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Green Mouse), 信区: Green
标  题: 军事评论:甲午海战的历史地位与军事意义(2)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ue Sep 17 12:29:51 2002) , 转信

中日甲午战争中的海军战略问题

  要充分评估甲午海战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地位,我们必须考察甲午战争中的海军战
略问题,分析并把握海军及其海上作战在这场战争中所具有的特殊战略意义。

  中日甲午战争,是日本军国主义者经过长期战略准备并精心策动的一场侵略战争。日
本政府在大力扩充军备的同时,积极着手组织了对中国的战略侦察。中法战争期间,日本
间谍乘乱游历了中国沿海各省,提出了《攻取中国以何处为难何处为易》的报告书,对中
国的“山川险要,土俗人情,无不详载”。1893年,负责日军情报工作的参谋次长川上操
六陆军中将还亲自化名进入朝鲜和中国境内,实地考察了预定战区的情况。与此同时,日
本还组织了以中国为假想敌的军事演习。到甲午战争前夕,日本对中国的总兵力和作战能
力,甚至每个省能提供多少参战兵力等,都做了专题的报告;日军对朝鲜、中国东北及渤
海湾等预定战区都绘制出极其详尽的军用地图,图上甚至标示出了每一座山丘、每一条道
路、每一口可以饮用的水井等细微目标。

  1894年6月5日,日本政府组建对华战争的最高统帅部——日军大本营;6月17日,大本
营御前会议决定发动对华战争,并确定了日本海陆军作战的基本方针。其作战目的是:将
陆军主力从海上输送入渤海湾择地登陆,在直隶(今河北)平原与中国军队进行决战,然后
进攻北京,迅速迫成城下之盟。日本大本营认为,“中国有优势的海军”,因此,陆军主
力在直隶平原“决战的结局首先要取决于海战的胜败”,即取决于日本海军能否首先在海
上战场歼灭中国海军主力,掌握渤海与黄海的制海权,从而保证安全输送其陆军主力在渤
海湾内登陆。鉴于上述考虑,日本大本营在作战计划中设置出作战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
,日本出动陆军入侵朝鲜,牵制中国军队;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出海,寻机歼灭北洋海军,
夺取黄海与渤海的制海权。第二阶段,则根据海上战场的作战所可能产生的不同结局,分
别编设出三种具体作战方案:

  (一)如果日本海军在海战中获胜并掌握了预定海区的制海权,则立即输送其陆军主力
兵团进入渤海湾登陆,在直隶平原与中国军队实施决战;

  (二)如果海战平分秋色,日本海军不能掌握制海权,则以陆军主力兵团达成对朝鲜的
占领;

  (三)如果日本海军在海上战场失败,制海权落入中国海军之手,日军则全部撤回本土
设防,准备全力抵御中国军队对日本的进攻行动。

  日军大本营关于作战的上述考虑与方案,是十分周密、明确而坚决的。它对中国海军
没有作出任何轻视的判断和决策,这完全符合兵家制胜之道。

  特别需要强调指出的是,日军大本营为这场战争制定的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海军制胜的
战略,因为整个战争的发展过程及其可能导致的最终胜负结局,无不依赖于中日两国海军
兵力在海上战场的决战即制海权的得失。完全可以说,在这场战争的海上战场角逐中,中
日两国海军对黄海与渤海制海权的争夺,具有关系战争全局的重要战略意义。因此,战火
尚未点燃,日本方面已居于一种有利而主动的战略态势之中了。

  而令人遗憾的是,作为战争另一方的中国,尽管以李鸿章为代表的一些军政重臣对于
日本图谋侵略中国的野心早有洞察,并做过一定的应对努力,但从1888年北洋海军组建成
军后,海军发展就一直处在停滞不前甚至萎缩的状态之中,直到这场迫在眉睫的战争爆发
时,清政府也没有做好应付战争的准备。清廷在1894年8月1日发布的对日本宣战的诏书中
说:“(日本)变诈情形,殊非意料所及”,正好道出其仓促应战的窘态。

  在战略上,清廷最高当局缺乏对战争的全盘策划和部署,对于战争的可能情况未做分
析和判断,更没有制订出应付各种可能情况的作战方案。战争初起,主战者认为日本不过
是海中小国,不难一战平之;主和者强调中国海军装备不如日本,若不依赖国际调停,难
以取胜。双方所做的都是政治判断,考虑的是天朝大国的虚荣和派系集团的私利,对于海
上战场和陆上战场的战略方向、战略战役的协同配合等,则是心中无数。没有将海上战场
的制海权的争夺得失,置于高度重视之中。甚至对于使用其它地区的海军兵力与北洋海军
联合作战这样一个十分重要而举措应属自如的问题,也根本未做过认真的考虑。在这样的
情况下,中国陷入被动的战局,无疑是必然的。

