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我也想上天), 信区: Green
标  题: 七大系统总指挥系列访谈:黄春平 (转载)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10月17日12:58:56 星期五), 站内信件

【 以下文字转载自 Aero 讨论区 】
【 原文由 dxmxqe 所发表 】
央视国际 (2003年10月16日 15:24) 


  CCTV.com消息(央视报道):载人航天工程是我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大、系统组成最复
杂、技术难度最高的工程,工程可以划分为七个系统,分别是航天员、飞船应用、载人飞
船、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通信和着陆场。本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圆满完成和七大系
统的密切配合息息相关,中央电视台将七大系统的总指挥一一请到了演播室,白岩松对他
们进行了专访。 

  黄春平 长征2F火箭总指挥 


  白:非常欢迎您,黄总,就像我刚才问张总指挥一样,您跟航天打交道多少年了? 


  黄:我64年毕业以后,一直从事航天工作,39年了。 

  白:这次看整个过程,张总指挥有他的紧张程度,作为火箭系统的总指挥,您在头十
分钟里头担心的是什么? 

  黄: 就像刚才张总讲的,作为火箭这边怎么样保证上升段的安全,能够使我们的飞船
精确入轨,这是我们火箭要保证的。这个保证我们很紧张有几个,因为第一次发射压力特
别大,所以后来几次心里还是可以的,但是毕竟有紧张程度。第一次成了以后我大哭了一
场,压力特别大,我们是第一枚载人运载火箭,特别是搞的故障检测系统和逃逸系统,原
来航天里面是没有这种系统的,是为了确保宇航员的绝对安全。这两个系统可以说从开始
国家从事航天工作以来,开天辟地以来就没有过。还有一个我们本来对火箭要进行两套可
靠度的实验,也就是汽车一样,开之前不能让别的乘客上的,我自己开一套,考核过了,
看哪个能上人,但是后来为了加速载人航天进程,上面就决定第一位火箭发射,既要承担
发射无人实验飞船的任务,这无疑给我增加了很大的压力。第一次搞这样的载人运载火箭
,压力是很大的,感到非常紧张。 

  曾经有一个记者问我为什么哭,我说辛酸苦辣,这是压力的释放,不知不觉大哭一场
。后来我们就比较好,但是毕竟载人运载火箭非常复杂。大部分在起飞阶段故障比较多,
我们八个发动机一起点火冲击是很大的,这也是宇航员比较难受的地方,加速度比较大。
 

  白:双重压力,一方面要把载人飞船送上去,另一方面假如不成功危险是非常大的?
黄总,我们长征二F成功率是百分之百,但是这百分之百的成功率给你的压力是越来越大?
 

  黄:是这样,只能说我们发射的五发火箭是百分之百,并不是说我们可靠度达到百分
之百,也就是我们继续实验还可能出事,比如哥伦比亚火箭一百多次还出事,所以作为工
程技术人员,科学家,我们应该多实验,多暴露问题,才现在只能说我们发射成功率是百
分之百,我们不能说火箭的可靠度是百分之百。 

  有人问我们为什么能保证这次发射成功,我们工程副总指挥非要让我表姿态,拍胸脯
没问题,但是也不科学。那也有人问是不是出于领导的要求,你这样做是不是科学,我能
够从数理统计,从计算是算不出来的,不完全。但是我们为什么又敢保证发射成功呢,这
就是回顾了我们历史情况,96年大家都知道第一发发射失败,后来96年8月18号,当时也是
我总指挥,没有回来,那个时候是运载火箭质量最低谷的时候,因此就提出来不准失败,
只能成功,没有退路,从那以后我们航天总数领导这我们进行整顿,从人的思想,工作作
风,设计思路一律整顿,制定了一百多条规定,从那以后,火箭发射30次,包括这次31次
,连续从97年以来一直是连续成功的。实践证明,大家都注重质量问题,以高度的责任心
,我们还是可以保证成功的。 

  白:逃逸塔两分钟的分离也是很重要的因素,我想你们也是非常关心的,发射两分钟
后逃逸塔分离,已经不用它了,那时候你是什么样的心情? 

