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身体是干活的本钱), 信区: Green
标  题: 关注中国人质事件:偶然和必然中的福建平潭人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ue Jan 25 08:20:58 2005)

2005年01月23日 18:12 瞭望东方周刊 
 
  距2004年4月7名福建平潭人在伊拉克遭遇绑架后仅仅9个月时间,来自同一个地方的8
名劳工又在那个战乱频仍的国度被武装分子挟持。这里面或许有着一些偶然。 

  “不管怎样,现在全世界都知道我们平潭了。”1月19日,平潭县委办公室的值班人员
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但偶然之后,到底是什么样的力量,促使这里的人们如此不顾一切地前仆后继?

  “每个人的最大梦想就是出国”

  这次平潭县遭伊拉克人员绑架的8名人质,最小的17岁,最大的39岁,其中6名是敖东
镇人,2名是中楼乡人。他们先后于2003年11月23日及2004年1月12日、4月6日分3批出境前
往约旦,持2002年以去泰国旅游为由申请的护照。

  据介绍,这8人差不多都是借了高利贷,在蛇头的安排下辗转到伊拉克的,其中敖东镇
的林雄和林强兄弟俩,于2004年元旦以2.5分的高利息各借贷了3万多元后,才得以成行。


  但这些人也并非穷到要去冒死。“以前出去是为了能够活下来,现在则是为了更多地
赚钱,梦想一劳永逸,光宗耀祖。”平潭县一位干部吴平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出国
打工几乎是每一个普通平潭男子的梦想。”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在中楼乡黄土崎自然村找到了这次被绑架的林斌的家,他的母
亲告诉记者,林斌很能干,在家种花生、腌咸菜,空余时间到县城打零工,加上媳妇每月
打工可以赚到500—600元,一家人的日子过得也不是很差。但林斌说他要赚大钱,盖新房
子,还想做华侨成为富翁,让家里人在村里能抬起头来。

  让记者震撼的是,一位载着记者去敖东镇向阳村采访的“摩的”青年,也有着坚定的出
国打工梦想。“等筹到了资金,我就马上出国打工赚钱。”他说,“我不会像他们那么傻,被
人骗去伊拉克,我要去英国。”

  “人活一世,就得拼搏,男人可以去冒险,甚至是生命危险,但不能穷,只有最没本
事的人才在家里受穷。”他用这番话回答记者的疑问。 

  记者在平潭乡间采访时发现,大凡装修奢华的小洋楼,或者盖新房的人家,大都有亲
属在海外。虽然用热衷于攀比财富、炫耀财富来概括出国者心态有失偏颇,但梦想有朝一
日能出国挣大钱回来,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穷日子,无疑是许多平潭青年男子,乃至不少
普通中国年轻人追求的人生目标。

  吴平告诉《瞭望东方周刊》,根据他本人的调查估计,平潭村村都有不少人到国外打
洋工,总数大约有2万多人。

  平潭县政府的一位官员也表示,这么多人选择交纳不菲的费用到国外打工,甚至打黑
工,主要原因在于国外的工资确实相对高很多,而大约有七成左右的人能够在国外赚到钱
,多的一年十几万元,少的也有几万。

  “其实平潭到国外打工的人并不算多,跟同样是福州辖区的长乐、福清、连江等县市
相比,只是一个零头。”这位官员说。

  “除了联合国,哪个国家都敢去”

  事实上,在农业自然环境相当恶劣的平潭岛,外出打工的传统由来已久。据了解,这
里每百人中大约有40到50人出外打工,他们的足迹遍布世界,“除了联合国,哪个国家都
能去,哪个国家都敢去”。

  一个鲜为人知的事实是,国内目前80%以上的隧道工程都是平潭人在承揽施工,而从1
985年开始,这里的沿海渔民就开始发展远洋捕捞,目前从事远洋捕捞的渔船有40条,分布
于印尼、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等国海域,航行在海盗横行的地方。2003年3月20日,
在斯里兰卡海域遭到8艘海盗船的炮击而沉没的“福远渔225”号拖网船上,遇难的15名中
国船员中有14名来自平潭。

