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smallbird (大小鸟), 信区: Green
标  题: 世界大国关注神舟 猜测载人飞船2003年上天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at Jan  4 17:49:06 2003) , 转信

2003-01-04 15:50:23 环球时报

   
  本报驻美国、印度、日本特派记者王如君钱峰管克江

  本报驻法国、日本特约记者陈源川朱晓本报特约记者黄山

  “神舟”将直接跨入载人航天
   
  北京时间2002年12月30日0时40分,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四号无人飞船在酒泉卫星
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成功进入预定轨道。据专家介绍,“神舟”四号的飞行状态已与载人
飞船完全一致,因而通过对“神舟”四号飞船的试验结果进行全面评估,即能够判定在之
后的“神舟”五号发射中是否可以实现载人飞行。此外,由于通过地面监测即可了解飞船
舱内生命保障系统的情况,因而“神舟”系列飞船将不再设立动物实验的阶段。中国航天
科技集团的专家表示,如果这样的话,中国仅仅通过4次无人试验就将实现载人航天,这在
世界航天发展史上是罕见的。美国和原苏联在发展载人航天之前,都曾做了大量的无人试
验,美国的“水星”飞船在1962年正式载人之前,进行了25次准备性试验,耗资约4亿美元


  中国“神舟”四号飞船的成功发射在国外引起了极大震动,美国、法国、日本、印度
等国媒体对此都高度关注。美联社等媒体对这次发射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报道。国外媒体均
认为,中国连续4次成功发射飞船表明,中国完全有能力独立自主地掌握最尖端的技术,能
够在高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使中国将成为继原苏联和美国之后第三个有能力将人类送
入外部空间的国家。

  中国还将造空间站

  美联社说,中国已开始为送人进入太空做准备,代号“921计划”的项目也在进行之中
,外国专家估计,中国至少已经派两名宇航员到俄罗斯训练,目前正训练更多的人。美国
五角大楼不久前曾表示,它相信中国将在18个月内,即2003年底前用自己建造的飞船将人
类送上太空。美国还认为,中国将建造自己的空间站和可以多次使用的太空飞行器。美国
太空网站也报道说,最新的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加入了世界“太空俱乐部”的舞台,中国
不断增长的太空能力为其以后参与国际太空站项目以及其他太空探险提供了可能。该网站
引用一名美国科学家的话说,自从1999年以来,中国在载人飞船计划方面“取得了巨大技
术进步”。由于“9·11”事件后美中政治关系得到了改善,如果将来中国更加频繁、更加
深入地参与国际空间站那样的太空合作项目,人们将不会感到惊讶。

  中国航天不会军事化

  蓬勃发展的中国航天工业近年来越发受到法国等欧洲媒体的关注。法国《世界报》不
久前曾转载欧洲航空航天与防务公司的一篇报道,在谈及长征系列火箭时称,这套由中国
自行开发研制的火箭在总体性能方面已经达到国际一流水平。报道指出,长征系列火箭在
过去的20次发射中,将26颗卫星和3艘试验飞船成功送进太空,成功率高达100%,超过美国
的“德尔塔”火箭、俄罗斯的“质子号”火箭和欧洲的“阿丽亚娜”火箭。法新社报道认
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凝聚着几代中国航天专家的辛勤劳动,也得益于太空开发领域的国际
合作。



世界大国关注神舟 猜测载人飞船2003年上天(2)
2003-01-04 15:50:23 环球时报

   

  针对某些对中国的航天发展持怀疑态度的舆论,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研究员纳尔多说
:“一些美国专家认为,中国的航天技术正在军事化,但我们目前没有任何证据。”“神
舟”四号的成功发射和中国未来的载人飞船实验不会对其它国家的安全构成威胁。

  印度也在筹备登月

  中国对外宣布成功发射“神舟”四号试验飞船的当天,印度最大的新闻通讯社———
印度报业托拉斯就迅速发出了《中国向载人太空飞行又迈进了一步》的电讯稿。印度最大
的英语电视台———“星空”频道也在当天下午播放了“神舟”四号成功发射的消息,称
这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取得了实质性突破。

