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varargin (varargout), 信区: Green
标  题: 中日甲午战争之辽东战役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5月19日14:08:12 星期一), 站内信件

  甲午战争时期中日陆军在奉天(辽宁)辽河以东进行的一系列战斗。
  清光绪二十年(1894)八月,平壤战役和黄海海战后,日本政府决计把战火烧向中国
,令大将山县有朋率侵华第一军集结在朝鲜义州附近,准备从鸭绿江一线进攻中国辽东
半岛北部;日军第一师团、第二师团及第十二混成旅团组成侵华第二军,准备从海路登
上辽东半岛南部,进攻清军重地金州、大连和北洋海军基地旅顺口。清朝陆军在平壤战
役后全部退出朝鲜,集结于鸭绿江一线。李鸿章得知日军决计进攻中国本土的消息后,
提出“严防渤海以固京畿之藩篱,力保沈阳以顾东省之根本”的战略计划,急忙加强辽
东防御。八月二十二日(9月21日),清廷命四川提督宋庆(1820―1902)帮办北洋军务,率
毅军从旅顺进驻鸭绿江防线重镇九连城,指挥前线战事。黑龙江将军依克唐阿(?―1899
)率镇边军、刘盛休率铭军也先后到达九连城附近,鸭绿江防线清军人数增至80多营,约
3万人,其部署是:以安东至九连城一线为主阵地,分左、右两翼设防。右翼向西南延至
大东沟、大孤山一线,由宋庆指挥;左翼由九连城向东北延伸至长甸河口一线,由依克
唐阿指挥。同时,清军也在辽南地区加强守备。怀字军、和字军、桂字军及徐邦道(183
7―1895)拱卫军等30多营分别把守金州、大连和旅顺,修筑炮台,增加炮位,构筑工事
。清廷还在旅顺设置北洋前敌营务处,任命龚照?节制诸军。
  九月二十六日,山县有朋率日本第一军近3万人进犯鸭绿江防线,选择清军的左翼和
中路为突破口。是日中午,部分日军从水口镇涉渡鸭绿江,冲击清军左翼,守军不支,
纷纷败退,鸭绿江左翼防线被轻易突破。当晚,进攻九连城一线的日军主力在鸭绿江上
架设浮桥两座。次日黎明,晓雾浮江,对岸清军又没有察觉。上午6时许,从浮桥上跨过
鸭绿江的日军登上沙滩,进攻九连城前沿阵地虎山高地。清军五、六百人在马金叙指挥
下顽强奋战,先后打退敌人3次冲锋。不久,日军迂回到虎山高地左右两侧,配合中路猛
攻马金叙部和驻守虎山旁边的聂士成部;宋庆派来的清朝援军也被日军阻隔、分割。敌
众我寡,虎山守军付出了重大代价后被迫撤退,阵地失守。二十八日拂晓,日军总攻九
连城,但城中寂然无声,原来守城清军早已在夜间撤离,日军不费一枪一弹,占领了这
一军事重镇。驻守右翼防线的清军见九连城已失,也纷纷向西溃退。清军苦心经营的鸭
绿江防线数日间便土崩瓦解了。日军乘胜西进,抢夺了凤凰城、大东沟、大孤山、岫岩
、苏甸、宽甸、木城、海城等辽东重镇。清廷震骇异常,唯恐日军乘胜攻占陪都奉天(沈
阳),破坏清朝列祖列宗的陵寝,急忙调集重兵,进行阻击,在辽阳东路,西起摩天岭、
东到赛马集长约150多里的地方构筑新的防线,与日军苦战3个多月,交战十几次,暂时
阻止住日军的攻势,缓解了辽沈地区的危急。在辽阳南路另一军事重镇海城,清军也调
集9倍于敌的兵力,在40多天内5次进攻日军,但终未收复海城。此时,日本侵华第二军
已在辽南登陆,战局对清军更加不利。
  九月二十五日,日本侵华第二军在日本联合舰队护卫下从大同江口渔隐洞出发,向
辽南进犯,次日清晨在清军未布防的花园口登陆,后续部队分乘40余艘运兵船相继而来
。此时李鸿章及清军大部正忙于应付辽东半岛北部战局,无力分身在辽南一带加强守备
。十月初六,日军进犯辽南军事重镇金州,初八发起攻击。金州守军3000余人在徐邦道
指挥下顽强抵抗,多次挫败日军。次日,日军调集重兵,用炮火压制清军火力,炸开金
州城门,双方展开激烈巷战,清军势单力孤,被迫撤退,金州遂沦入敌手。这时,日本
