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eonado (普普通通,我一杀猪的), 信区: Green
标  题: 直播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10月16日07:08:27 星期四), 站内信件

  目前,北京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正在和航天员杨利伟通话,杨利伟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着陆的准备工作。
 
   来自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消息 : 北京时间4点34分,“神舟”五号飞船第13次飞
跃祖国上空!飞船飞行情况一切正常,地面指挥中心,各地监控站点工作正常。控制中心
的工作人员在和航天员杨利伟通话,告诉他地面风速等有关着陆的数据情况,杨利伟也在
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着陆的准备工作。
 
   “神舟”五号飞船现正环绕地球进行最后一圈的绕行,预计将于北京时间凌晨6时在
内蒙古中部阿木古郎草原着陆。完成第14圈飞行后,飞船将在344公里高的轨道上制动,轨
道舱与返回舱分离,轨道舱将继续在轨道运行,返回舱则脱离轨道开始下降。返回舱降至
离地面100公里时将进入大气层,届时飞船与大气剧烈摩擦,与地面的通讯将暂时中断。天
气预报显示,着陆场所在地天气晴好,最低温度零下8摄氏度,最高温度4摄氏度。
 
   早上香港人透给媒体了解“神舟”五号今天顺利升空,这个消息都表现的非常兴奋,
大家觉得中国是全球第三个有能力载人上天空的一个国家,他们觉得这是中国人的光荣,
这是中国人的骄傲。许多香港人在15日特别起了一个大早,随时流意“神舟”五号升空的
消息。香港的媒体其实15日也为了“神舟”五号升空的消息做了大量广泛的报道,派出一
个采访队到当地采访整个升空过程。之外,他们也是去了解到当地民众的一个反应,同时
15日早上在升空的那个时刻,香港的全部的电视台都是以直播的方式来报道这个消息,而
且有大量的评论,那么这个评论大部分都认为这次“神舟”五号能够顺利地升空,代表着
中国整体的国力的一个大大的提升,同时这也是中国航天史上一个突破。除了电子媒体之
外,香港的平面媒体报纸今天也是用了头版头条的方式来报道这一消息。在香港我们知道
一个消息,在整个香港在东面看就有可能看到“神舟”五号划破长空的画面,很多人都想
看,你们可以试试抬头看看是不是能够看到“神舟”五号。我们和太空馆的馆长作了一下
了解,原来说能不能看到“神舟”五号的画面不一定,似乎太空船的体积,而且看看运行
的的轨迹才能决定能不能看到划破长空的画面,同时借助太阳光的防射。
 
   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这次“神舟”五号飞船的具体飞行过程,及航天员的工作
流程。航天员返回地面经历四个阶段:制动飞行阶段、大气层自由下降阶段、再入大气层
阶段和着陆阶段。
 
   最新消息 : 16日5时35分,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成功地向正在太空运行的神舟”
五号载人非产发送返回指令。远在南大西洋的“远望”三号测量船及时跟踪捕获飞船。指
控中心的大屏幕三维动画模拟显示,飞船轻轻地转了个身。按照程序,飞船将在建立返回
姿态后,经过返回制动、轨道舱和返回舱分离、推进舱与返回舱分离等一系列太空控制动
作,开始返回内蒙古古主着陆场。
 
   飞船有把握规避可能出现在相近轨道和相邻轨道上的碎片。
 
   张庆伟 : 我们要考虑到我们发射的窗口,发售之后,碎片和我们宇航员之间可能出
现的最小的距离,这样的一些措施完全可以非常安全地保证不会出现碰撞这样的问题。
 
   戚发轫:第一个是推进藏,推进藏是提供电源核动力的舱。还有一个舱就是中间舱就
是返回舱,这个返回舱是这个飞船的核心,整个飞船的指挥和控制在这个舱,这个舱也是
最复杂的一个,航天员坐在这个舱里头,由运载火箭送上去,进入大气层的时候,回来的
时候,航天员也要坐在这里,这个舱是保证航天员有一个安全的环境。另外,下面一个舱
就是轨道舱,这个轨道舱和返回舱是连在一起,它两个都是密封的舱,中间有一个门,可
以禁区。这个轨道舱是长期在天上运行的时候,轨道舱是航天员生活和工作的地方。因为
坐在返回舱舒服的座椅里,空间比较大,可以吃饭、工作、睡觉,中国有一个特点,轨道
舱回来之前,要留在轨道上,这个舱可以像一颗卫星一样在天上工作半年以上,可以做科
学试验,可以做技术试验。
 
