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我也想上天), 信区: Green
标  题: 七大系统总指挥系列访谈:夏长法(转载)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10月17日12:59:15 星期五), 站内信件

【 以下文字转载自 Aero 讨论区 】
【 原文由 dxmxqe 所发表 】
央视国际 (2003年10月16日 20:21) 


  CCTV.com消息(央视报道):载人航天工程是我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大、系统组成最复
杂、技术难度最高的工程,工程可以划分为七个系统,分别是航天员、飞船应用、载人飞
船、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通信和着陆场。本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圆满完成和七大系
统的密切配合息息相关,中央电视台将七大系统的总指挥一一请到了演播室,白岩松对他
们进行了专访。 

  夏长法 着陆场系统总指挥 

  白:非常欢迎您夏总,第一个问题,幸福的感觉是什么? 

  夏:高兴,为我们祖国骄傲,为我们的民族骄傲,为杨利伟同志骄傲。 

  白:我为什么会问您这个问题呢,打您进入我们演播室里,笑容在你脸上就没有断过
。 

  夏:是啊,自从我9月份到了着陆场以后,因为着陆场是我们载人航天最后的一个关键
环节,责任重大,全国人民在企盼着我们,因此我们的压力也很大,工作做不好,对不起
全国人民。 

  白:我们在进入到今天早上整个搜救之前的回顾,我问您一个问题,昨天晚上睡觉了
吗? 

  夏:没有睡觉,不光是昨天晚上没有睡觉,好几个晚上都没有睡好觉。 

  白:昨天晚上在哪儿? 

  夏:在内蒙古的中部草原。 

  白:是在房子里,还是很早的时候就到车里了? 

  夏:昨晚一晚没睡好觉,房子里待一会儿,野外待一会儿,再到工作场所巡视一遍,
总之睡不着觉,工作没有完成,放心不下。 

  白:你们从什么时候开始准确的时候他要着陆,提前了多少时间知道? 

  夏: 准确程度的判断是在返回以后,出了平地区。离地面40公里左右,我们就知道它
的准确范围,但是准确程度还有待于开舱以后正确判断。 

  白:因为准确程度对你们的回收太重要了,你们是什么时候知道的? 

  夏 我们着陆场工作的要点有三个三,其中有一个三叫三块。这三块的第一块是指挥人
员要快速准确地判断目前的位置。指挥人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判断目标落在什么地方,才能
组织搜救人员快速地赶到现场。第二块就是搜救人员快速地到达现场。还有第三块,一旦
航天人员,当然今天很好了,今天航天人员杨利伟同志状态相当好,但是从我们系统要求
,有一块要求一旦航空人有倾箱的情况下,要快速组织有效的医疗救护。 

  白:我们回头说第一块,你心中一定有个理想的点,他要是落这儿就好了。我们今天
“神舟”五号回来离你理想点的距离怎么样? 

  夏:我们理想点是落点范围不要超过20公里。我就保证可以在30分钟之内把它找到。
但是今天这个落点很精确,再加上我们采取的措施很有效,因此今天寻找返回舱的时间,
可以说用了最少的时间,几乎我和返回舱同时到达现场。 

  白:返回舱刚落地您几乎就到了? 

  夏:相差是30秒。 

  白:这太让人惊奇了,有一个故事,或者说一个名字,叫追着太阳跑,你们是追着返
回舱跑,这在世界同比的角度看是什么样的速度? 

  夏:可以说是世界之最,在搜索返回舱来说是世界之最。 

  白:接下来你要给我们解释一下,是运气,还是事先的精心的准备,能解释一下吗?
 

  夏:首先着陆场在工作模式上要考虑怎么最快。我刚才讲了有三个三,我只讲了一个
三,三块。还有一个三,叫三个第一时间。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这是第一个事情。第二个
第一时间,叫第一时间救援航天员,第三个第一时间将现场情况报告给北京。 

  白:您这三个第一时间又全做得没问题? 

  夏:没问题,按照这个总体要求搜索要点是没问题。还有一个三,要有“三无”做保
障。第一个“无”,指挥无失误,失误快也达不到,第一时间也到不了。第二个无叫做操
作无差错,所有的操作岗位不能出现错误。按照我们领导和我们总指挥的要求,叫“三零
工程”。第三个无是设备无故障,设备不能有故障,设备有故障,我的快保证不了,第一
时间也保证不了,所以这三个是我们这次航天员搜索救援的基本要点,创世界之最了。 


  白: 而且我发现这三个三综合下来体现了一个词叫“速度”,速度是不是你们的生命
线。 

  夏:对。对于这次搜索救援航天员来说,速度非常重要,保证航天员的绝对安全是我
这次搜索救援的根本任务。 

  白:接着我们要回到细节上了。您只晚了30秒,到达现场,不知道您那时候的心情如
何,会不会也有一定的担心,返回舱静静的在那儿,我们的第一个航天员在那儿,当时您
的心理活动是什么样的? 

