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Green Mouse), 信区: Green
标  题: 长征二号F火箭总指挥刘宇专访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Wed Oct 12 21:28:37 2005), 站内

【 以下文字转载自 Aero 讨论区 】
发信人: dxmxqe (孩子), 信区: Aero
标  题: 长征二号F火箭总指挥刘宇专访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Wed Oct 12 19:12:12 2005), 站内

http://www.china-spacenews.com 重点新闻  2005年10月12日

  从1994年就进入长征二号F火箭研制队伍的刘宇,对这个型号的火箭,对研制
这个型号火箭的人,都有着十分深厚的感情。和大家一起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彼
此熟识,相互信任,他更要很好地履行总指挥的职责,带好这个团队。

  中国航天报 记者 冯春萍 赵 山山 
  10月12日,在长征二号F火箭点火腾空、烈焰闪烁的时刻,表面沉稳的火箭总
指挥刘宇,内心深处其实已起伏难平。为了这一辉煌的瞬间,他和他的火箭研制队
伍已经顽强拼搏了700多个日夜。
  从执行发射神舟一号飞船任务起就开始担任火箭副总指挥的刘宇,在神舟五号
发射成功后的2004年2月,被正式任命为总指挥。任命下达的那一天,刚好是他42
岁的生日。面对这份特殊的生日“大礼”,他却没能兴奋起来,因为严峻的挑战已
经接踵而至。
  一上任,属虎的刘宇就面对着两只不得不面对的、与自己作对的“拦路虎”。

  一只“拦路虎”出自火箭上升期间产生的共振现象。
  神舟五号的发射,是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一次送载人航天器上天,出现共
振情况还是首次发现。要准确分析并判断出原因,是一个十分复杂而艰难的过程。
为此,火箭研制队伍开始收集从发射神舟一号到发射神舟五号时的所有数据,成立
了联合分析小组,一步步进行分析并加以验证。经过7个多月的分析,才对问题原
因形成一些共识,但仍有意见分歧。为此,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他们进行
了历时一年的分析及各种试验,有些试验甚至是以前从来没有做过的。
  在繁复的分析、试验中,时间一天天的过去,研制进度却不能等人。心急如焚
的刘宇将主要的精力用在了解决问题的措施上。初步有了“诊断”结果后,“两总
”决定在火箭上研制一个新的大蓄压器,以彻底解决问题。为赶进度,刘宇亲自“
督战”,两个多月内到协作厂所在地成都就跑了五回。令他欣慰的是,一般情况下
,研制蓄压器从出图纸到拿出成品,至少要用8个月时间,而他们仅用两个半月的
时间就完成了这项任务,也算是创造了一个奇迹。
  一年半的全身心投入,“拦路虎”终于被打败了。改进后的火箭,用刘宇的话
形容就是,火箭的舒适程度相当于“桑塔纳”改“奥迪”了——保证航天员能安全
并且舒适地进入太空。
  另一只“拦路虎”来自火箭的一个关键产品。神舟五号发射成功后,通过遥测
数据发现,火箭上的这台产品有异常现象产生,如不加以重视,有可能给火箭发射
带来安全隐患。为了准确定位故障原因,他们进行了大量的分析。根据初步分析结
果,又进行了故障树分析,之后反复进行验证。
  数据分析工作不仅枯燥,而且复杂。尽管他们为此没有了周末,没有了节假日
,但“深藏不露”的故障原因还是难以锁定。各路云集的专家们在讨论此问题时也
出现了意见分歧,有时甚至发生了相当激烈的争论。为尽快找到问题症结所在,研
制人员做了50多次试验,并经常往返于单位与协作厂之间,几个月内行程万里,北
上黑龙江哈尔滨,南下四川自贡,在寻求专业技术支持中希望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
口。然而,几经努力,问题仍然反反复复,总是不能彻底根除。
  刘宇和他的研制队伍一起经受着这场“攻坚战”的磨练。尽管困难重重,但这
是一支经历过无数次大风大浪洗礼的优秀团队,长二F火箭从无到有,从四次无人
飞行到首次载人飞行,其间他们啃下了多少硬骨头恐怕连自己也数不清了。这一次
,他们也决不会在困难面前却步。为了“追求卓越”的誓言,为了火箭的万无一失
,他们继续坚持与故障现象顽强“搏斗”。
  在经历了一次次从希望到失望、再由失望转为新的希望之后,一串串枯燥的数
字终于变成了一行行美丽的音符,刘宇和研制人员的脸上随之也展现出了久违的笑
容。今年3月,在火箭进入总装准备阶段时,这个困扰火箭研制队伍一年多的问题
最终得到了定位。研制人员随即制定了有效措施。
  面对重重困难,作为总指挥的刘宇在拍板决策的过程中感受着巨大的压力。那
个时期,以往易患感冒的刘宇,这个时候也“不会”感冒了,高度的紧张已让他的
身体进入到“应激”状态。
  在“打虎”的过程中,一院的领导也调集力量,成立了火箭型号顾问专家组,
与长二F火箭的“两总”及研制人员一起并肩作战,一起攻克难关。全院的同行专
家以渊博的才智和严谨的作风,给问题的分析、定位、解决以极大的支持,这让刘
宇感动不已。
  从1994年就进入长二F火箭研制队伍的刘宇,对这个型号的火箭,对研制该型
号火箭的人,都有着十分深厚的感情。和大家一起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彼此熟识
,相互信任,他更要很好地履行总指挥的职责,带好这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团队。

  发射神舟六号的火箭,与发射神舟五号的火箭本质上并没有太大的不同,但从
提高可靠性、确保安全性、改善飞行的舒适性上讲,却有很大的变化。刘宇和他的
战友们对自己的要求就是,所有的工作要比发射“神五”时更严、更细。严,体现
在制度更加完善,比如数据判读表格进行了重新制定,内容更多;细,体现在各项
验收工作项目更多,内容更全,要求更高,以此确保火箭的质量可靠,以及安全舒
适。
  尽管研制过程经历了许多波折,但火箭的可靠性和产品的质量得到了切实有效
的保证。注入心血的火箭注定将有更加强劲的动力。“肯定能成功!”火箭发射前
,刘宇已经信誓旦旦。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9.217.250.132]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21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