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Green Mouse), 信区: Green
标  题: 我国航天员是怎样选拔与训练的?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at Jan  4 13:25:52 2003) , 转信

  新华网北京1月4日电题:我国航天员是怎样选拔与训练的?——访中国载人航天工程
航天员系统总指挥、总设计师宿双宁

  新华社记者徐壮志曹智田兆运

  “神舟”四号飞船的发射成功,为把中国的航天员送上太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国
第一代“太空使者”如何选拔和训练?

  “神舟”四号飞船发射期间,记者采访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指挥、总设
计师宿双宁,他也是中国航天员选拔与训练工作的负责人,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所长。

  全部选自空军战斗机飞行员

  中国第一代航天员,全部选自空军战斗机飞行员。据宿双宁介绍,他们都具有近千小
时的飞行时间,高超的飞行技术,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强健的身体,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反
应能力。

  美国、前苏联的航天员,也都是从空军飞行员中选拔出来的。目前尽管美、俄等国已
放宽了航天员的选拔范围,但其职业航天员仍是从空军飞行员中选拔。“在所有职业中,
只有战斗机飞行员的工作环境和素质最接近航天的要求。”

  宿双宁告诉记者,高速喷气式战斗机速度快,操作复杂,对人的协调性和反应能力要
求高;战斗机的超音速飞行、高空飞行和各种高难度的战斗特技,要求飞行员能够习惯高
低气压迅速变化带来的不适,在承受七八倍体重的载荷情况下,仍能对飞机上数百个复杂
仪表电门进行正确操作处理。这些都与航天员的要求有相同之处。

  飞行员本来就是百中选一、在经历航空学校和飞行部队不断淘汰后留下来的精英,航
天员的选拔,又是从这些精英中精选的。据宿双宁透露,我国航天员的选拔大概是100名参
选的飞行员中,才能挑选出1名。这个比例与美国和俄罗斯的挑选概率基本一致。

  经历极为严格的体格和心理检查

  中国航天员的标准身高为1.70米左右,体重在65公斤上下。

  这是这一年龄段中国人的普通体型。宿双宁说,这个标准,一方面是为了拓宽选拔面
,另一方面则是考虑到飞船的空间极为有限,身材小一点,就能为飞船腾出更多空间。在
飞船上,每增加一克的有效载荷就必须付出很多的推力,其代价十分昂贵。

  从人体生理学的角度讲,身材粗矮一些的人,其脊柱对抗冲击力的能力会更强一些。


  毕竟,太空飞行与战斗机飞行还有很大差距。宿双宁说,之所以如此高标准地选拔,
是因为航天员面对着更为严酷的环境。在飞船上升阶段,航天员要承受火箭加速带来的噪
声和超重——有时候会超过航天员5倍体重的考验;而在轨道飞行阶段,航天员又将面临失
重、宇宙辐射的考验;在返回阶段,航天员将再次经受超重和高热的考验——在飞船重返
大气层时,高速飞行的返回舱与大气摩擦,会产生几千摄氏度的高温,尽管返回舱采用了
高效防热材料,仍无法避免一定程度上的温度上升;而着陆的刹那,航天员还要经受最后
一道考验:着陆冲击力。

  因此,这些精英飞行员都经受了极为严格的体格检查和心理测试。

  首先是临床医学检查。与普通人的体检不同,航天员的体检要求住院进行,大概要用
1个月时间。在此期间,医院将使用一切现代化手段对航天员进行巨细无遗的逐项检查,并
对潜在疾病进行排除,比如遗传性疾病。对航天员的配偶也要进行详细的检查。

  在长达数年的训练中,航天员的身体情况始终处于航天医学工程研究人员的严密监控
之下。他们的配偶也要经常接受特定的检查。

  其次是持续20多天的与航天有关的特殊生理功能检查。这一阶段,参选者要在离心机
上经受8倍于体重的超重考验,在飞速旋转并不断变换方向的转椅上考核前庭功能,在低压
舱接受缺氧耐力检查,还有下体负压……

  心理素质是航天员选拔中的又一重点。在航天员选拔中,参选者要在不同场景模拟情
况下显示其掌握复杂操作技能和迅速发现、准确判断和从容处理意外情况的能力。同时,
还要接受国内心理专家精心设计的心理问卷测试。

  宿双宁说,就是国际空间站,其面积也远远小于一套普通的两室一厅。而载人飞船内
的空间更只相当于一个普通的卫生间大小。要在其中长期独立地生活、工作,完成科学试
验任务,面对太空中那些难以预测的风险,航天员必须拥有超乎寻常的“坚强神经”。

  三个阶段训练

  被选拔出来,只是具有了成为航天员的基本素质;要成为符合要求的航天员,这些飞
行员们还要接受极为严格的训练。

  作为航天科技的集大成,宇宙飞船的操作自然极为专业。加上太空失重的特殊环境,
太空科学试验的高科技和高操作难度,以及各种情况处置的复杂性,对航天员的专业知识
和技术要求极高。加上飞船只能载两到三人,所以要求每名航天员都能独立完成相当多的
操作、科学实验和情况处置工作。

  宿双宁说,航天员的训练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基础理论培训。在这一阶段,航天员要学习飞行动力学,空气动力学,地
球物理学,气象学,天文学和宇宙航行学,以及火箭和飞船的设计原理、结构、导航控制
,通信、设备检测,航天医学知识等等。学习的要求远比一所大学要高得多,也严格得多


  第二阶段是专业技能训练。航天员要熟悉飞船的结构、组成,飞船各系统的工作原理
和模式。

  第三阶段是飞行程序和任务训练。航天员们要在与真实飞船相同的训练模拟器上按照
航天飞行程序进行模拟飞行,从进入飞船到发射升空、轨道运行及返回、着陆,熟悉太空
往返的全过程。

  在这个训练过程中,教练员还常常故意为航天员们设置各种突发性故障,以考验和提
高他们的故障发现、判断和排除能力。

  救生技能训练也是航天员训练中的最重要一环。如果飞船返回舱由于意外原因没有落
在预定的着陆区,在地面搜救队一时不能赶到现场提供救援时,航天员必须积极自救。宿
双宁介绍说,目前,这些航天员们已进行了海上、沙漠、丛林等各种地形和气象条件下的
救生技能训练。

  作为航天基础训练内容,体能训练和特殊环境耐力训练则贯穿于这三个训练阶段的始
终。

  随时准备造访太空

  从远古时代嫦娥奔月的美丽传说到明代万户飞天的壮举,中国人的太空梦已持续了数
千年。现在,随着运载火箭、飞船的研制和连续4次成功发射,中国人造访“天宫”的历史
性时刻为期不远了。

  此时,中国的航天员们准备好了吗?

  “中国的航天员训练正在按计划进行,随时能够保证派出合格的航天员代表中华民族
造访太空。”宿双宁充满自信地告诉记者。他说,目前,中国的航天员个个精神饱满,斗
志昂扬,都想争当中国第一批“太空使者”。

  “他们都是令我们感到骄傲的航天勇士,都生怕自己不能第一批上天,训练的认真劲
儿令人十分感动。”宿双宁说,即使是那些训练大纲上没有特别要求的课目,他们也都认
真学习、训练,力争每一次都达到优秀水平。

  “我可以确保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能够胜任太空人的角色。”宿双宁说。

  我们相信,用不了太久,我们就能在太空中看到这些中国航天员的身影——他们的脚
步或许还是稚嫩的,但,却代表着一个伟大民族迈向强盛的足音!(完)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8.12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19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