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trigger (打虎上山), 信区: Green
标 题: 瞭望:以借人质事件做文章 巴以僵局中隐现变局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hu Jul 13 17:17:05 2006), 转信
中新网7月13日电 《瞭望新闻周刊》载文称,巴以关系向来都是在僵局和变局中交替演变,谁又能断言这场危机不是另一个变局的开始。
持续了多天的人质危机至今仍深陷僵局:被劫的以色列士兵沙利特生死未卜,以巴双方互不相让,而国际斡旋雷声不大,雨点更小。
从各种迹象看,“拯救大兵”似乎只是个引子,以色列大动干戈要做长久战的准备引发各种猜测,而处境本已艰难的哈马斯政权由于受到军事打压前途堪忧。巴以关系向来都是在僵局和变局中交替演变,谁又能断言这场危机不是另一个变局的开始?
从一般军事意义上讲,解救人质的过程应越短越好,以免夜长梦多。然而自从6月28日以色列发动代号为“夏雨”的军事行动一个星期来,以军依然以空袭和炮轰为主,袭击的目标包括道路、桥梁和电厂这些对于加沙人至关重要的基础设施,以及由哈马斯领导的自治政府总理府和内政部。同时,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大肆逮捕哈马斯高官,包括8名内阁部长和20多名议员。
巴勒斯坦方面直言批评以色列借人质事件大做文章,居心不良,意在摧毁哈马斯政权。事实上,这的确是以色列政府发动这场军事行动的真实用意。众所周知,以色列总理奥尔默特自4月上任以来,一直在海内外积极推销他的单边行动计划。然而,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奥尔默特都缺乏足够的支持和理解。
“打军事牌”是以色列经常采用的策略,这次奥尔默特也不例外。按照以色列媒体的分析,大规模军事行动可以安抚人质家属以及以色列社会的担忧;也可打击加沙境内武装人员发射土制导弹的能力。此外,保持对哈马斯只压不灭的态势有助于奥尔默特关于缺乏巴方和平伙伴,从而推行单边计划的政策;而且打击哈马斯力量,激化其社会支持的变动也符合以色列长远利益。
从以色列开始军事行动至今,巴勒斯坦媒体普遍认为哈马斯武装派别的表现“出奇的强硬”。哈马斯在加沙的几位领导人曾表示对劫持事件毫不知情,而且几天来也在不断同巴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以及哈马斯的武装人员反复商讨,希望能够和平解决危机。遗憾的是,哈马斯的武装人员似乎谁的话都听不进去,坚决要求以色列释放被关押的巴囚犯作为交换人质的条件。以色列国防部长佩雷茨则直接将矛头指向海外,指责哈马斯在叙利亚的领导人迈沙阿勒是此次绑架事件的主谋,并要求叙利亚政府出面施压。
梳理一下各方表态可以看出,此次人质事件暴露出哈马斯内部逐渐抬头的务实和强硬两派之争,分别以本土领导人哈尼亚、扎哈尔和塞耶姆,以及海外领导人迈沙阿勒为代表。而且,哈马斯在本土的武装派别“卡桑旅”似乎有种离心的倾向,拒不服从本土领导层的政治考虑和整体安排。因为在危机发生之前,哈马斯正与阿巴斯就民族和解进行对话,接近达成一致意见,而恰在此时发生人质事件。
值得指出的是,民意调查显示,8成巴勒斯坦民众支持人质交换囚犯的主张。分析人士侯赛姆说,依照这种态势来看,哈马斯无论是武装人员,还是政治领导人,抑或是海内外领导层,现在都不能作出大幅退让。因为一旦以色列士兵无偿转交给以方,哈马斯的社会支持率将遭受巨大打击。
目前,巴方尽管手中仍握有人质,但这张牌越来越烫手。而以色列也似乎要好好用用这张牌。僵局如何化解,现在还主要是巴以双方的事。劫持人质并不光彩,尽管巴勒斯坦民众强烈支持人质换囚犯,但此次巴勒斯坦在国际社会上却难以得到道义上的援助。也许是出于这一方面的考虑,美国和欧盟等主要的巴以关系调解方至今似乎无动于衷。更何况,美国向来就是站在以色列一边,压制哈马斯政权早已是双方不争的共识。此次人质危机使得以色列得到绝佳借口,在军事上对哈马斯施以重压。如此,结合最初的经济、政治和外交封锁,哈马斯如今陷入以色列和美国前所未有的全方位打压。
照这样发展下去,哈马斯政权的日子会越来越难过。但是,倘若哈马斯被迫转入地下,这对以色列来说也并不是好事。
解决“人质事件”僵局要靠双方努力,国际社会也应努力缓解目前的紧张局势,推动巴以双方回到谈判桌上来,通过对话解决争端。(文/王昊 黄敏)
--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9.217.251.153]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36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