  作为世界第六空间强国的印度,自独立以来,一直将发展空间技术视作迈向世界大国
、体现综合国力、加快科技发展的重要步骤。印度开国总理尼赫鲁曾将空间技术形象地比
作“现代印度寺庙的庙顶”。在印度精英群体中,“没有空间技术的印度注定永远落后”
已形成普遍共识。经过30多年的努力,印度早已摆脱了当年首次发射火箭时,不得不用三
轮车运送部分火箭部件的尴尬,建成了一系列完整的空间发射和技术应用机构以及配套设
施。

  自2001年前印度总理科学顾问、现总统卡拉姆对外透露印度正在筹备登月以来,登月
计划备受此间媒体关注。目前,印度不仅已与美国就今后加强在民用航天领域的合作达成
一致,而且还在积极与俄罗斯就联合登月计划进行研究,考虑在未来几年内借助俄罗斯运
载火箭送印度宇航员登月。此间许多支持登月计划的业内人士认为,印度目前已具备制造
登月航天器所需的知识。考虑到印度目前的技术能力、预算和充足的准备时间,这一雄心
勃勃的设想并不为过。更为重要的是,对于致力于成为世界大国的印度而言,登月计划是
检验印度科技能力的重要指标。登月行动所执行的一系列科学考察和研究任务,将会为今
后几十年内印度科技水平的稳步发展奠定雄厚的基础。印度可凭此推动国家整体科研能力
,开辟国际合作新领域,在21世纪人类开发太空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他们强调,
当年美国“阿波罗”登月行动让美国和整个人类在高技术方面受益匪浅,无论是在尖端的
无差错计算机的开发上,还是在轻型电池以及网球拍的复合材料上。

  对于中国近年来在空间领域的进步,印度业内人士也颇感压力。印度研究学院教授萨
伯拉玛雅日前在接受此间《经济时报》采访时着重指出,印度不仅目前已在制造业领域远
远落后于中国,而且在许多重大科技项目上,印度的自行研发能力正在下降,令人担忧。
若再不抓住登月计划,并将其作为刺激印度整体科研能力腾飞的一个重大举措的话,印度
与中国在空间领域的差距将会更大。


  日本想打入世界航天市场

  日本各大媒体在新年假期减刊或停刊的情况下,还是对“神舟”四号发射升空的消息
予以了报道,显示出强烈的关注。日本共同社首先于当天凌晨5时许转发了新华社的消息。
随后,《读卖新闻》、《每日新闻》和时事通讯社等主要新闻媒体也对这一消息进行了详
细报道。

  日本目前也在积极进行以火箭发射为龙头的航空航天技术的研究与开发。2002年12月
14日,日本自行研制的H2A型4号运载火箭成功实现发射,并首次同时将4颗由日、美、法共
同开发的环境观测技术卫星送入预定轨道。H2A运载火箭是日本自行研制开发的主力运载火
箭,于2001年8月正式开始投入使用。日本政府希望通过H2A火箭打开国际商用卫星发射市
场,因此,将H2A火箭发射列为国家重点科技发展项目,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研究和开发。据
初步了解,这一计划的开发费用约为500亿日元。日本试图通过官民合作和日美合作努力降
低开发成本、缩短开发时间,以求早日在国际航空航天市场上争得自己的一席之地。

  西方观察家们同样也注意到,不仅中国,目前世界很多经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也
都在致力发展航天技术。仅在亚太地区,印度、日本、韩国、朝鲜、马来西亚都制订了雄
心勃勃的空间技术发展计划。这些国家的决策者们认为,空间技术不仅将在更大的领域提
高国家实力,而且还能加强国家的科技基础。可以预料,世界各国在航天领域的竞争必将
日趋激烈。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6.28]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60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