第二军约2.5万人已全部在花园口登陆。初十,敌人进攻大连湾,少数清军在前沿阵地堡
垒内遥放数枪后即纷纷撤退,大部分清军早已在昨夜退往旅顺口,致使日军兵不血刃,
占领了“严城巨防”的大连湾。二十日,日军扑向旅顺口,次日清晨先遣队行至旅顺北
10公里土城子时,遭到徐邦道、姜桂题(1843―1922)率领的500多清军的阻击,受到重创
,死伤50多人,不及收尸即狼狈后撤。二十二日,日军分兵三路再次进犯旅顺,二十四
日清晨进攻旅顺前沿防线。在椅子山炮台、松树山堡垒、二龙山堡垒和鸡冠山炮台等地
,两军相继开战。时至中午,旅顺前沿防线全部失守,清军退入旅顺市区。下午五时许
,旅顺东南的黄金山炮台亦被攻占,旅顺市区岌岌可危。当夜,清军乘风雨大作,放弃
旅顺口,向金州方向仓皇撤逃。节制旅顺各军的北洋前敌营务处会办道员龚照?贪生怕
死,早在金州失陷后即逃离前线。二十五日清晨,日军占领旅顺,清政府经营16年、耗
资数千万的船坞、炮台,一夜之间全部沦陷。日军进入旅顺市区后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
屠杀,全市仅36人因被驱赶掩埋尸体而得免于难,仅埋葬在旅顺“万忠墓”中无辜百姓
的尸骨就有2万多具。
  旅顺、大连的沦陷使清廷朝野大为震动。光绪帝气愤异常,将李鸿章革职留任,并
积极策划起用湘军,代替屡战屡败的淮军出关作战。是年底,清廷任命湘军宿将、两江
总督刘坤一为钦差大臣,督办东征军务。次年初,刘率湘军开赴辽东战场,亲抵山海关
节制关内外诸军。帮办东征军务的湘军大将吴大?率所部清军在营口、牛庄、鞍山一线
重新构筑工事,以阻挡日军的进攻。日军为在辽东战场彻底取胜,也重新调动兵力,将
第一军、第二军一部协调行动,向在辽河以东营口、牛庄、鞍山一线布防的清军发动新
的攻势。二十一年正月二十七日(1895年2月21日),接替山县有朋为日本侵华第一军司令
长官的野津道贯与侵华第二军第一师团长山地元治在汤池举行会议,确定了具体的共同
作战方针。二月初六,日本第一军占领鞍山,次日扑向牛庄。牛庄是辽河下游平原的一
个街镇,外围无城廓。清将魏光焘所部武威军6营在此驻守。初八上午9时,战斗在牛庄
外围打响,清军利用民宅土墙为掩体,与敌人激战,至中午被迫退入牛庄市内。是时,
清将李光久(?―1900)率老湘军5营赶来,中、日两军遂在牛庄镇内展开激烈巷战,弹飞
如雨,硝烟蔽空,双方逐屋争夺,犬牙交错。天黑后,清军不支,阵亡达千余人。魏光
焘、李光久率少数清兵突围,牛庄失守。十一日拂晓,日本侵华第二军第一师团也按照
既定作战方针,向营口发起总攻。营口位于辽河口左岸,为东北的重要通商口岸。清军
原有2万多人驻守此地,但初九清晨,清军统帅宋庆对敌情判断错误,将主力调往田庄台
,仅留3000余人驻守。由于敌众我寡,清军稍作抵抗即纷纷溃退。中午,营口沦陷。十
三日,日军集中3个师团、近2万人的兵力向田庄台发起总攻。双方炮战十分激烈。不久
,日军炮火占优,清军不支,遂向东北方向溃退,田庄台亦告失守,清军伤亡2000余人
。此后,宋庆率军退走双台子,吴大?部退往锦州。辽东半岛及其以北的大孤山、宽甸
以及辽河以西以北的田庄台等重要城镇全部沦入敌手。
  辽东战役是中日双方在中国境内进行的大规模陆战。战役历时7个月,战场波及辽东
半岛大部地区。清军苦心经营的鸭绿江防线、辽南防线和营口至鞍山防线被日军先后突
破,防守兵力占优势的清军纷纷败退,致使辽东大部重镇沦陷,且直接危及奉天和京畿
地区的安全。辽东战役失败后,以慈禧为首的清廷被日军威力所慑服,加紧了乞和投降
的步骤。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8.9.122.6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11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