   还有一个附加段,现在是装了一个特殊有效载荷,是为以后做交汇对接用的,两个舱
是密封舱,人可以在里面工作、生活。最终俄罗斯到八十年代做了现在联盟号,可以三舱
,也是可以三个人,可以坐交汇对接的事情,我们没有必要重复前人走过的路,虽然我们
起步比较晚,但是我们起步比较高,一步到位。我们把生活舱作为留轨舱,可以做科学试
验,也可以做技术实验,也可以做交汇对接,可以作为科学试验的一个工作平台。常常考
虑到以后,我们做船不是目的,这个船是作为天地往返运输工具,能做这个工具必须要有
交汇对接,交汇对接就有两个目标,国外是发射,一个飞船,发第二个飞船跟它交汇对接
。我们也设想大致这么做,这样的话可以节约大量的资金,是中国的一个特色。
 
   还有一个事情,返回舱是人上去下来的地方,俄罗斯到目前为止联盟号联盟T、联盟
TM、到现在联盟TMA这个飞船直径是2.2米,作为我们设计飞船的时候,也跟他们设计师利
用过,你们飞船到现在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商量以后,我们把返回舱从2.2米加大到2.5米

 
   刚刚收到的最新两组消息 : 今天5时36分,记者从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获悉,“
神舟”五号飞船轨道舱与返回舱成功分离,返回舱与推进舱轨道高度不断降低,飞船轨道
舱将留轨工作半年,开展相关的工作试验。
 
   5时38分,记者在北京指挥控制中心大厅大屏幕上看到,“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制动
火箭点火,飞船返回舱飞行速度减缓,轨道高度进一步降低。分会藏向预定着陆场降落。
由于“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载人,航天员能否顺利地返回备受关注,其中回收着陆的阶段
更加备受关注。
 
   快讯:“神舟”五号飞船返回舱与推进舱分离 : 16日5时58分,在北京航天指挥控
制中心的组织指挥下,“神舟”五号飞船返回舱与推进舱成功分离。飞船返回舱失去动力
后,按照升力控制技术向预定着陆场降落,成功进入返回轨道。(新华网)
 
   快讯:“神舟”五号飞船进入中国上空 : 16日6时许多,布设在新疆和田的活动测
量站报告,飞船进入中国国境上空。在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的显示屏幕上,标志飞船飞
行轨迹的曲线,经过“远望”三号测量船和纳米比亚、马林迪和卡拉奇测量站的测控区后
,进入和田活动站的测控区域,飞行在中国国境上空。20分钟后,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主
着陆场着陆。(新华网)
 
   特别强调 : 算算时间20分钟之后,接近6点30分。
 
   快讯:内蒙古主着陆场授到飞船返回舱信号 : 16日6时07分,搜救直升机授到飞船
返回舱落地后发出的无线电信号,机上的搜索人员目视到“神舟”五号返回舱。由5架直升
机组成的空中搜救分队和14台专用车辆组成的地面搜救分队立即从不同的方向迅速向落点
前进。(新华网) 
   “神舟”五号飞船再入大气层处于“黑障”阶段 : 16日6时04分,“神舟”五号飞
船再入大气层。目前飞船处于“黑障”阶段。据专家介绍,飞船返回舱在以超高速进入大
气层时会产生激波,使返回舱表面与周围气体分子呈黏滞状态,温度不易散发,形成一个
温度高达几千摄氏度的高温区。高温区内的气体和返回舱表面材料得分子被分解和电离,
形成一个等离子区。它像一个套鞘似地包裹着返回舱。因为等离子体能吸收和反射电波,
会使返回舱与外界的无线电通信衰减,甚至中断。这种现象就称为黑障。黑障区范围取决
于再入大气层物体的外形、材料、再入速度、无线电频率河工率。黑障现象对飞船返回舱
再入大气层时影响很大,在黑障区内会使通信中断。(新华网)
 
