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Green Mouse), 信区: Green
标  题: 张柏楠——飞船系统新任总设计师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Wed Oct 12 21:28:33 2005), 站内

【 以下文字转载自 Aero 讨论区 】
发信人: dxmxqe (孩子), 信区: Aero
标  题: 张柏楠——飞船系统新任总设计师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Wed Oct 12 18:55:28 2005), 站内

www.XINHUANET.com  2005年10月12日 16:52:24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0月12日电题:张柏楠:飞船系统新任总设计师 

    新华社记者孙彦新 

    神舟六号飞行任务中,飞船系统的总设计师、未来的空间站的设计总管,由一
位新人接任。 

    这个位置上,曾经是一位1957年就从事航天事业的“老航天”、经验丰富
知识渊博的老专家、中国航天界的功勋乃至元老级人物——戚发轫。 

    今年72岁的戚发轫在神舟五号成功后把重任交给了这位40岁出头的年轻人
,顿时,他成了众人瞩目的焦点。 

    他就是张柏楠。 

    51岁的刘春旺为航天人开了20多年的车,他说:“刚上任那会儿,一屋子
的老专家等他讲情况,张总踏踏实实地一坐,不紧不慢一讲就是半天,满屋子的人
都不住点头……” 

    刘师傅的话在戚发轫那里得到了验证,在“老航天”内部的小圈子里,戚发轫
一直为他能选出优秀的接班人而自豪,他评价张柏楠时微笑着只说一句话——“像
我,比我懂得多”。 

    张柏楠1984年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固体力学系,3年后在中国空间技术研
究院获得了空间飞行器设计专业硕士学位,1997年,35岁的他出任载人航天
工程飞船系统副总设计师。 

    飞船系统的技术人员都有这样的印象:张总几乎没被难倒过,虽然他是学力学
的,但对飞船上的所有领域都有很深的了解,当出现争论时,他从来没有用职位来
压迫别人认同他的观点,而是在技术层面分析讲解,说得人心服口服。 

    身高180厘米的张柏楠,1991年刚结婚时体重只有60公斤,如今体重
猛增至90多公斤,他手下的科技人员认为,这是张总在巨大压力下不正常的发胖
。张柏楠自己看来,他早已经习惯了在压力下工作。 

    从神舟一号到五号,当飞船遇到重大难关时,攻关小组的组长往往都是张柏楠
。神舟四号返回时被发现舱内一氧化碳浓度超标,张柏楠作为技术工作的主管副总
师受命带队攻关成功;神舟五号发射前,他提出并主持制定飞船系统载人放飞准则
,谁提了这个准则谁必然承受压力…… 

    27岁的飞船工程师沈朝阳,参加工作4年便已成长为飞船供配电和电缆网方
面的设计师和飞船工程师。付出多于常人努力的他觉得,最难以忍受的,是工作强
度太高、休息时间太少。然而他感到困惑:“我们不在的时候张总在,我们在的时
候张总一定在,他也是人,真不知他是怎么做到的,有那么旺盛的精力。” 

    2005年中秋节,正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采访的新华社记者被张柏楠邀
请参加飞船试验队的篝火晚会。科技人员通过晚会舒缓了紧张的神经,记者默默地
注视着这一切,全场唯一没有放松的,是张柏楠和飞船系统总指挥尚志两位“老总
”。直至曲终人散,大漠中孤月高悬,两人还留在最后监督灭掉最后一个火星,带
走最后一片垃圾。 

    神舟六号任务紧张进行的时候,张柏楠已经投身于我国载人航天二期工程的论
证工作。他从系统工程角度,提出了5种可供选择的系统方案,为领导决策、后期
论证打下了好的基础。 

    张柏楠1962年6月22日出生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一个普通干部家庭,
从中学开始他一直订阅《航空知识》杂志,高考志愿填的全是与航天有关的专业,
小时候在日记中写到自己的理想是设计飞机,同学的眼中他是个十足的“书呆子”
,现在大家评价他是个喜欢默默做事的人。他拼装过飞机、汽车的模型,喜欢用电
脑做三维动画,跟如今设计宇宙飞船一样,玩起他喜欢的东西也经常忘了吃饭、睡
觉。 

    能把自己的理想与事业结合得这么好,让张柏楠觉得十分满意。 

    张柏楠不愿意把自己置于闪光灯下。每当有人让他讲一讲自己的故事时,镜片
后面他那双显得朴实厚道的眼睛总是会突然茫然起来。当记者以锲而不舍的眼神静
待他的回答,他坚定地说:“神舟一号到六号是老一代航天人智慧和心血的结晶,
下一步才是我们的,一定得干好。”(完)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9.217.250.132]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15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