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hitchcock (雨燕子), 信区: Green
标  题: 西方军事史---梅塔弗尔会战·撒玛会战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0年08月25日09:18:04 星期五), 站内信件

    罗马人所做的一切不过是完成亚历山大的心愿而已,因为可以看出罗马人已经
吸取他的观念,但却并非有意如此,因为历史是由环境造成的。每个强国的生存史
都有两个因素控制其命运----那就是内在和外来的冲突,就是所谓革命和战争。一
个国家如果不是因为衰老就决不会谋求和平;而使它们衰老得最快的,正是所谓的
“安全感”。以上理论对罗马也完全适用。因为当第二次布匿战争发生时,罗马正
处在青年期,夹在两大强国之间----东面为马其顿,南面为迦太基。要想获得安全,
这些强国必须加以消灭,因为任何强国的目的都是要建立一个绝对安全的疆界----
这也是亚历山大的目的。
    在西班牙就没有这种疆界存在,因为埃布罗河只不过是一个地理名词而已,所
以一旦高卢战争结束之后,罗马人就把眼光集中在西班牙的银矿和市场上,在索格
塔国内,扶持某政党去攻击托波雷塔人----他们是迦太基的臣民。汉尼拔采取了行
动,罗马人警告他别管闲事,他拒绝了,在公元前219年开始攻击这个城市,经过八
个月的围城战将它攻下。虽然罗马人并未出兵协助索格塔人,可是在次年三月,他
们派代表到迦太基去,要求交出汉尼拔和他的部下。这个最后通牒被拒绝了,于是
两国正式宣战。
    汉尼拔有一切报复的权利,这是很明显的;可是当他包围索格塔时,他似乎早
已充分了解可能的后果。虽然他可能是为了报私仇,但他也是为了取消第一次布匿
战争的后果和使迦太基重获优势。他具有高度敏锐的政治才能,并且认识到罗马只
不过是一个临时拼凑起来的强国:它的优势地位是凭借武力而不是说服建立起来的。
高卢人始终与他们为敌,当普里哈斯入侵时,也有几个同盟国曾经背叛它。从战略
上来看,这个时机似乎非常有利;而在战术方面,汉尼拔也处于强有力的地位,因
为他知道自从亚历山大使用骑兵给战争艺术带来了新的革命,罗马人对这种革命似
乎却很少认识。
    反之,罗马元老院也认为这个时机似乎同样有利。在北部意大利,高卢人已经
被击败,在那里已经建立了拉丁殖民地来控制他们。塔兰托和其他的南部港口都已
加以据守,越过亚德里亚海,已经不再会有外来威胁,制海权已经控制在罗马人手
中。不仅从罗马到西班牙之间的海上交通线有了安全保障,并且从西西里可以向迦
太基发动直接攻击。但战争却是一种机遇性很强的游戏,其中有许多无法预料的因
素。罗马的元老们对一切事情都有正确计算,但却有一个因素是他们无法计算的。
他们可以估量迦太基人,但是却无法估量他们背后的天才汉尼拔。正如道奇所说,
自始至终,汉尼拔就是一个枢轴,一切都绕着他旋转。在以后十六年以上的战争中,
只有他一个人与罗马为敌,并且教会了他们如何征服世界。他是怎样一个人物呢?
