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ragon (猎鹰), 信区: Green
标  题: 读秒21小时--“神舟”试验指挥控制现场目击记
发信站: 紫 丁 香 (Mon Nov 22 08:11:32 1999), 转信

中新社北京十一月二十一日电:今日凌晨三时四十一分,中国第一艘载人航天试验飞船
经过二十一小时十一分钟的太空飞行,在预定地点安全着 陆时,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
大厅里一片欢呼雀跃。这时,大屏幕蔚蓝色的背景上显示出相互交织的飞船飞行曲线,
犹如一幅 色彩斑斓的画卷,好像描绘出了中国航天事业辉煌灿烂的明天。
  在北京西北郊中国北京航天城,有一个现代化的航天指挥控制中心。二十一小时前
,宽敞、明亮的指控大厅里,四块面积为四十八平方米的巨幅大屏幕上,显示着从酒泉
卫星发射场传来的壮观画面:高大的发射塔架,拥抱着乳白色的巨型运载火箭。火箭承
载着中国航天的新生儿--“神舟”号载人航天试验飞船。大屏幕上方标示着飞船飞行时
间、北京时间、任务时间、测控计划。
  指挥控制台上,指挥决策者、科学家密切关注着发射前的各种状态。大厅里不断传
来各个测控站宏亮、准确的报告声。坐在大厅前几排工作台前的参试人员,绝大多数是
三十岁上下的科技人员,大都是一九九四年以后毕业的博士生、硕士生。此次发射,在
火箭上升阶段和飞船返回阶段的指挥口令都将由一位年仅二十六岁的助理工程师下达。

  该中心是一个集指挥通信、信息处理、监控显示、控制计算、飞行控制等于一体的
现代化航天指挥控制中枢。它综合性强,反应快捷,运算精确。
  二十日六时二十九分,飞船发射进入一分钟准备。大厅里的气氛越发紧张起来。
  “十、九、八、七、六......”扬声器里传来最后的读秒声。
  “点火!”
  巨型运载火箭喷射出一团桔红色的烈焰,托举着“神舟”号飞船拔地而起,直刺苍
穹,渐渐地变成了一个小小的亮点,最后隐匿在无穷的天宇里。此时,来自各测站(船)
的测控数据源源不断地汇集到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
  几十秒钟后,在描绘理论弹道曲线的大屏幕上出现了一个小红点,标示着船箭实际
飞行状态的红色曲线吻合着理论运行弧线,开始向前延伸……
  各测站(船)接力赛似的测控数据不断传递着,接二连三捕获目标的报告声此起彼伏
。北京中心根据接受得到的各种数据和信息,及时作出了处理和回复。
  六时三十九分三十六秒,船箭分离。十秒钟后,中心向飞船发出了第一条指令。此后
,轨道专家综合了技术人员的计算结果,得出飞船入轨参数,表明飞船已进入了预定轨
道。接着,北京中心通过各测站(船)发送了一系列指令,及时地对飞船实施了控制。
  飞船在北京中心的指挥控制下,完成了预定的任务,进入了返回段。大厅里的气氛
又一次紧张起来。
  在飞船返回的最后六分钟,也是最惊心动魄的时刻,北京中心要发送数条指令,每
一条指令都决定着飞船能否顺利返回。
  北京中心依靠自己精密的硬件设施、全自动化的软件系统和非凡的技术能力,指挥
飞船完成了调姿、轨道舱与返回舱分离等一系列动作,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辽阔的大草
原上着陆。
  (中新社记者 刘红  作者 刘程 唐文俊)

--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202.97.232.59]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97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