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redfox (不知道什么名字好), 信区: Green
标  题: 核危机秘闻录 -- (10)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Mon Jul 17 18:03:21 2000) , 转信

10.核扩散危机

------------------------------------------------------------------------------
--

    核扩散也会引发危机吗?答案是肯定无疑的。因为核扩散不仅会带来核武器控制的
极端困难,还会使核武器的限制使用也陷于严重困难。核扩散的结果,一方面使得超级
大国的核威胁难以奏效,另一方面又加剧了触发核战争的危险。

    10.1 小国也能造核弹

    数十年来,好些国家都在极力防止核扩散,可是种种原因使这一努力没有取得预期
的结果。相反,核扩散的步伐在加快。
    60年代以来,出现了一批潜在的拥有(即未公开宣布拥有)核武器或核武器制造
能力的国家和地区。据美国哈佛大学核研究小组1983年的材料,当时拥有核武器的
除五个核大国外,还有以色列和印度;有核能力并急欲制造核武器的国家和地区有伊拉
克、利比亚、巴基斯坦和南非;有核能力并欲制造核武器的国家和地区有阿根廷、巴西、
智利、韩国和台湾。拥有核武器制造能力的东西方国家和地区共有二十三个。
    现在,像巴基斯坦、伊朗、阿尔及利亚等国家,都拥有核反应堆,如果它们决心要
搞核武器,其实都能搞成。
    朝鲜自力更生,于1987年建造了一个小型原始的核反应堆,每年可为朝鲜生产
出20磅钚,足够制造一颗原子弹。
    印度早在1948年就设置了研究原子能的机构,这一研究在60年代得到长足发
展。1974年印度爆炸了一个核装置,此后,又马不停蹄地试制成功运载工具,19
80年发射成功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到1990年,印度已具有发射中程导弹的能力。
    以色列从50年代初开始就在研制核武器,在法国的帮助下,到1967年已取得
能够制造1至2枚原子弹的钚原料。据1970年7月美国《纽约时报》报道,当时以
色列已拥有原子武器。美国《时代》周刊曾透露,到1973年底,以色列已制造出1
3枚原子弹。这些原子弹既可以用有特殊装备的轰炸机投向对方,也可以利用地对空导
弹攻击目标。
    伊拉克制造核武器的秘密一向鲜为人知。1991年7月4日,联合国第二个调查
团的37名专家前往巴格达专门核查伊拉克的核设施。一连调查了几天,核查工作进展
不大。要不是伊拉克核计划——"3号石化方案"的行政负责人和专家加法尔突然透露了
伊拉克制造浓缩铀的设备的情况,调查团恐怕很难发现伊拉克的核机密。加法尔是在调
查团的工作一筹莫展,准备罢手不干的情况下,突然用流利的英语回答问题,提供有关
情况的。
    原来,伊拉克早在1960年就建造了一个供研究用的小型核反应堆。1974年,
萨达姆组织了一个三人委员会,专门领导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研制工作。为此,开始从
阿拉伯世界搜罗有关的科学家、工程师和技术员。到1977年,先后有400多名从
事高级技术工作的阿拉伯人来到巴格达工作。
    1991年9月22日,由44名专家组成的联合国第六个调查团开赴巴格达。专
家之中,有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官员,有来自美国和英国的核武器制造专家。该调查团乘
坐专门的直升机在巴格达南部飞行时,发现了一座复杂的建筑系统。后来发现的文件证
明,这就是伊拉克核武器项目的神经中枢,是一座价值,100亿美元的核武器秘密研
究中心。在第二天的调查中,调查团又发现了大量证据,表明伊拉克有制造核武器的能
力。他们还发现了可能被用于核弹头的核燃料。
    9月24日,调查团经过一整天的检查,正准备满载而归。没想到住所突然被一群
伊军士兵包围。然后,调查团被强行带到一个大停车场,又被强令呆在一辆大轿车上,
围困达6天之久。代表团得到的文件、胶片和录像带均被扣留。
    25日,安理会作出决议,要求伊拉克立即释放44名被扣留的调查人员,并允许
他们带走所有文件,态度很强硬。美国的反应最为激烈。美军的两个导弹营火速开往沙
