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Green Mouse), 信区: Green
标  题: 关注载人航天 北航教授解秘“神舟”(1)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Wed Jan  1 09:30:50 2003) , 转信

http://news.sina.com.cn/c/2002-12-31/2340858967.shtml

<img src="http://image2.sina.com.cn/dy/c/2002-12-31/1_1-1-21-295_20021231234028.jpg">
主持人:李品华

<img src="http://image2.sina.com.cn/dy/c/2002-12-31/1_1-1-23-295_20021231234028.jpg">
嘉宾:肖业伦教授

  题目:“神州”四号:太空梦的摇篮

  首播时间:2002年12月31日23:30 CCTV—12 

  重播时间:2003年1月1日 12:25 CCTV—12 

  主持人:李品华 编导:陈菲

  演播室嘉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航天飞行器系 肖业伦教授

  简介:

  欢迎收看我们的节目。就在2002年12月30号,由中国自己研制的神舟四号无人飞船在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成功地进入了预定轨道,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四次
飞行试验。现在已经实现载人航天的国家只有美国和俄罗斯,如果中国的宇航员能够登上
太空的话,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实现载人航天的国家。神舟四号飞船所承担的最重要
的任务之一,就是进行载人航天的试验。那么,在中国的宇航员真正进入太空之前,这一
次飞行有可能成为最后一次的无人飞行试验。那么,神舟四号飞船是怎么来进行这些试验
的呢?国人即将开始自己的太空旅程,这仅仅是为了一个梦想吗?今天来到我们演播室的
嘉宾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飞行器系的肖业伦教授。他曾经参与过神舟号飞船有关课
题的研究。

  新闻热线电话: 

  新华社派驻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记者曹智

  热线:

  宣布发射成功以后,指挥中心一片欢腾。当时,李鹏委员长、吴邦国副总理、贾庆林
跟科学家们一个一个地握手,从头到尾一个一个握下来,一片欢腾。当时都是很热闹的。
当时基地都放起鞭炮来了,因为搞了这么多年,按照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计划要发射若干无
人飞船,然后实施载人飞行。这次发射的神舟四号飞船是整个计划中的一次重要的飞行试
验,飞船将按计划在太空完成预定的试验任务后返回地面。神舟四号飞船飞行试验与前三
次相比,是无人状态下考核最全面的一次飞行试验。测控与通信飞船,和火箭发射塔主着
陆场和备用着陆场航天员,陆地和海上应急救生等天上地下都将参加试验和考核。在神舟
四号飞船升空以前,预备航天员曾进入飞船进行了实际体验。

  演播室嘉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航天飞行器系肖业伦教授

  访谈:

  主:神舟号的飞船从外形看起来,很像我们原来见过的这种卫星的样子。

  嘉:一般的卫星的话,就是一个整体,然后带着太阳帆板。它这个是由几个舱联合组
成的,尺寸要大一些。看起来,它好像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它有三个舱,这个舱是叫推
进舱,这个舱叫返回舱,这个叫轨道舱。除了三个舱以外还有一个小的叫附加段。这个三
个舱分别有不同的用途,最后在轨道上运行是整个飞船在轨道上运行。最后回到地面的话
,只是这个返回舱。

  主:只有中间的这个返回舱?

  嘉:如果是有宇航员工的话,他也是坐在这返回舱里,在轨道舱和返回舱里面生活和
工作。

  主:就是在空间运行的时候,在这次试验的神舟四号上面,能坐几个宇航员呢?

  嘉:最多可以做三个航天员。

  主:为什么设计成是三个宇航员呢,这是由什么因素来决定的?

  嘉:这是由未来航天任务来决定。

  主:如果需要更多的宇航员,还可以让这个神舟号坐更多的人吗?

  嘉:不能再多了。如果是有更多的人的话,那它可能就要分批、分批地往返。这个是
由技术条件决定的。

  主:这个神舟飞船整个的设计、构造,还有这些材料——它的这个表面材料研究可能
很重要——这些材料的选取,整个这些都是由中国自己研制的吗?

  嘉:神舟四号飞船是由中国独立研制的,包括它所有的部分。当然在这过程里面,我
们也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

  主:这次神舟四号飞船是怎么被发射升空,然后在轨道当中运行的呢?

  嘉:在运载火箭的头部,就是把它卫星装在火箭的顶端……

  主:然后这个火箭在下面,推着它往上走?

  嘉:对,对,是的。并且火箭达到一定的高度和速度的时候,那么就把飞船从运载火
箭上分离出来,这样飞船就可以算入了轨了。

  主:返回过程的话,这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

  嘉:里面要分好几个阶段。这个是运行轨道,在运行完了以后,在这一点的话,就是
轨道舱与返回分离,分离以后,轨道舱继续在原来的轨道运行。到达到高度是140公里的时
候,返回舱与推进舱再分离,返回舱继续运行,在大约100公里的这个高度的话,就算进入
大气层了。

  主:返回舱它就要承受非常大的载荷,也就是非常大的空气阻力。

  嘉:对,我们都知道这个。

  主;推进舱应该是到这个位置就被烧掉了,这个温度会达到多少呢?

  嘉:温度会达到1000多度。

  主:返回舱里面是有宇航员的?

  嘉:是的。

  主:那外表的温度达到1000度,里面的人会受得了吗?

  嘉:所以它要有很好的隔热结构。虽然外表温度很高,但是我们要保证返回舱里面的
温度还是人能够承受得了的。

  主:里面会感觉到热吗?

  嘉:那肯定会感受得到。还是很热,但是还承受得了。

  主:在高度达到10公里的时候,就要开伞,是么?

  嘉:这个开伞的话,具体说有三个伞。主伞打开以后,那么这个,它的速度呢,就比
较低了。最后这一段的话,几乎垂直地下降。到离地面一英里的时候,我们还要开一个缓
冲火箭,目的是进一步降低速度,使得最后着陆的速度不大于3.5米每秒这个速度。

  主:里面的宇航员能受得了吗?

  嘉:这个速度应该是能够承受得了的。因为一般从飞机上跳伞,最后着落的速度的话
,大约是6到八米每秒。

  主:跳伞是人能够看到的,然后自己的腿也是可以有反应的。可是这个返回舱里面呢
,宇航员是坐在靠背上,坐在椅子上的,这是不利的——他可以忍受这个3.5米每秒的速度


  嘉:对。

  主:返回舱可能也会有几吨重,那得需要多大的降落伞才能拉住它呢?

  嘉:大约一千平忙米以上吧,得有一千平方米。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8.120]
※ 修改:·ersy 於 01月01日09:45:33 修改本文·[FROM: 202.118.228.12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14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