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Green Mouse), 信区: Green
标  题: 听话、懂事、孝顺——父母眼中的费俊龙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Wed Oct 12 12:13:53 2005), 站内

【 以下文字转载自 Aero 讨论区 】
发信人: dxmxqe (孩子), 信区: Aero
标  题: 听话、懂事、孝顺——父母眼中的费俊龙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Wed Oct 12 12:09:20 2005), 站内

www.XINHUANET.com  2005年10月12日 11:44:30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0月12日电(记者李大伟、梅世雄) 2005年10月12日
,当航天员费俊龙随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踏上太空之旅时,英雄的家乡——江苏省昆
山市巴城镇东阳澄湖村沸腾了,家乡的人们都为拥有这样的好儿子而感到无比骄傲
与自豪。他们都期待着费俊龙能够胜利地巡天归来。 

    在这欢欣鼓舞的时刻,费俊龙的父亲费长宝、母亲钱阿林再次向新华社记者深
情地讲述了他们心目中这个听话、乖巧、懂事、孝顺的儿子。 

    长辈们都把费俊龙叫成“三囡囡”,把他当作心肝宝贝 

    这已经是我们第二次来到费俊龙的家乡采访了。 

    费俊龙的父亲费长宝今年69岁,母亲钱阿林71岁,他们都是典型的江南农
民,操着一口吴侬软语。费长宝说,他的儿子是个很低调的人,前几天,还专门打
电话给家里,让他尽量不要接受媒体的采访。母亲钱阿林没什么文化,对儿子的话
奉若“圣旨”,一再交待丈夫费长宝说,她不愿意见记者。这几天不断有中央和地
方新闻单位的记者过来,都被她拒之门外。实在推不掉,都是丈夫到村委会接受采
访。 

    10月3日13时,当我们第一次赶到昆山时,天下起了大雨。我们赶到东阳
澄湖村村委会时,费长宝还未到。村主任沈凤娥说,你们先等一会儿,费老一会儿
就过来。后来我们才知道,为了接受我们的采访,费老上午就已经来过一次了。 


    此时,外面的雨小了不少,但风仍然很大。几分钟之后,我们听见外面摩托车
的轰鸣声。沈凤娥说,费老到了。我很惊讶,69岁的老人居然还能骑摩托车在雨
中飞奔。我们赶快下楼迎接,老人没有携带任何雨具,一只手推着摩托车,另一手
向我们招了招手,脸带微笑。 

    老人中等身材,精干瘦削,脸庞黝黑,是那种长期经过阳光照射显现出来的健
康颜色,灰色休闲西服,前额无发,后脑不多的头发呈黑色。他有三个孩子,两个
女儿,一个儿子,费俊龙是老三。1964年,当28岁的费长宝有了儿子费俊龙
时,家里沸腾了,特别是爷爷,高兴得整天合不拢嘴。长辈们都把费俊龙叫成“三
囡囡”,把他当作心肝宝贝。 

    说起心爱的“三囡囡”,费长宝有说不完的话题:“俊龙蛮听话,从小不调皮
,乖巧,懂事,孝顺。两个女儿挺调皮,我有时打女儿,但从来没有打过儿子。大
约10岁左右,俊龙跟邻居家的小伙伴一起出去玩,别人的小孩子偷人家地里的西
瓜,俊龙不偷。 

    “家里有什么好吃的东西,都是二姐分。不管二姐怎么分,俊龙都没有意见。
二姐怎么分,他就怎么吃,从不争抢东西吃。我们很宠儿子,但俊龙从不利用我们
的宠爱,与姐姐们抢东西。他从不让我们操心,邻居们都很喜欢他。” 

    费俊龙6周岁上小学。小学阶段,他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他出生时那个村子
叫和平村,2001年9月,和平村与黄泥村合并,成立现在的东阳澄湖村。他上
中学时,要到很远的乡中学上,交通很不便,必须沿着巴城湖上的土路走着去上学
。费长宝回忆说:“俊龙上学每天要走一个小时。每天天没亮出去,天黑才回来。
自从上初中以后,他每天都是自己起来,不用别人叫。他读书很上进,母亲做早饭
,稍微晚一点,他就很着急。这是一条土路,一下雨就非常泥泞。俊龙风雨无阻,
从不迟到早退,也从不旷课。” 

    小时候,为了照顾爷爷,费俊龙主动提出来跟爷爷睡 

    祖父费阿金很疼爱费俊龙。费阿金共有三个孩子,也是两个女儿,一个儿子。
费阿金的老伴在费长宝10岁时就去世了。为了孩子,费阿金一直单身,一人独自
把费长宝姐弟抚养成人。说起自己的父亲,费长宝充满深情。他说,自己很幸运,
父亲是一个很有责任心的人,儿子费俊龙也是一个很有责任心的人。一开始费俊龙
跟父亲睡,后来爷爷身体不好,为了照顾爷爷,他主动提出来跟爷爷睡。 