   刚才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楼顶上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 : 返回舱由于一颗流星由西南
方向西北方向划去,西南方我们可以看得很清楚,刚才也听到北京航天指挥中心的信号,
大约在6点20分着陆,现在回收一号和回收二号接收正常。
 
   快讯:主伞工作正常,杨利伟再次报告身体准确良好 : 快讯:主伞工作正常,杨利
伟再次报告身体状况良好。(新华网)
 
   杨利伟刚才已经报告他觉得自己身体状况良好,这也是一个让我们非常欣喜的消息,
现在距离最后的成功也就是一两分钟的时间,我们共同来期待,可能这一两分钟之后,我
们可能就能够看到航天员健康良好的返回,我们确实希望他一切顺利。现在的最新情况,
杨利伟再次报告主伞一切工作正常。这应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消息,而且在下落即将着落
一两分钟时间内,杨利伟能够这么长时间报告这样的情况,肯定距离成功也不远了。对于
杨利伟来说,可能在下落的过程当中,他要承受的压力是比正常情况下多很多倍。
 
   快讯:“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着陆! : 
 
   人民网记者何洪泽、邹德浩联合国10月15日报道 : 安南秘书长今天热烈祝贺中国成
功发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安南说,这是中国首次向太空发射载人飞船,他希望中国
安全、成功地完成这次航行任务。
 
   人民网记者蒋建科、吴坤胜自内蒙古中部草原报道 : 位于内蒙古四子王旗北部草原
的主着陆场面积2000多平方公里。着陆场指挥长夏长法说,空中和地面搜救分队均具备打
开返回舱对航天员进行医疗检查和应急救护的能力。
 
   人民网记者蒋建科、吴坤胜自内蒙古中部草原报道 : 现在,搜索直升机正在向飞船
预报落点飞近,地面搜索人员也在向飞船落点前进!
 
   目前主伞已经顺利脱落。 : 
 
   快讯:五架直升机跟踪正常。直升机驾驶员目视到飞船降落伞,地面搜索人员看到了
降落伞。返回舱主伞已脱落。 : 五架直升机跟踪正常。直升机驾驶员目视到飞船降落伞
,地面搜索人员看到了降落伞。返回舱主伞已脱落。(新华网)
 
   搜索直升机正在向飞船预报落点飞近,地面搜索人员也在向飞船落点前进。
 
   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指挥大厅,画面已经显示出在内蒙古着陆点上空搜索飞传回来的
画面,这里和北京指挥中心同步接收到这儿画面,下面是酒泉中心副主任介绍一下在酒泉
所看到的有关返回舱的情况。
 
   酒泉中心的副主任 : 在我们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跟踪设备正常地跟踪了“神舟”五
号的返回过程,在4时26分,我们东风站收到信号,在35分,追踪结束,图象清晰,跟踪正
常。5时37们,飞船制动,到6时3分,返回舱路过我们东方测控站,在我们东方测控站能力
看到推进舱和返回舱一个测控站。
 
   在大屏幕还看到直升飞机上发回的画面,他们目前正在搜索返回舱的降落伞,当然现
在目标还不是很清晰,看到传到的画面也是在晃动。
 
   快讯:6时28分,地面搜索人员距返回舱落点7.5公里 : 快讯:6时28分,地线搜索
人员距返回舱落点7.5公里。(新华网)
 
   温家宝总理与杨利伟通话,祝贺他顺利返航 : 温家宝总理与杨利伟通话,祝贺他什
么返航!(新华网)
 
   《检查日报》也非常用激动的语调描述了一下 : 中国共产党开启东风雄师的睡梦,
是改革开放的新政策,让东风雄师赢得了尊严。
 
   快讯:搜救队伍找到返回舱 : 6时36分,搜救直升机发现落在草丛中的飞船返回舱
,并迅速着陆开始救援工作。从外表看,返回舱着陆姿态正常。技术人员正在开启返回舱
。此前4年间,已有4艘试验和无人飞船先后在着陆。(新华网)
 
