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Green Mouse), 信区: Green
标  题: 歼七E型机总设计师陆英育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Wed Oct 19 13:58:55 2005), 站内

【 以下文字转载自 Aero 讨论区 】
发信人: dxmxqe (孩子), 信区: Aero
标  题: 歼七E型机总设计师陆英育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ue Oct 18 22:25:28 2005), 站内

http://www.avic1.com.cn  2005/10/14 

“干航空的,一生能干几个机型?能在祖国的航空工业领导一个机型设计,是我平
生最大的夙愿。”“航空金奖”获得者、歼七E型机总设计师陆英育这样描述自己
一生所致力的祖国航空事业。从事航空事业40多年来,历经风风雨雨,陆英育从来
没停止过追求,激情是他不懈努力的动力。

1960年,陆英育从北京航空学院飞机空气动力学专业毕业来到一航成飞,一直从事
设计技术工作。他先后参加过歼五甲、歼教五和歼七各型飞机的设计研制工作。陆
英育曾主管批生产技术,为优质批生产做了不少技术管理和技术攻关工作,他还在
外贸飞机上首次尝试按用户要求改进座舱布局,配装用户国家的武器,取得成功。
从1978年至1991年的十多年间,他组织领导歼七系列飞机的疲劳定寿工作,使飞机
的大修期由600小时延长到1000小时,总寿命由1800小时延长到3000小时。该成果
获得了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还合并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一等奖。他担任歼七E飞
机总设计师期间,主持了三家三型发动机的选型试飞,与西工大合作开展了带前后
缘机动襟翼的双三角机翼布局研究,从而赢得了改型飞机立项,目前已为成飞公司
赢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延续了歼七系列飞机稳定的批生产。此项研制获得部级科
技成果一等奖和国家科技成果二等奖。

干了一辈子航空,陆英育有一句发自肺腑的体会:“干航空的,能干成一件事真的
不容易。”尤其是歼七E型机的研制,经过了无数的坎坎坷坷,让陆英育深深体会
到其间的酸甜苦辣。

 1987年,歼七E型机立项。作为E型机的总设计师,陆英育精心组织和策划了各种
吹风和试验。为确保吹风和试验的科学性与可靠性,每一轮试验,陆英育都亲自赶
赴现场,以便掌握第一手资料。有时候买的票没座,他就干脆拿张报纸坐在过道上
。有时列车晚点半夜才到,招待所早已关门,他就从窗子翻进去。

1990年5月18日,歼七E型机成功首飞。在当晚的庆功会后,陆英育抑制不住内心的
激动和对几年来的艰辛历程的感慨,50多岁的他激动地大哭起来。然而,首飞成功
远远不能说明E型机的研制成功。困难接踵而至,E型机先后出现“副翼嗡鸣”、“
自动上仰”、“平显多次烧坏”等故障。在陆英育的带领下,该项目的所有参研人
员通过自己艰辛地努力,终于取得了1993年赢得了当年设计定型、当年交付的胜利


飞机交付部队后不久,又出现了“纵向飘摆”等问题,空军三次要求飞机停飞。歼
7E型飞机再一次面临生死存亡的命运。顶着巨大的压力,陆英育和攻关组的同志们
废寝忘食,对飞机进行全面的分析和问题查找。他深入部队,曾在3个月内多次到
现场解决问题,并自己扛去40多斤重的助力器。在以陆英育为代表的老一代航空专
家呕心沥血的工作下,在全体参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歼七E型机最终取得了极大
成功,成为受到部队欢迎的主力机种,出勤率达到90%以上;1995年,“八一”飞
行表演大队换装了歼七E型机,向世人展示中国空军的风采。

多少年来,陆英育凭着顽强的毅力和果敢的精神,通过自己的表率和模范带头作用
,影响、带动着广大设计员共同努力,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推动着祖国航
空事业向前发展。如今,年过花甲的陆英育仍在孜孜不倦地工作着,仍然怕每天没
有事可做,身体力行着“航空报国,追求第一”的理念。在陆英育的心中,只有奋
斗,才能证明一个人的价值;只有奋斗,才能无愧祖国,无愧荣誉。 (摄影 沈 
峰)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9.217.250.132]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13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