    1982年4月,部队来征召飞行员,爷爷不舍得费俊龙当兵。当时,昆山是
血吸虫病重灾区,连续三年没有征兵,这一年是消灭血吸虫病后第一次征兵。费俊
龙自作主张地报了名。 

    爷爷不舍得孙子招飞的原因,一是部队太苦,二是费俊龙太小,只有17岁。
尽管已经过去20多年,费长宝仍然对儿子当初劝说爷爷的一句话记忆犹新:“他
对爷爷说:‘我已经18岁(虚岁)了,已经长大了,周总理14岁就离开家乡,
参加革命,我比周总理那时大多了。你放心,我生活上能自理,能照顾好自己。再
说我去的是部队,不是其他地方。’” 

    费俊龙当飞行员时,有一次探家,爷爷病重,他竭尽全力照顾爷爷。不久,他
接到部队归队的电报,含着泪离开了。一个月后,爷爷去世,此时,他正在部队执
行一项重大任务,不能回来。一直对爷爷怀着深厚感情的费俊龙在爷爷三十五天祭
日时专门赶回来为爷爷扫墓。在爷爷墓前,费俊龙哭得非常伤心。 

    当兵之后第一次回家探亲,父亲竟然不认识儿子 

    费长宝说,当兵之前,他记得北京有一所学校要招费俊龙,但费俊龙权衡再三
,还是选择了部队。 

    现在,费俊龙几乎每个周末都要给家里打电话,问一问二老的身体情况。费老
说:“虽然通电话的时间很短,但很温暖。” 

    费俊龙最近一次回家是2005年春节,在家里呆了一个星期左右。他主要是
看看同学、战友和老师。费长宝说,费俊龙当兵四年之后第一次回家,他到火车站
接儿子,竟然不认识儿子,找了半天没有找到。后来是儿子发现了他。原来,费俊
龙当兵之前很白,当兵之后很黑,一时没认出来。说到这里,费老觉得有点不好意
思,笑出了声。 

    费长宝和老伴到北京儿子家去了十几次。费俊龙刚有了儿子后,母亲帮助带了
三年。现在费俊龙每年都要给父母几千元钱。尽管费长宝一再强调家里不缺钱花。
昆山对农民有五道保障,费长宝和老伴每个月能各领到一百多元钱的养老金。 

    费长宝说:“俊龙能有今天的成就,感谢党和政府,没有党和政府,就没有费
俊龙的今天,主要是党和政府培养的结果。” 

    当记者问费长宝,担不担心费俊龙会出现危险时,他说:“相信党和政府,相
信科技,不担心危险。” 

    费长宝在当地是小有名气的村干部,他当过小队会计、生产队长,还干过十二
年的村办企业厂长。他可以说是中国乡镇企业的弄潮人,他说:“我们这个厂是昆
山第一批村办企业,大约创办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主要生产丝绸和
被面。尽管规模很小,但能挣钱。厂里有76人,主要是知青和农民,每年的纯利
润有一万多元,这在当时是很大的一笔收入。” 

    在妈妈的印象中,费俊龙从小就是乖孩子,很讨人喜欢 

    在村委会采访完费长宝,在我们的一再要求下,费长宝终于答应带我们到家里
去看一看。他憨厚地笑笑说:“我老伴可是要骂我的哟。” 

    有一条小小的巴城浜在费家门前流过,浜中有一条小船,还有许多菱角和各种
不知名的野草。这个阳澄湖畔的小乡村是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式的江南小村庄,风
景如画。 

    我们到家里时,费俊龙的母亲钱阿林到自留地里干活去了。家里的陈设很简朴
但干净。十几分钟后,钱阿林穿着绿色的雨靴回来了,手中抱着一把毛豆。她从口
袋拿出菱角给我们吃,很香甜。老太太穿深色衣服,头发浓密,很黑,短发。当我
们提出与她合影时,她迟疑一会儿,还是答应了。我们是这几天唯一见到她并与她
合影的记者。陪同人员说,老太太之所以不排斥你们,主要是因为你们穿着军装。
 
    在妈妈的印象中,费俊龙从小就是乖孩子,很讨人喜欢。母亲回忆说,每天费
俊龙放学回家,就割草喂兔子,帮妈妈做饭。后来,费俊龙每次回家探亲,也都不
忘做家务,下厨做菜孝敬父母。在家的日子里,费俊龙也保持着严格的生活习惯,
早睡早起,很少喝酒也很少应酬,严格按照标准进食。 

    尽管费长宝当年创办的村办企业曾是中国的第一批乡镇企业,但时过镜迁,他
家的条件在中国经济十强县之首的昆山,已经落后了。他目前住的房子是1986
年建的2层灰色车间式楼房。墙上钉着费俊龙的获奖证书、入伍通知书和几张照片
。 

    10月12日,我们陪着费长宝夫妇一同守在电视机前,见证了费俊龙上天的
那一刻。此时,纯朴的老人一再对我们第一次采访所受的冷遇表示歉意。他们说,
当时只是听说儿子会上天,说多了别人会笑话。现在儿子上天了,可以多说一点了
。(完)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9.217.250.132]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18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