   消息 : 从昨天9点开始点火升空“神舟”五号,它在空中一共飞行14圈,每圈90分
钟,经过14圈之后,也就是说6点多的时候,准时着陆,而且从神舟一号一直到神舟四号,
我们现在在屏幕上看到着陆场的情况,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四号,我们积累下来的经验可以
看到,这次从发现返回舱的轨迹,一直到最后着陆,并且人员找到“神舟”五号返回舱,
可以说是速度最快的一次,因为它不像平常的跳伞。现在指控中心的屏幕上是指控中心搜
索返回舱着陆时的画面。
 
   作为返回舱回到地球的状态,它返回的目的地范围非常大,甚至达到百公里左右,但
是可以看到,通过这次搜寻的速度,现在可以得出这个结论,这次“神舟”五号返回到的
目的地可以达到了非常精确的、准确的地步,所以才能搜寻这么快的速度,人员就已经找
到了返回舱。
 
   现在内蒙古的天气是蒙亮亮,这对整个搜寻工作非常有利,神舟三号和神舟四号搜寻
都在夜间,相对来说难度更大一些。
 
   连线前方记者 : 现在看到宇航员身体状况非常安定,发现的目标是6点06分。
 
   现在通过大厅的大屏幕可以看到 : 矗立在整个画面正中间的就是返回舱,我们航天
员就在返回舱里,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工作是要打开返回舱的舱门,另外对于航天员来说,
经过这21个多小时的飞行,应该也有一个重新适应地球的过程,现在我们在屏幕上已经能
够看到,这是6点38分的画面,也就是说就在几分钟之前,大家看到旁边的人员很多,而且
今天天气特别不错,从现场画面可以看到。
 
   最新的消息 : 已经着陆的中国第一个航天员杨利伟跟北京指控中心通过话,整体身
体状况非常不错。这一次可以说是非常的顺利,“神舟”五号的飞行或者是载人飞船的飞
行,从某种角度来说,跟我们平常习惯说法的飞机对整个起飞,然后在空中飞行、然后降
落,分三个过程,基本上是这样,最让大家担心就是起飞的段落和降落的降落,空中飞行
相对安全一点。
 
   搜索人员报告,杨利伟身体状况良好 : 6时38时,艘艘人员报告,杨利伟身体状况
良好。(新华网)
 
   快讯: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 : (新华网)
 
   快讯:北京指挥控制中心宣布 : 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新华网)

 
   快讯:杨利伟向人群挥手,正在出舱 : 杨利伟向人群挥手,正在出舱。(新华网)

 
   在过去二十多个小时或者更长的时间里,北京指控中心所有人都在等待这样一个瞬间
,当这样的非常激动人心的让人快乐的时间到来了之后,我们不妨回到昨天,回到昨天9点
“神舟”五号飞船升空前的关键点。
 
   杨利伟在舱口向大家招手,神态自若 : 6时51分,杨利伟在舱口向大家招手,神态
自若。(新华网)
 
   指挥大厅内的消息 : 如果从一开始,是昨天发射升空的画面,从今天开始就是从八
开始,在八这个位置上是飞船的返回前第一次要调整姿态,来为进入整个这次返回做好相
关的准备,到了九的时候,轨道舱和返回舱、推进舱联合体就要分离,轨道舱继续在轨道
上运行,重要的是返回舱要准备回到地球。到了十的时候,是二次调姿,就是调整姿态,
然后来制动,这个制动就是大家所理解就是开始减速。到第十一是返回舱和推进舱分离,
这个经过了两次。刚才在九的时候,是轨道舱和返回舱、推进舱分离,到十一就是剩下返
回舱,就是返回舱要准备安全落地。到十二的时候,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十三的时候,拉
出减速伞,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点,能不能让高速运转的载人飞船能够相对平缓地回
到陆地,使航天员的身体不受到任何有震动,或者对他身体产生任何不利的影响,那么减
速伞的安全打开或者启动工作将起着关键作用。到了十五这个段落的时候,是缓冲发动机
点火。到了第十六的时候,刚才我们目睹的航天员要出返回舱等待救援,其实救援的队伍
非常早的就已经到了。 
 
   温家宝总理代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祝贺载人飞行圆满成功 : (新华网)
 
   李继耐宣布:我们的航天英雄杨利伟自主出舱 : (新华网)
 

--
有欲乃大 无容则刚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172.16.9.14]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26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