  平潭渔轮远洋作业的一个根本原因在于,近海渔业资源枯竭,基本上已经无鱼可打。
而人均不足3分的沙地只能种一些产量很低的花生和地瓜,每年只能指望1000元左右的收入
,农民的基本口粮大米全靠岛外供应。

  “平潭人不出岛就没法活。”吴平说。据他介绍,平潭人出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600多
年前,长期以来,由于自然灾害、战祸、瘟疫频繁,平潭人“赤脚下南洋”、“走番”一
直没有停歇。最初,他们的目的地主要是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东南亚国家和中国的
台湾省,后来逐渐扩展到日本、欧洲、北美,甚至南美、大洋洲。这批人后来大多成为在
国外定居的华侨。

  据平潭县侨联的不完全统计,平潭现有海外华侨2.5万多人,“另外至少还有近20年来
移民出去的新华侨8000人,在中国台湾定居的平潭乡亲也达到8000人以上。”平潭县侨联
主席薛岚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透露,“现在平潭每3户人家中,至少有2户有海
外关系。”

  让平潭人的偷渡传统延续下来的一个关键因素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不少海外平
潭人回乡探亲,这些人住酒店往往包一层,办酒席摆个几十上百桌。早年“出去”后成功
的人为后来者起了示范和引导作用。

  “平潭人出国打工,跟四川人到我们这里来打工的道理是一样的。”平潭县团委的一
位干部这样向《瞭望东方周刊》阐述当地人热衷出国的“原理”。

  去伊拉克最便宜

  在福州的几个重点侨乡和偷渡区,平潭人的收入和底子普遍偏低,因此他们无法像邻
近的福清、长乐人一样选择日本、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大多只能将新加坡、以色列和
伊拉克这些出国费用相对较低的国家作为主要目的地。

  据了解,去新加坡的费用大约是4万到5万元,以色列8万元左右,日本10多万元,英国
20多万元,美国费用最高,要50万—60万元,而伊拉克最便宜,还不到2万元。以英国为例
,偷渡成功并找到工作后,一般每月省吃俭用可寄回1.5万至2万元,这样一年就可以赚回
本钱。

  据有关方面统计,长乐人一年合计从境外汇回来的资金达到30多亿元人民币,福清市
在外乡亲现在一年汇回的人民币达50亿—60亿元。

  福建尤其是福州沿海部分地区的偷渡活动堪称“中国之最”。来自福建省公安边防总
队的消息显示,福建沿海部分地区平均一两天就要查获一起偷私渡案件。有一种说法是,
中国海外打“黑工”的有3万人,90%来自福建。

  偷渡已在福州沿海不少地方形成了“寡妇村”:全村的男人几乎都走光了。在这里,“
借钱做生意没人肯借,如果是出国打工,只要你愿意去借钱,不愁借不到,当然要利息。
”知情者说。

  据了解,出国打工之所以不找正规中介,在于很多国家还没对中国开放劳务市场,正
规中介提供的出国劳务机会相当有限,并且审批时间长,而蛇头的门路广多了,只要有钱
,去哪个国家都可以。 

  此外,福建的华侨华人遍布世界各地,偷渡出去的人,在目的地有已经站稳脚跟的亲
属、朋友、同乡、同学等社会关系接应和提供种种帮助。

  但对于平潭等地在国外打“黑工”的人来说,如影随形的往往是背井离乡的辛酸和朝
不保夕的非人生涯,尤其是在伊拉克的平潭劳工,出国不仅不是众人眼里的黄金坦途,更
有可能就是一条无法预知的不归路。《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张兆宜/福建平潭报道 
 

--

  老鼠怕猫?
    那是谣传!^-^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02.118.23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09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