    除了从他的战役中获得的那部分知识以外,关于汉尼拔的一切所知甚少,而且
没有一件事是由友方叙述的。他出生于公元前249年,九岁即离开迦太基,和他的父
亲一同去了西班牙,直到他的伟大冒险开始为止,他都没有离开过那里,不过他却
一定追随他的父亲参加过许多次战役,在这些战役中他学会了战争艺术。他所受的
教育是不容忽视的。据说他能说极流利的希腊语,而且能读能写。他对希腊战史有
极深入的研究。他比较瘦,但身体很强健,是一个优秀的赛跑选手,善于击剑和骑
马,有着钢铁般的体质,他极能吃苦,头脑灵敏善于计算,能够把一切情况综合起
来,他的生活非常简单,不受酗酒和美色诱惑。李维说他具有超人的勇气,敢于冒
险,在危难之中却能有强大的判断力。虽然如此,李维又说他有着非常残酷的一面,
比一般布匿人更可怕,他不信真理,不守信用,不畏鬼神,不信宗教,不遵重誓词。
波里比阿也说他异常残酷,并且十分贪婪。不过在我们看来,这些恶德可能都要大
打折扣,因为他的不讲信义并不比他的伟大对手西庇阿更厉害。而他的残酷在那个
时代也并不算是反常的。
    当公元前218年春天,他从新迦太基城出发前往埃布罗河时,他的目标十分清楚。
他并不想征服意大利,而只想破坏意大利同盟,以强迫罗马求和,就好像过去阿格
多克里斯对迦太基曾施用过的故计。当他在特朗西梅诺湖大捷后曾经演说:“我来
此不是要和意大利人作战,而是要帮意大利人同罗马作战。”他并非以征服者而是
以解放者自居。以这个观念指导他的战略,他率领着90,000名步兵、12,000名骑兵
和37匹战象进入了近代所谓的佩尔比格朗地区。他之所以宁愿走陆路而不走海路,
不仅是因为罗马人控制着海面,而且他更想唤起高卢人一同反抗罗马。所以他希望
在尽量接近塞萨尔菲-高卢的地区,建立一个补给基地和兵源补充站,因为他与西班
牙之间的交通线随时可能被切断。
    从比利牛斯山脉,他毫无抵抗地运动到了阿维格隆以北不远的地方,因为罗马
元老院完全没能猜中他的意图。他们一面命令塞姆普罗利乌斯在西西里集中一支军
队准备对迦太基进行远征。另外又命令老西庇阿率领一支军队取道马西里亚前往埃
布罗河。老西庇阿到达马西里亚之后得知汉尼拔正在他北面,相距五十英里以外,
所以他已经追不上了,可是他却不是领兵从沿海道路赶回意大利,反而命令他的兄
弟格纳乌斯率领大部分兵力向西班牙进发,去攻击汉尼拔的基地,他自己则率领少
数人回到比萨。等罗马人知道汉尼拔的位置后,马上就派人通知塞姆普罗利乌斯领
兵北上。此时,汉尼拔采取了一个与亚历山大在赫塔斯佩斯河上相似的行动,徒涉
渡过了罗恩河,领兵向滨海阿尔卑斯山进发。
    到底他从哪里翻过山脉,已经不可考,大致是在小圣伯纳德和吉尼维里山之间。
他的最大困难并非山脉本身,而是具有敌意的阿罗布罗吉斯人不断攻击他的后卫。
他一路的损失颇为可观,当他渡过罗恩河时,尚有步兵50,000人和骑兵9,000人(注:
这个数字与原有兵力已经差了很多。主要原因是他在加泰罗尼亚留下了22,000人的
留守兵力,其余21,000人则可以指明逃亡人数相当可观。不过上述数字可能不无夸
张。因为波里比阿曾经说,这个军队的数量还不如其素质,其训练程度尤为优秀。)
等他进入塞萨尔菲-高卢平原时,只剩下步兵20,000人和骑兵6,000人了。依照李维
的计算,剩下的步兵只相当于他从新迦太基出发时的四分之一了。
    这样重大的损失,是否由于领导的过失似乎很难说。不过却可以看出汉尼拔的
军队纪律并不太好。反之,他在以后几年中,居然能赢得一连串的惊人胜利,就更
加令人难以理解。
    公元前218年12月,在特雷比亚河岸上,他引诱塞姆普罗利乌斯接受会战。他使
对手感到昏乱,在正面牵制他,另外分出自己骑兵的一半去绕过敌人侧翼,打击在
敌人的后背上。于是罗马军大败溃逃(注:根据波里比阿的记载,双方兵力如下:
迦太基人为步兵28,000人,骑兵10,000人;而罗马人为步兵36,000人,骑兵为4,00
0人)。次年4月,在特朗西梅诺湖北岸,他故意把部队放在塞维利乌斯和弗拉米利
乌斯两军之间。然后他奇袭了后者,几乎使之全军覆没(注:罗马方面的损失为阵
亡15,000人,被俘15,000人)。