特阿拉伯,同时配备"爱国者'导弹100枚。海湾战争后仍驻守该地区的33000名
美军奉命进入战备状态。20艘美军战舰和200架战斗机也奉命进入战斗执勤。海湾
再度升起战争阴云,局势一触即发。
    在强大的国际政治、军事压力下,伊拉克僵持了三天,被迫要求联合国调查团把文
件登记分类后再带走。调查团接受了伊拉克的建议。9月30日调查团离开巴格达,同
时带走了45000页秘密文件、3000张照片和长约19小时的录像带。
    这些文件资料,以铁的事实向世人证明,伊拉克不仅在研制原子弹,甚至还打算制
造氢弹。伊拉克的核文件显示,它的核武器技术和计划远比美国专家先前估计的要先进
得多。文件披露,在阿塞尔伊拉克核武器研制中心,已拥有利用电磁同位素分离其提取
的浓缩铀。伊拉克正在试制一台内向式核聚爆仪器,并想用它来引爆一枚网球般大小的
浓缩铀原子弹。专家们经过分析认为,萨达姆的核武器研制进程已相当惊人,假如"沙漠
风暴"行动推迟两个月实行,他就将拥有核武器制造技术,并且很快就能制造出第一枚原
子弹!
    萨达姆的另一惊人之举是制造与核武器计划相关的超级大炮。有一尊超级大炮已装
配完成,另外4尊的零件也被发现。这些零件,可以组装成长度从30米到150米不
等的大炮。这5尊大炮中,有3尊口径为350厘米;有两尊的口径为100厘米,被
命名为"世界末日"。这些大炮中有一尊炮管长52。5米、口径为350厘米的超级大
炮,已在巴格达以北200公里的哈姆拉山试验过。西方情报人员认为,伊拉克可能在
这些超级大炮上装化学武器或核弹头。
    伊拉克秘密文件中还包含着萨达姆的"氢弹梦。国际原子能机构负责人布莱克斯说:
“伊拉克一项生产锂—6的计划也在进行中。锂—6这种物质只有一种用途,就是用来
制造氢弹。"文件透露,伊拉克已生产出少量锂—6,估计有几公斤。伊拉克打算每年生
产100公斤锂—6。武器专家认为,如果伊拉克想拥有自己的氢弹,梦想不难变成现
实,但还需要几年时间。
    在联合国的严密监督下,伊拉克想继续发展核武器已非易事。但是正如专家们指出
的:“你可以剥夺一个人有关的资料和设备,但无法剥夺他有关的知识和技能……”
    日本正从法国和英国购买核反应堆用过的核燃料,通过再加工来提取钚。日本的计
划是,在今后的近二十年里,要加工提取100吨钚。
    南非在1949年便作出研制核武器的决定。据说这一决定是当时的沃斯特总理在
国防部长博塔的敦促下作出的。当时只有几名高级部长知道这项计划。决定研制核武器
的原因是,南非认为它在国际上比较孤立,没有外援可依。
    在英美的协助下,南非到60年代已具备制造原子弹的能力。80年代初,南非每
年至少可以生产能制造2至3枚核武器的浓缩铀(约50公斤)。1984年,拥有浓
缩铀总数达375公斤,足够制造20至50枚原子武器,核武器运载工具也取得实质
性进展。
    面对非洲南部地区其他国家的劣势装备,南非种族主义政权会不会因为不必考虑遭
致核报复而在出现严重危机时使用核武器?
    南非总统德克勒克在一次会议上的讲话,透露了南非制造核武器的一些鲜为人知的
内幕。
    据德克勒克说,南非曾制定过一项秘密的发展核武器的15年计划,并按照这个计
划,制造过6枚原子弹,但在制造第7枚时,决定予以销毁。计划开始实施的时间是1
974年,70年代末才造出第一枚原子弹,虽然未经试验,但是没有理由认为它没有
效力。
    德克勒克说,他1989年执政后,核装置全部被销毁,用于生产高浓缩铀的设备
被关闭,铀燃料被降低等级,使之不适于制造核武器,设计图纸也已经被销毁。
    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是,掌握核技术、具备核武平生产能力的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多,
核物料的流通量也在增长。这种情况所带来的一个必然结果是,核物料和用于放射性武
器材料的失窃和非法挪用,变得非常容易,引发核战争和偶然性核爆炸的危险性也随之
增大。
    为了世界和平和人类安生,中国政府多次郑重宣布,不主张核扩散,也不搞核扩散,
不帮助别的国家发展核武器。
    1985年11月13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指出,中国在核领域内同外国合作,
无论是正在进行的或正在商谈的,都仅限于和平目的,而不是为了非和平目的。

