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Green Mouse), 信区: Green
标  题: 航天员系统负责人吴川生:航天员都是天生的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at Oct 15 11:11:52 2005), 站内

【 以下文字转载自 Aero 讨论区 】
发信人: dxmxqe (孩子), 信区: Aero
标  题: 航天员系统负责人吴川生:航天员都是天生的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Fri Oct 14 18:34:01 2005), 站内

www.XINHUANET.com  2005年10月14日 14:14:23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0月14日电(记者白瑞雪、李宣良)“航天员都是天生的。”
航天员系统负责人吴川生的这句话,大概要让许多人的航天梦破灭了。 

    吴川生解释说,身体健康、体质好的标准,很多普通人都能达到,但这并不意
味着他们都能当航天员。航天员在身体上与飞行员和其他人群的本质区别在于,航
天员天生具有普通人所没有的航天生理功能。 

    航天生理功能包括超重耐力等项功能,其中最重要的4项是超重耐力、抗低压
能力、前庭功能和血液重新分布能力。以超重耐力为例。航天员能承受10多个G
的超重值,即相当于自身重量十几倍的压力,战斗机飞行员仅能承受3到5个G,
普通人耐力就更差了。再如前庭功能也就是抗眩晕功能。身材高大、精神矍铄的航
天员大队大队长申运行身体很好,打球能连续打一个半小时。“我去试坐训练前庭
功能用的转椅,航天员上去转15分钟才算合格,我只坐了三圈、不到半分钟,就
连连喊停。” 

    对于航天生理功能先天不足的人来说,无论后天如何训练,也不可能提高。吴
川生说:“人和人是不同的,在航天生理功能方面差异很大。有的人天生就具有这
些功能,跟别人不一样。” 

    航天生理功能并不是后天训练形成的,但训练有一定的维系和提高作用。离心
机训练就是保持和提高超重耐力的一种有效的训练方式。航天员坐进一只8米多长
铁臂夹着的圆筒里,在时速100公里的高速旋转中,不仅要练习腹肌和鼓腹呼吸
等抗负荷动作,还要随时回答问题、判读信号,保持敏捷的判断反应能力。(完)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9.217.250.132]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99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