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Green Mouse), 信区: Green
标  题: “神舟”带着哈尔滨的骄傲腾飞--专访哈工大专家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ue Jan 14 09:21:33 2003) , 转信

http://news.hit.edu.cn/54/2003/540110164626/

<img src="http://news.hit.edu.cn/54/2003/540110163737/钟.jpg">
钟国柱教授在“神舟”三号发射塔架前

    2002年12月30日凌晨,随着我国西北大漠中的一声惊天轰鸣,“神舟”四号无人飞船
乘凤而起,开始了它神奇的太空之旅。

    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对载人航天期待了太久的中国人,对“神舟”号飞船、对酒泉
发射现场充满了好奇。记者在飞船成功发射之际采访了参与工程研制,并做出重大贡献的
哈工大教授钟国柱。

“塑身”有功获殊荣

    在“神舟”号历史上,无数人为之付出过智慧和汗水,但能到现场观看发射的人屈指
可数。“神舟”三号发射时,到现场的全国高校代表只有哈工大的钟国柱教授和北航的一
位副校长及航天学院的一位院长,他们能到现场是因为他们对“神舟”号做出过特殊的贡
献。钟国柱教授是我国专门从事焊接研究的专家,1995、1996年他参与了“神舟”号载人
飞船大型真空实验器的研制工作,圆满地解决了容器焊接变形控制问题。1996年年末开始
,他又参与了“神舟”号飞船的研制,并解决了“神舟”飞船返回舱、轨道舱焊接变形的
关键性问题。

“神舟”工大校友多

    钟国柱教授说,哈工大的毕业生遍及“神舟”号的各个领域,“神舟”号发射总指挥
胡世祥、中国航天局局长栾恩杰、“神舟”号新型火箭的总设计师刘竹生都是哈工大的毕
业生。虽然哈工大的毕业生来自不同的院系,彼此年龄相差很多,但对校友都很亲切,在
打交道的过程中知道钟国柱来自哈工大,都激动地对钟国柱说:我也是工大毕业的。在大
家的印象中,被人称为“神舟”号年轻少帅的“神舟”飞船系统总指挥袁家军是国内各种
报道中提到最多的名字,都说他是北航毕业的,但袁家军却主动对钟国柱说:我也是哈工
大的学生。原来,袁家军是在北航读的本科,在哈工大读的硕士研究生。

酒泉基地见闻新

    钟国柱教授去酒泉发射基地时,发现这里不仅是个沙漠中的绿洲,还是个现代化的小
城市。酒泉终年无雨,几年才能下一次雨。1958年一个无名兵团开始建设酒泉航天城时,
用了几年时间挖了一个比北京颐和园还大的人工湖,又从附近雪山引来水,经过了几十年
的建设,现在的酒泉已是一片片树木、一栋栋楼房,还有一片碧波浩淼的湖水。

    在酒泉基地工作的都是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国家投入了巨大的财力物力为他们
创造了非常好的生活环境。基地里有邮局、银行和各种商店;市场中有各种新鲜的水果蔬
菜,而且价格和北京差不多;基地的中学高薪从大城市聘请了优秀教师,教学质量相当高
,高考名牌大学的升学率能够达到40%-60%;基地的电视能够收到包括凤凰卫视在内的各地
方台的节目,基地的文化宫定期放映国内外最新的电影,举办各种文化活动。钟国柱所看
到的一切都是来之前所没有想到的。

载人航天的梦想

    上海航天局局长袁洁日前透露:“神舟”四号是无人状态下考核最全面的一次飞行试
验,包括测控与通信、飞船与火箭、发射场、主着陆场和备用着陆场、航天员、陆地和海
上应急救生等系统都参加了试验,现在“神舟”四号返回舱已经顺利着陆,中国的载人航
天之梦就将有望在“神舟”五号身上得以实现,“神舟”五号已经进入总装总测阶段,预
计将在2003年下半年发射。

    看到这个消息,钟国柱非常激动。不仅因为他参与了“神舟”五号的有关研制工作,
而是因为他坚信的中国人能够实现载人航天的梦想快要实现了。他清楚地记得1993年,自
己到俄罗斯考察,在俄罗斯国立航空航天大学中参观时,惊奇地发现当时有关航天史的记
载上竟然没有中国的纪录,而美国、俄罗斯、印度、日本都有很大的成就。这也难怪,中
国当时才发射了四十几个航天器,而俄罗斯却已经发射了三千多个了。这件事给钟国柱教
授很大的刺激,他不信凭中国人的智慧在空间领域会没有作为。后来机遇使然,让从事焊
接的他与“神舟”号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终于可以为中国航空贡献自己的力量了。69岁的
钟国柱发自内心地期待着梦想能够在不久的将来一一实现。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8.12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01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