    10.2 私人原子弹真吓人

    欧内斯特·卢瑟福于1911年提出了一个卓越见解:原子核比原子要小得多。此
后20年之内,人们都认为核子是击不穿的,甚至最杰出的物理学家都断言,不能指望
从原子中获取大量的能。一直到1933年,卢瑟福还就原子能的问题发表过著名的观
点:“在我们目前掌握的手段和知识的情况下,任何人说我们能够利用原子能,那就是
痴人说梦。”
    可是没过多长时间,情况就发生了根本变化,原子裂变被控制使人类获得了一种新
能源。
    今天的情况,正如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所言:“防止核战争浩劫的可靠途径是销毁一
切核武器。但是,完全的核裁军只是一场无法实现的梦想。原因很简单:核武器的道理
简单。政府、恐怖分子以至大学本科生都了解制造核武器的物理原理。几乎所有现代国
家都能够获得制造核武器的原料。”
    西方有的专家认为,由于核技术知识的日趋普及,核专业大学毕业生和退休核专家
日益增多,核技术制造与引爆技术完全保密已不可能。不仅国家可以制造原子弹,就是
一个经过训练的恐怖主义分子,只要窃得7公斤钚,也能制造出杀死数万人的原子弹。
    报纸上刊登过美国有人出售私人原子弹的事:一男子在一家杂志上刊登广告云:
“诚意出售原子弹一枚。价格从优,欲购从速。"一般美国人读到广告,都视为"超级玩
笑"而一笑了之,没加理睬。可是洛杉矶的一个叫吉姆的核工程师却不怕上当,把钱汇去。
他没有想到,不久就收到了寄来的提货单,上面赫然写着叫人心惊肉跳的一行字:“原
子弹一颗"。不过,吉姆开始并不相信寄给他的木箱中装的东西真的是原子弹。他饶有兴
趣地把木箱运回家中,打开一看,不由得惊讶地张大了嘴巴:其核专家的经验与知识,
他立即断定,这确实是一枚货真价实的原子弹!
    反核专家和警察接到吉姆的报警后,旋即风驰电掣般赶到,小心翼翼地取走了这个
令人毛骨悚然的怪物。此后,警方对该案的处理结果一直守口如瓶,秘而不宣。
    美国有关部门向国会报告说,美国对核材料的管理漏洞不少,很难防止偷盗,即使
丢失了核原料也未必知道。1966年,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发现,有100公斤浓缩铀
不知去向。90年代初美国新闻界曾透露,美国绝密实验室"莫名片妙"地遗失的核原料
铀和钚已达4000公斤以上。这些原料足以制造几十颗其当量与投放在广岛的原子弹
相当的原子弹!于是,不少人责问有关部门:出售私人原子弹一案的内情如何?美国现
今到底有多少"私人原子弹"?对这种失去控制的可怕武器,究竟有何良策?反核专家最
担心的是,有些私人原子弹在被发现之前,可能被丧失理智的人引爆。如果出现这种情
况,那么遭殃、丧命的就会不只是少数几个人。

    10.3 核扩散势头更凶猛

    苏联的解体,使世界进入了更加危险的核扩散新时代。
    苏联解体后,核扩散势头更猛。有的统计数字说,前苏联拥有的核导弹弹头、核炸
弹、核炮弹、核地雷等核装置共有3万件左右,其实很难搞清楚准确数字究竟是多少。
莫斯科美加研究所副所长安德烈·科科欣说,前苏联拥有的核武器数量太大,"没有百分
之百的把握保证一件也不落到坏人手里"。
    核武器扩散的潜在危险不容忽视。前苏联境内的战略核武器现在都部署在俄罗斯、
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虽然白俄罗斯和乌克兰已表示它们不想要战略核武器,
但会不会改变主意和最终结果如何都很难说。哈萨克斯坦并没有明确表态不需要保留战
略核武器。纳扎尔巴耶夫总统宣称:如果美国、中国、俄罗斯都销毁各自的核武器,哈
萨克斯坦才不要战略核武器。现在看来,短时间内实现纳扎尔巴耶夫所提出的前提条件
是不可能的。
    核材料的扩散,已成为一种现实的危险。前苏联军方存有115吨钚、500吨浓
缩铀,此外,民间拥有从核反应堆用过的核燃料中提取的20吨钚。对于这些核燃料,
俄罗斯政府迫切希望把它们作为反应堆燃料卖出去。
    90年代初,美俄双方几经协商,达成一项买卖;俄罗斯把从核武器回收中所得到
的铀,卖给美国民间核能电厂作燃料。
    按照协议,以后20年之内,美国将从俄罗斯买进1000吨铀料,总价高达10
亿美元。俄罗斯卖出去的回收铀,是纯度极高的加工铀,是任何想发展核武器的国家求
之不得的珍宝。11公斤的铀-235就足以进行一次核反应,造出一颗原子弹。前苏
联的核原料和核技术,都有可能落入恐怖分子或不择手段的人手中。恐怖分子或当权的
疯狂者可能弄到并使用核弹的危险是确实存在的。
    国际原子能机构力图通过监督核查,防止或阻止核扩散。目前向国际原子能机构申
报的核设施大约有1000座,需要人数众多的专家参与监督核查。可是,国际原子能
机构的监督核查专家仅有40人,已经忙得不可开交,对监督核查已申报的核设施已经
感到力不从心,哪里还顾得上去管许许多多并未申报的核设施呢?
    西方原以为,通过对非核国家实行技术保密、出口限制、严格核查平民用反应堆等
手段,可以防止核扩散。实际上这只是一厢情愿的设想,根本没有实现的希望。美国官
员在私下也不得不承认,这些手段对于防止核扩散无济于事。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及其盟国所面临的痛苦抉择是:要么用武力防止非核国家制造
核武器,要么学会同更多的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和平共处。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WWW 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7.107]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6.93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