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Green Mouse), 信区: Green
标  题: 载人航天工程运载火箭系统总指挥刘宇访谈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hu Oct 20 08:10:38 2005), 站内

【 以下文字转载自 Aero 讨论区 】
发信人: dxmxqe (孩子), 信区: Aero
标  题: 载人航天工程运载火箭系统总指挥刘宇访谈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Wed Oct 19 18:00:38 2005), 站内

本报记者 谭洁 赵波 本报特约通讯员 王艳梅

    主人公小传:刘宇,运载火箭系统总指挥,43岁。1990年由部队转业到航天研
究院从事技术管理工作。1999年担任该系统副总指挥。 

    记者:目前,已6次将神舟飞船送上太空的载人航天运载火箭系统整体状况如
何? 

    刘宇:先后6次将神舟飞船准确送入浩瀚太空的,是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该
型火箭是中国航天史上第一次用于载人航天的全新运载火箭,也是目前中国所有运
载火箭中起飞质量最大、长度最长、系统最复杂的火箭,运载能力达7800吨,可以
把飞船带进200-450公里的近地轨道。该型火箭首次在国内火箭上采用了55项新技
术,其中的火箭故障检测系统和逃逸系统等主要关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增
加火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的重要系统和关键部位首次采用
冗余技术,给火箭上了“双保险”。该型火箭还在国内航天史上首次实现了“三垂
”:飞船和火箭在技术区实现了垂直总装测试;运载火箭高度垂直竖立情况下,在
自发电源的驱动下,沿着铁轨自行行走1.5公里;实现了1.5公里的远距离发射。 

    记者:此次在酒泉发射场发射“神六”的火箭,与它的“兄长”们有何不同?

    刘宇:新火箭改进的地方大大小小有很多,最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第一是避
开了火箭固有频率对航天员心率的影响,提高了舒适性。形象地说,是把“捷达”
车升级成了“奥迪”。“神五”归来后,技术人员发现在火箭上升阶段,出现了比
预想严重的箭体振动。经过分析研究,我们成功解决了这个问题。第二项改进是为
逃逸塔的发动机增加了又一道保险——配备了安全点火机构。作为帮助航天员“避
难”的逃逸塔首先要自己不能出问题,它的点火动作便牵系着发射的成败。安全点
火机构的具体结构是用一个机械挡板横在点火的位置,用物理隔离的办法将火挡住
。第三项改进是为火箭增加了两个专门研制的国产摄像头。一个装配在整流罩外,
一个安装在火箭里面,向地面直观地展示发射运行情况,为火箭的故障诊断提供直
观依据,并记录图像,监视温度场的变化。摄影监控装置用于观察掌握火箭的发射
状况。通过改进,火箭更安全、更可靠、更舒适。 

    记者:实施载人航天工程以来,火箭系统取得哪些成就? 

    刘宇:经过1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载人火箭系统取得了巨大成就,主要表现在
,一是高可靠性的运载火箭技术等一批国际宇航界公认的技术难题得以突破,形成
了我国在该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二是一个具有创新性的航天型号项目管理模式初步
形成,为航天大型系统工程管理注入了新的理念。三是一批年轻的航天科技骨干队
伍崛起,奠定了中国进军世界航天高尖端领域的人才基石。四是一大批具有世界先
进水平的空间试验室相继投入使用,使航天科研生产能力和水平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五是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载人航天工程标准和规范的建立,为航天科技的可
持续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本文图片由本报记者乔天富摄) 

( 来源:解放军报第10版   发布时间: 2005-10-19 06:15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9.217.250.132]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11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