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神舟圆满成功!), 信区: Green
标  题: “神五”飞行成功改变世界航天格局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hu Oct 16 14:52:11 2003), 站内信件

  新华网北京10月16日电 (记者栾海 陈勇 曲国斌 ) 值此“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搭载
着第一名中国航天员圆满完成太空飞行之际,世界的目光都在关注着中国。对此,有关人
士纷纷评论说,“神舟”五号飞船的飞行成功,不仅使中国成为全球第三个载人航天国家
,而且更象征着世界航天的新格局正在形成。    

  “我们欢迎他们研究和探索太空的意志与愿望”——世界第一位女宇航员瓦连京娜·
捷列什科娃说 

  10月15日,“神舟”成为全球热点词语。自中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点火升空那一
刻起,全球的目光都在注视着这个新生的航天器,它的平安返回使世界对航天事业的未来
发展充满了期待。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俄罗斯国家杜马主席谢列兹尼奥夫、美国宇航局
局长奥基夫、欧洲航天局局长多尔丹等人都用热情洋溢的言语对“神舟”五号飞船顺利往
返太空表示祝贺和赞叹。 

  载人航天是航天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现代科技发
展水平的集中体现。专家们指出,中国通过自己的努力使之成为世界第三个拥有独立和完
整技术能力的载人航天国家,很大程度上反映出近年来中国经济和科技实力的发展。美国
知名航天政策专家、“全球安全”思想库负责人约翰·派克说,中国作为第一个完成载人
航天的亚洲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不仅显示了其国家实力,进一步巩固了在世界上的地位,
而且还证明其现代化战略的正确性。 

  世界舆论还认为,与冷战时期美国和原苏联剑拔弩张、军事色彩浓重的太空竞争相比
,中国航天员进入太空,更多地体现了和平、合作与科学探索的精神。美宇航局局长奥基
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中国载人航天计划是“和平的”,美国期待能与中国合作;欧
洲航天局局长多尔丹对中欧航天合作表示乐观并认为,中国载人航天的成功将开创国际太
空合作的新时代;俄罗斯专家还建议在国际空间站项目中邀请中国参与。人们不难理解,
为什么众多国家都对“神舟”进入太空表示欢迎。    

  “太空,至少是地球轨道,将不再是个别人独占的领域”——美国航天史专家霍华德
·麦柯迪教授预言 

  “神舟”五号的飞行成功,不仅改变了全球只有美国和俄罗斯才能把人类送上太空的
格局,还预示着未来将有更多的国家进入宇宙空间。 

  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最新统计,目前全球已有50个国家制定了自己的航天
计划,虽然其中多数国家仅仅把力量集中在某一特定领域,但一些经济和科技实力较强的
国家,也制定了外层空间探测和载人航天的远期规划。就在今年,日本和巴西都试验了自
己的运载火箭,韩国建设了独立的航天发射基地,印度、尼日利亚等也借助其他国家的火
箭把自己的卫星送入轨道;为加入航天大国之列,日本、印度等国都在为研制新型载人航
天器作技术准备,甚至计划探测月球和火星。而曾经写过多部航天史专著的麦柯迪日前评
论说:“中国是在这个队伍的最前列。” 

  自从1957年原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以来,在半个世纪不到的人类航天史上,宇航
员加加林1961年首次进入太空,美国“阿波罗”飞船1969年成功登月,成为里程碑式的壮
举。航天事业不仅激发了人们的自豪感与自信心,丰富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更促进了天
文学、高能物理、材料学、自动控制、信息、制造工艺学等科技门类发展,形成了大批高
科技工业群体,产生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无疑,会有更多的国家走上航天之路。  
  

  “对世界大多数人而言,太空被认为是终极前沿”——《洛杉矶时报》评论 

  进入21世纪以来,已经实现载人航天的俄罗斯、美国都在有所取舍中锐意进取,其他
有志航天者,也在飞天之路的起始阶段秣马厉兵。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俄罗斯正在改进已使用多年的“联盟”飞船,并寻找
更好的发射地点,在载人航天领域力求更新技术、降低成本;美国在“哥伦比亚”号航天
飞机今年2月坠毁之后,对航天计划进行反思与调查,除了改进维修航天飞机,还准备研发
下一代航天器;刚刚顺利完成太空之旅的中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壮大了世界载人航天
器家族,增强了人类载人航天的能力;建设中的国际空间站是目前唯一可供宇航员长期居
住和工作的大型航天器,虽然美国宇航局在种种压力下已将建造居住舱的计划束之高阁,
但欧洲国家和日本仍在为空间站建设实验舱、配套设备以及运输飞船,空间站最终有可能
在波折中被建成可供7人进驻的“天宫”。 

  将来,人类还可能在太空中走得更远:1994年欧洲航天局提出了建立月球基地的计划
,日本计划在2015年后建立月球观测站,印度也打算在2006年前后发射月球探测器,中国
则在2010年或稍后的一个时期内开展以月球探测为主的深空探测的预先研究。此外,欧洲
的“火星快车”探测器、美国的“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车都在赶赴火星的路上,这
种探测也是为人类登上火星做准备,部分专家设想,在2015年前后发射1艘载有6名宇航员
的飞船和1艘货运飞船,开始火星之旅。 

  可以预见,“神舟”五号顺利结束太空之旅后,各航天国家将会更多地在合作与竞争
交织之中不断完善、打造航天器,在曲折之中共筑空间站,在艰难之中向月球和火星进军
。航天事业,将帮助人类探索未知的太空,拓展知识的边界,攀登新的高峰。(完) 
--

  老鼠怕猫?
    那是谣传!^-^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8.12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28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