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Green Mouse), 信区: Green
标  题: 浩瀚太空迎来第一位中国访客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Wed Oct 15 10:02:58 2003), 站内信件

  新华网酒泉10月15日电(记者贾永、曹智、奚启新) 38岁的中校航天员杨利伟15日9时
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乘坐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载人飞船飞向太空。

  “5、4、3、2、1……点火!”随着一阵地动山摇般的轰鸣,“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
箭托举着“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直刺苍穹,把一团桔红色的烈焰留在了秋日的大漠长空。
 
  
  9时10分左右,飞船进入预定轨道。

  从这一刻起,杨利伟成了浩瀚太空迎来的第一位中国访客。 

  9时42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李继耐宣布:“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指挥控制大厅内一片沸腾。这是中国进行的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也是长征系列火箭的
第71次发射。

  预定21个小时的这次太空之旅,意味着被誉为火箭故乡的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个能够
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走进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之前,杨利伟曾是一名有着1350小时强击机、歼击机飞行
经验的空军飞行员。

  1998年,杨利伟与另外13人一起,从1500多位现役飞行员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第一
代航天员。经过5年严格的训练,中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都已具备执行载人航天飞行
任务的能力。

  从远古时代“嫦娥奔月”的传说到明朝年间万户的人类首次飞天尝试,中华民族造访
太空的梦想与沧桑的历史一样悠远。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胡世祥说:“这个梦想就要实
现了!”  

  33年前,作为操作手的胡世祥在这里摁动火箭点火按钮,第一颗人造卫星顺利升空,
中国从此揭开了航天活动的序幕。随着5年后第一颗返回式卫星成功回收,中国成为世界上
第三个掌握航天器返回技术的国家。

  “这为实施载人航天奠定了基础。”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说,自1992年启动
载人航天工程以来,我国自主攻克了载人航天七大系统的一系列难题,并于1999年12月至
2002年12月成功发射了4艘无人飞船。 

  用于本次载人飞行的飞船由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和附加段构成,返回舱约6立方米
,是目前世界上可利用空间最大的载人飞船。“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起飞重量479.8吨
,可靠性和安全性分别达97%和99.7%。 

  按照计划,飞船环绕地球飞行14圈后将在内蒙古中部着陆。轨道舱将留轨继续进行空
间科学探测和技术试验。分布在国内外陆地和海域的9个测控站、4艘测量船对本次载人飞
行实施跟踪测控,通过生理遥测参数和回传图像及话语通信,了解航天员的身体、生活和
工作情况。(完)
--

  老鼠怕猫?
    那是谣传!^-^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8.12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82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