无眠,此时正在新闻中
心隔壁的临时演播室里接受电视台的直播采访。 [03:37] 
 
 
 
[新华网报道] 神舟六号已进入南大西洋海域。 [03:34] 
 
 
 
[新华网报道] 费俊龙家人正在家中观看电视直播,盼望航天员平安归来。 [03:34] 
 
 
 
[新华网报道] 返回段跟踪进入10分钟准备。 [03:30] 
 
 
 
[新华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 神舟六号即将进入远望三号测控区测控范围。指控大厅里,技
术人员正在紧张工作。 [03:28] 
 
 
 
[新华网报道] 聂海胜的家人和乡亲正在观看飞船返回电视转播,期待亲人胜利归来。 [0
3:28] 
 
 
 
[新华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 北京单站测控计划向各地发出。 [03:25] 
 
 
 
[新华网报道] 凌晨3时18分,飞船推进舱太阳帆板垂直归零。 [03:20] 
 
 
 
[新华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 主着陆场地面搜救人员正在向北京飞控中心通报情况。 [03:
20] 
 
 
 
[新华网报道] 3时17分,神舟六号正在南太平洋上空飞行。 [03:20] 
 
 
 
[新华网报道] 主着陆场地面搜救人员向北京飞控中心报告,已经就位,设备工作正常。 
[03:20] 
 
 
 
[新华网报道] 17日凌晨3时许,吴邦国、贾庆林、黄菊、吴官正等陆续来到北京航天飞
控中心,观看神舟六号飞船载人航天飞行回收实况。 [03:19] 
 
 
 
[新华网报道] 3时10分,北京航天飞控中心调度员宣布,返回段跟踪进入30分钟准备。
 [03:19] 
 
 
 
[新华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 飞控中心记者看到,大屏幕上出现了着陆区的画面。 [03:08

 
 
 
[新华网报道] 17日凌晨,新华社记者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技术人员正在全神贯注
监控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运行状况。 [03:06] 
 
 
 
[新华网报道] 神六飞船今晨将返回,中央电视台、新华网等媒体将从凌晨3时现场适时直
播。 [03:02] 
 
 
 
[新华网报道] 刚刚完成的通讯检查表明,北京飞控中心与各测控站点的通讯正常。 [03:
02] 
 
 
 
[新华网报道] 北京时间17日2时40分许,记者从北京航天飞控中心获悉,神舟六号飞
船返回指令解锁,即将结束五天的太空之旅,踏上返乡路程。此时,飞船已进入第76圈
飞行,正飞经祖国大陆上空。约一小时后,飞船飞经南大西洋的远望三号测量船上空时,
将展开一系列返回控制动作。 [02:58] 
 
 
 
[新华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 北京航天飞控中心已经进入返回段跟踪一小时准备程序。 [0
2:57] 
 
 
 
[新华网报道] 新华社记者在通往主着陆场的专用公路看到,地面搜救车辆灯火通明,长达
数百米。 [02:56] 
 
 
 
[新华网报道] 17日凌晨,参加神六返回舱搜救的工作人员集合待命,地面搜救分队已先
于空中搜救分队率先出发。 [02:53] 
 
 
 
[新华网报道] 约一小时后,神舟六号飞船飞经南大西洋的远望三号测量船上空时,将展开
一系列返回控制动作。 [02:51] 
 
 
 
[新华网报道] 北京时间17日2时40分许,神舟六号飞船返回指令解锁,即将结束五天
的太空之旅,踏上返乡路程。 [02:50] 
 
 
 
[新华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 北京飞控中心与各工作区对时。 [02:50] 
 
 
 
[新华网报道] 目前,北京航天飞控中心进入返回段跟踪一小时准备程序。 [02:49] 
 
 
 
[新华网报道] 2时40分许,飞船围绕地球进入第76圈飞行,在青岛站测控区上空。 
[02:42] 
 
 
 
[新华网北京飞控中心报道] 两位航天员身穿压力服在返回舱内向地面招手。 [02:38] 
 
 
 
[新华网报道] 北京时间凌晨2时9分,飞船正飞行在非洲纳米比亚上空,费俊龙、聂海胜
在舱内翻看飞行手册,为返回做好准备。 [02:11] 
 
 
 
[新华网报道] 17日1时50分,执行神舟六号飞船返回搜救任务的地面搜救分队出发。
14辆特种车辆组成的搜救车队离开着陆场站,前往飞船预定着陆点。 [01:55] 
 
 
 
[新华网报道] 1时45分,参加飞船返回舱搜索和航天员救援的包括4架搜救直升机、2
架增援直升机、14台特种车辆。此次搜救行动将以空中搜救为主、地面搜救为辅。 [01
:45] 
 
 
 
[新华网报道] 1时40分,飞船返回搜救指挥员李栋恒要求全体搜救人员确保航天员生命
安全。 [01:41] 
 
 
 
[新华网报道] 飞船主着陆场四子王旗地区目前天气良好,风力一至二级,月明星稀,比较
适合降落。 [01:35] 
 
 
 
[新华网报道] 17日1时35分,主着陆场举行飞船返回搜救战前动员大会。300多名
搜救人员即将展开行动。 [01:34] 
 
 
 
[新华网报道] 17日凌晨1时许,新华社记者从北京航天飞控中心获悉,飞船正飞经祖国
大陆上空,进入围绕地球第75圈飞行。 [01:06] 

--
走了。
也许会再回来!
http://www.059133.com/bbs/UploadFace/779_20059513273051478.jpg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8.85.55.29]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22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