  黄:逃逸塔也是关键,因为逃逸塔如果分离不了,那东西掰不开了,后果是非常关键
的,我们有两道保险,这个不行再来一个信号,所以这时候我们的心情,当时一分离,看
到我们的宇航员在那里面一动,我们知道分离了,今天我看到的画面更清楚一些,因为那
时候比较紧张。 

  白:跟世界同等级别的火箭相比较起来名气怎么样,水平怎么样? 

  黄:我们运载火箭在先进行列里面,有两个指标非常关键,一个是可靠性的要求,这
样的火箭在世界上是0.95以上,安全性指标是0.99以上,所以我们这两个指标是达到了,
为了达到这两个指标,必须要采用一系列的设计。 

  比如我们现在为了安全性指标,我们故障检测处理系统,也就是火箭起飞在发射台上
船箭分离之前火箭有什么毛病,我要去检测、判据,采取很多措施,我们有三套控制,所
以我们的火箭在国家的安全性是最高的,在世界上也是进入了先进行列。 

  白:把宇航员送上太空,当你在现场看到杨利伟进入船舱以后,你的心情如何? 

  黄:我感觉到压力很大,为什么呢,这次的宇航员是从1500名飞行员里面飞过800小时
飞行经验里面挑出来,而且经过五六年的培训,万一出问题了,那我们不是在犯罪。 

  白:您见过杨利伟吗? 

  黄:见过,们和杨利伟、翟志刚、聂海胜一起照过相,然后在火箭出场以后,到我们
总装车间去参观过,我专门给他讲了为什么我能保证你绝对的安全可靠。我们采用八大设
施,整个过程给他演示一遍让他放松。不管怎么说,他还是有点紧张。 

  白:这也是一个心理抚慰过程,你认为你紧张还是杨利伟他们紧张? 

  黄:发射的时刻就可以肯定,我们的产品是认为质量最好的,是不会有问题的,但我
心里还是可以的。是我们总设计师自己说数一下,他们当时脉搏100多次,而杨利伟只同志
有97多次,所以他的的心理素质非常好。起飞之前两个小时非常寂寞,但他的素质非常好
。 

  白:你们的心态怎样? 

  白:整个发射过程中,当箭船分离的那一瞬间,你的石头是不是彻底落地了? 

  黄:那时候我的火箭是完成任务了,远地点多少,近地点多少等等都有,这一次我就
不一样。因为我们上面还有杨利伟航天员,他是否能安全回来,我们一直在担心这个事,
当昨天看到他们从飞船里爬出来,我也热泪盈眶。这一次不能火箭打成功就放炮,我们第
一位中国的航天员安全返回才能放炮,过去不一样,过去我们一弄完我就放炮了。 

  白:每次看到模型的时候都会想,飞船系统还有东西返回来,有没有感情? 

  黄:在点火那一阵,总感觉像是自己培养的女儿出嫁一样,而且燃烧自己照耀别人,
火箭一无所有。这时候我自己总感觉到心情非常矛盾,我们这么多人从事,搞这么漂亮,
我还有一句话,我们火箭是玩火的,我们十分钟就献出自己的宝贵的一生。 

  白:黄总指挥,最大的感慨是什么,从64年接到这项工作到现在39年了? 

  黄:我的家乡是福建,家乡人非常高兴,从我这样的苦孩子,完全是国家培养出来的
,今天又为实现中华民族的飞天梦,这是千年的梦想,而且是航天人千年的宿愿,我有幸
参加这样的工作是我一生最大的幸福,当然我自己年龄也大了,但是还希望继续为航天服
务,我们一个是很荣幸有这么一个机会,也是有机遇。还有一个,我们这次载人航天尽管
取得了里程碑性的非常重要的成果,但是载人航天的路程还是很长的,在我自己认为还是
万里长征走了第一步,我们后面还要建立空间实验室,空间站,升空探索等,这样的事情
,一个完成了很荣幸,第二个也看到了我们国家的技术能力大大增加,但是毕竟一个起步
,希望赶快决策把航天事业航天站有关事业进一步发展,应该说我们跟美国俄罗斯还是有
差距的,我们尽可能把它搞好。 

  白:非常感谢您,黄总指挥,好好休息。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6.28]
--
※ 转载:.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28.12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11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