  夏:今天我是目视返回舱的落地,我亲眼目睹了返回舱的缓冲火箭点火,离地1米多的
时候。也就是说有基础了,我第二个看到了主伞航天员已经切割掉了,已经脱落了。这两
个基本动作完成,我心里就有底了,至少这次是成功的。 

  白:咱通俗地讲,可能第一感觉是,他活着。 

  夏:对,因为切伞别人完成不了,所以我心理就有底了,是不是圆满成功,还没有其
他问题,要打开舱门,要迅速打开舱门,看看航天员的身体状况怎么样。 

  白:开舱门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吗?是不是需要一个专门的设备? 

  夏:是的,要有两个动作,一个是减压,但是第一道程序是航天员杨利伟自己完成的
,就是它的健康状态很好。而且他脑子清晰的知道在干什么。杨利伟已经准备开舱门了,
所以是里应外合,打开了舱门。第一时间问他身体怎么样,他说身体很好。我就说:“很
棒,英雄!”那时候他精神很好,他已经在做一些准备出舱的工作了。 

  白: 据我了解,开这个舱门需要一个金属的活动杆,应该有很多奔向着陆场的汽车里
头都应该备有这个工具。 

  夏:对,我们着陆场有一个工作模式,我们载人航天的工作模式可以归纳为四大模式
。这四大模式,第一个模式,我们的航天搜救工作,主要是针对我国国情来确定的,在搜
救猎人的组成上,我们跟有的国家规模相比,比不了他们,我们的规模小,但是我们采取
的优化措施,组织的优化,我们的指挥模式的优化,设备的优化,我们采用了四个模式,
空中为主,地下为辅的模式。五架直升机,还有十辆特种车辆。 

  白:您当时在什么地方? 

  夏: 这次我在直升机上,过去我都在指挥车上。 

  白:您就差30秒,怕不怕快速滑过的时候,你碰到它? 

  夏:我们是跟踪,是一同降落,很有幸。 

  白:您刚才讲第二个呢? 

  夏: 第二个空中和地面都具备独立处置的能力。 

  白:也就是谁碰到了谁都能很好的解决? 

  夏: 对,谁碰到了谁都能解决。这个处置有两方面,一个是对航天人员的医务处置,
第二个是对返回舱的处置,只要是一个载体,到达着陆场这个载体就要具备这个能力。这
个技能要通过大量的训练,因为着陆场的组织协调功能很大,而且这里还有很多专业门类
,刚才他们前面提到了测控通信系统,这是我们着陆场的基础工作。 

  白:没有测控通信的基础,你们做不了这件事。 

  夏:而且着陆场也具备这种能力,空中和地面都具备这种独立处置的能力。这是第二
个模式。第三个模式,就是空中的或者地面的每一个载体到达现场都要具备四种应急处置
的能力。 

  比如,伞绳遇到问题能够把伞绳切掉,开舱门,还要能破舱门,还要对航天员进行一
些简单的救治,每一个载体都要具备这种能力。第四个模式,就是先到先处置的原则,不
等。 

  白:不能说夏总没来,我虽然先到了,还要等夏总来完成这光辉的一门,开开。 

  夏:载人航天返回舱有人的情况下,这种模式是不行的,速度就是生命,谁先到谁处
置。有了这四个模式,前面的几个要点,因此我们在措施上面、人员训练方面,主要围绕
这几点来做工作。 

  白: 我明白了,在一个“神舟”五号,然后七大系统的合作之下,在你们一个着陆场
里面,还有好几个备用的着陆场里头,经过了三个三,四个模式,最后完成了特别辉煌的
6:23分的着陆。 

  夏:这次我们空中为主用上了,地面为辅我们也用上了,我们有航天员的医保车,我
们在组织完出舱后,就进入到医保车进行护理。 

  夏:计划里也有,当时也是高兴。 

  白:我觉得大家还可能会想这样的问题,着陆场这个场子平常是不存在的?还是你到
了那儿之后在那儿等待就可以了? 

  夏:这个着陆场是根据我们载人飞船的要求,和飞船着陆的区域来划分,是有一定范
围的。我们的飞船有两种模式返回,一种模式返回叫生命控制返回,这是我们希望的。今
天早晨“神舟”五号返回就是生命控制。返回舱设计的就是生命控制,按照第一计划。第
二就是弹道式返回,这个不是我们希望的,就是返回的过程中出现了故障,返回控制出现
了故障。 

  白:这个着陆场是平时有,还是会回收之前大家临时都到那里去? 

  夏:这个我们有专门的人管理,任务就是将搜救力量集中到着陆场。我们的搜索力量
主要有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空中搜救力量,有五架直升机,搜救装备、搜救人员,
组成空中搜救力量。还有地面搜救力量,有十辆特种车辆,还有一些搜救装置和人员。第
三就是由医务人员组成医疗救护队,就是在航天员一旦有情况下,实施一些医疗救护,但
是今天没有用上。 

  白:其实今天你的好多准备都没有用上。但是到了现在可以问你这个问题了,一切顺
利。但是之前为了不顺利,或者为了非常不愿意想到的情况大家做了很多准备? 