  海上战场的作战行动,与甲午战争的过程及结局之间的直接而重大的联系,也是显而
易见的。7月25日中日两国海军初次交锋的丰岛海战,拉开了甲午战争的大幕。此战为日本
蓄意挑起,然就中方而言,即属于遭遇战。但战端既起,中国方面仍未从海军战略上考虑
应对,则为大谬。7月27日,丁汝昌率北洋舰队主力出海寻找日本舰队,李鸿章给丁的训令
是“惟须相机进退,能保全坚船为妥”。以后,在朝廷的压力下,北洋海军有多次出海,
都是为了敷衍了事。表面上奔波于威海卫、旅顺口、大同江一线,实际上不敢越出北纬37
度线以南,更不敢前往日本舰队锚地隔音群岛;名义上是搜索日本舰队,实际上却是回避
主力决战。到了中日海军主力间具有战役规模的黄海大海战后,北洋海军更是放弃争夺制
海权,坐视日军在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的登陆,完成对旅顺口、威海卫两大海军基地的合
围,在客观上使局势完全倒向了日本一方,最后导致北洋海军的全军覆灭和中国在战争中
的失败。甲午战争充分表明了一个结论:海军战略及其海上作战是决定这场战争结局的主
导与核心因素。

  中日两国在战争战略上的明显差异,是同两国军事和国防战略直接相关联的。不可否
认,在不断遭受海上外敌入侵的近代中国,海军海防是政府着力经营的重要事业。作为中
国海军集大成者北洋海军的缔造者,李鸿章力主创办近代化的海军海防事业,源于他对时
局的基本评估。在1874年的海防大讨论中,李鸿章指出:“洋人论势不论理,彼以兵势相
压,我第欲以笔舌胜之,此必不得之数也······。历代备边,多在西北,其强弱之
势,客主之形,皆适相埒,且犹有中外界限。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
自如,麇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诸国构煽,实为
数千年未有之变局”。

  李鸿章虽然明确地道出了中国当时所处的前所未有的列强环伺的险恶局势,但他对于
国防战略的基本主张却是陆主海从。他说:“敌从海道内犯,自须亟练水师。惟各国皆系
岛国,以水为家,船炮精练已久,非中国所能骤及。中土陆多于水,仍以陆军为立国根基
。若陆军训练得力,敌兵登岸后,尚可鏖战;炮台布置得法,敌船进口时,尚可拒守”。
1897年,李鸿章在《筹议购船选将折》中说:“况南北洋滨海数千里,口岸丛杂,势不能
处处设防,非购置铁甲等船,练成数军,决胜海上,不足臻以战为守之妙······。
中国即不为穷兵海外之计,但期战守可恃,藩篱可固,亦必有铁甲船数只游弋大洋,始足
以遮护南北各口,而建威销萌,为国家立不拔之基”。李鸿章是清廷中实际主掌海军海防
建设大权的重臣,纵观他二十年的海军海防思想及实践,我们可以看出,在“中土陆多于
水,仍以陆军为立国根基”的国防战略指导原则下,他的海军海防思想基本点是:

  (一)陆主海从的海口防御和近海防御;

  (二)不穷兵海外的“建威销萌”;

  (三)强调海口要塞的岸台陆防御敌。

  显然,中国海军战略思想中所亟缺的,正是以舰队决战的方式争夺制海权的理论指导


  这种消极防御的海军战略,曾经导致中法战争中福州船政局所属军舰坐困于马江,结
果却是被法国舰队全歼的惨痛悲剧,也决定了北洋海军在甲午战争中必然失败的结局。
 
  李鸿章的海军战略思想,显然带有闭关自守年代以中央帝国自居、满足于自给自足自
然经济的生存空间、不愿积极向外拓殖发展的大陆民族温顺平和的心态,也反映出在重大
的时代变化面前,中国政治家的落伍与无可奈何。殊不知,19世纪已经是海洋的时代,海
军战略也已被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就在甲午战争前几年,美国海军学院院长阿尔弗雷
德·塞耶·马汉连续发表了《制海权对1660——1783年历史的影响》和《制海权对法国革
命的影响》两部著作,以理性思维总结了海权理论,从而震动了整个世界。马汉的海权理
论,是将控制海洋提高到国家兴衰的高度。后来他进一步在《海军战略》一书中发挥说:
“无论平时还是战时,对海权的运用便是海军战略”;“海权包括凭借海洋或通过海洋能
够使一个民族成为伟大民族的一切东西”。马汉的海权理论告诉我们,海权是一个战略范
畴,是国家海洋战略与海军战略的核心与基础。海权的实质就是,国家通过运用优势的海
上力量与正确的斗争艺术,实现在全局上对海洋上的控制权力。1890年,小罗斯福读了马
汉最早的海权著作之后,立即激动地写信给马汉说:“如果我不把它当作一部经典的话,
那就大错特错了。”1901年,小罗斯福当选为美国总统;于是,马汉的海权理论被带进了
白宫。原本长期奉行大陆战略的美国人,就此开始建立一支在马汉海权理论指导下的强大
海军,从而也就开始了美国人称雄世界的新纪元。美国全美图书馆协会主席罗伯特·唐斯
教授在其所著的《影响世界历史的十六本著作》一书中,将马汉的《海军战略》与达尔文
的《物种起源》、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马尔萨斯的《人口
论》、马克思的《资本论》等著作一同并列,认为它对人类近代历史发展产生了极其重大
而深远的影响。

  不论19世纪下半叶中日两国的执政者们对海权的重大战略价值是否有共同的认知,但
他们在海军战略上的实践,最终已经充分证实和检验出海权的重大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
,正是海权这把无情的时代利剑,决定了近代中日两国不同的命运;而依凭海军制胜的甲
午战争,也正是历史对中日两国的评判。甲午海战的重要历史意义,正在于此。历史的教
训,实在是发人深省!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8.12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77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