  夏:着陆场的一个特点,其中有一个特点,就是不确定因素太多,变数大。针对这个
情况,你就要制定很多预案,要弄得很细,方案、程序、准则、操作细则,要干这个事,
把这个四个方面要搞清楚,才能应付一旦出现的变。所以着陆场和发射场不同,着陆场它
的不确定因素太多,我刚才说了,是生命控制返回,还是弹道式返回?落地是垂直姿态,
还是水平姿态?航天员的生命状态怎么样?只有到落地的时候你才知道。 

  白:虽然不愿意想,都是一些最坏的结果是不是也要在考虑中? 

  夏:针对各种不确定因素这个特点,要制定各种方案和预案,来保证一旦出现变,我
要有方案来对付。 

  白:现在有一个非常高兴的结果,我们不妨做一个假设,要在内蒙返回,一不小心落
在外蒙怎么办? 

  夏:我有应急返回的方案,也是这个方案里面考虑的,我有应急对付的方案。 

  白:甚至除了蒙古共和国,更远的是不是也要准备?我昨天采访前苏联的宇航员的时
候,他给我讲了一个细节,他一共上了三次航天飞船,苏联有一次返回的时候非常不顺利
。我在减速的时候在美洲,但落地在非洲,但我是俄罗斯的宇航员。 

  夏:我们国家也有考虑,应急方案有很多,我们的方案做了几十种,但是我们不希望
用,但是必须做好准备,我们的方案做了几十种。但是一旦出现情况,我有办法来对付来
保证完成任务。 

  白:夏总在21个小时的飞行过程中,你什么时候心里有底了,估计它大致会回到我们
预计的范围之内? 

  夏:第五圈的时候,大概是6点多钟吧。 

  白:是什么样的信号让你感到到有戏了? 

  夏:一个发射成功,第二个变轨也是准确的。这次任务从党中央国务院各个部门都很
高度重视这首次载人航天。在着陆场尽管压力大,也提心吊胆,但是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完
全这次任务,因为我们毕竟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细微的事情我们考虑得很多。 

  白:天道酬勤。你们很多的工作体现的一个结果就是渐渐抗抗的我们第一个航天员回
到的地球,而且也回到了北京,接下来我们就关注第一个航天员回到航天城方方面面的情
况。一起了解一下。 

  白:这是回到了航天城,你们是一架飞机回来的吧。 

  夏:我的任务是将航天员从着陆场护送到航天城。我到今天12:35才签了字。 

  白:就是说我安全地护送到航天城。 

  夏:到出发地,我的任务算是完成了。 

  白:您的很多战友部下这几天因为内蒙的温差非常大,今天他们会不会有一个比较好
的庆祝? 

  夏:他们还在途中,我护送航天员到北京,我的战友,他们还在处理返回舱,返回舱
要在明天下午送到北京,所以他们还在途中,也没有庆功的时候,这杯酒还不能举杯。 


  白:下面我们看到这是杨利伟从他的出发的地方,走上了红地毯,航天工作服在内蒙
着陆场就已经换完了。 

  白:好,最后一个问题,夏总。其实一了解这些事,总觉得时间非常短,相当长的一
段时间我相信你的内心是非常焦虑和压力非常大,这块石头落地你的感觉是怎样的? 

  夏:轻松,今天中午。 

  白:我特别能理解你的这种心情。其实是一直在等待这一刻。我估计您压力最大的时
候,最难的时候,出现了很多问题的时候可能都没有掉眼泪,反正也不能掉眼泪。谢天,
谢地,谢人,谢自己,坚持过来了。 

  夏:是呀,坚持过来了。 

  白:中间一定有多很多的时间就需要再坚持一下。 

  夏:责任重大啊。稍有疏忽,对不起党,对不起人民。所以我跟我的部下说,我们的
工作不能留下任何遗憾,要保证这次首次载人航天的圆满完成。 

  白:稍有疏忽的话,可能会用一生的时间来后悔,去责备自己。 

  夏:弥补不了,无法弥补。 

  白:你觉得此时的状态像掉了多少肉一样,变得轻松了? 

  夏:任务完成了,今天晚上可以睡个好觉。 

  白:多长时间没睡好觉了? 

  夏:哎呀,睡不踏实。 

  白:睡好了,也是所谓相对的。 

  夏:这次任务能圆满完成,是在我们着陆场全体的参加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在党中央
、国务院、中央军委和(总党部)正确领导下,大家团结奋斗,齐心协力,克服一切困难
,要坚决把这一次任务圆满完成,以优异的成绩来报答党和人民对我们的期望, 

  白:我最后一个问题,跟我第一个问题一模一样,今天是不是真正地感受到了幸福?
 

  夏:一是高兴、幸福,还有轻松。 

  白:非常感谢您来到我们的演播室,也非常感谢您的工作,尤其感谢您和所有着陆场
方方面面的工作人员,为今天安全的着陆和过去很多次安全的着陆所作出贡献的一种感谢
,向您表示敬意,多谢,今天晚上做一个好梦,没梦最好,因为梦已经圆了。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6.28]
--
※ 转载:.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28.12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7.70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