    汉尼拔于是向南移动,趋向亚德里亚海岸,在阿维都斯河边的坎纳夺获了一个
罗马人的补给站。但他到那里去的主要原因似乎还是为了给他的骑兵寻找一个合适
的战场。此时在杰伦纽姆有四个罗马的双倍军团,由他们的执政官帕卢斯和瓦罗率
领。当他们知道汉尼拔的行踪之后,就前进到阿维都斯河,在它东岸扎营,在上游
距离汉尼拔有三英里远。
    因为迦太基骑兵占有优势,所以帕卢斯不主张出战,但瓦罗的想法却完全相反。
由于两位执政官是隔日轮流担负总指挥,在他们到达后第二天是由瓦罗轮值指挥,
于是他命令全军前进。双方发生了不具决定性的序战。
    第二天,那是公元前216年8月2日,帕卢斯已经无法照他的心愿引兵退去。汉尼
拔可能也认识到这一点,就把兵力布成一个新月形的阵势准备交战。在中央他集结
着西班牙和高卢的部队,而把他的非洲部队置于两翼。在步兵阵线的两端,他又各
放了一支强大的骑兵。
    面对着罗马人阵势,他首先击溃了罗马骑兵,接着就等候罗马步兵前进。他们
压迫着迦太基的新月阵势向后退,一直到它凹入为止。于是突然之间,汉尼拔命令
他的两军团非洲步兵前进,两面向内旋转,从侧面把罗马人卷入了口袋。最后,追
击归来的迦太基骑兵就打击在罗马军团背上。
    罗马军好像遇到地震一样,全部被他们吞食。(注:波里比阿认为罗马军的兵
力为步兵80,000人,骑兵9,600人。而剑桥古代史则对于这个数字表示怀疑,估计罗
马兵力应为48,000人。依照波里比阿的估计。罗马军的损失如下:骑兵除逃出了37
0人以外全部歼灭。实际未参加会战的步兵10,000人被俘,另外70,000人被杀。迦太
基全部损失数字为5,700人。)
    如果对特雷比亚、特朗西梅诺湖和坎纳这三个会战进行一次分析,那么这些胜
利毫无疑问应归功于汉尼拔的战术天才。因为罗马人的战争思想太落后,所以使他
的天才可以为所欲为,无往不利。罗马人的战争观念是非常呆板的,所依赖的就是
匹夫之勇、纪律和操练。至于说到指挥,简直可说是聊胜于无。他们还是把将领当
总教官看待----他只需善于调换检阅队形就够了,对于地形和战术要求简直很少加
以考虑。因为他们过去的敌人都是缺乏纪律和操练的野蛮民族,所以在许多次战斗
中,他们都是靠了纪律和操练取胜。又因为他们对亚历山大和他的继承人的战争一
点都不了解,所以难怪被汉尼拔打了个措手不及。他们愚蠢无知,累犯战术错误,
而汉尼拔却有着惊人的机智、远见和想像力。不过这并非罗马将军们本身的过错,
他们通常并不缺乏勇气,而这却正是罗马军事制度的根本弊病。每个公民都可以担
任将领,因为对于每个公民都假定他能精通战术。
    正如蒙森在他的罗马史中所说的:“在这样的战争中,对于将领的人选却年年
都要用投票的方式来表决,这实在是一种咄咄怪事。”主要是由于政党政治作祟,
因为罗马的几个大家族都互相对立,结果是建立了一支静态陆军,他们的将领是选
举出来的,其标准不是经验和能力,而是他对政党利益的是否效忠。
    相反,汉尼拔却是一位能够适应任何环境的将领,也许只有围城战是唯一例外。
他凭着意志驱使,在他的意大利战役中的前三年内,显出了无比的果敢;接着在以
后的十三年中,他又能进行顽强防御。他具有一种超人的能力,能使他的行动适应
千变万化的环境,所以波里比阿的评论一点都不错:“对于罗马人和迦太基人所遭
遇到的一切命运,无论好坏,起因却是汉尼拔和他的心灵。这个人的影响实在太巨
大了,简直就是惊人。他的心灵可以适于一切人力范围内的任何工作。”他接着说:
“一连十六年时间,汉尼拔一直在意大利与罗马人不断苦战。他的军队没有一天离
开过战场,他好比一个优秀的舵工,始终控制着这支巨大的兵力,虽然他的部队并
非由一个民族,甚至并非由一个种族组成,可是他们没有一个人对他有怨言,而且
彼此间也从来没有冲突。像这样复杂的部队,没有一个敢不服从他的意志和命令,
这也就可以显示出他的指挥才能实在高人一等。”
    再引证一位近代史学家的评论,蒙森曾经说过:“他特别具有发明天才,这也
是腓尼基人的主要民族习性。他喜欢采用突然袭击和出人意料的路线。埋伏狙击和
一切计谋对他来说都是家常便饭。他对敌手的性格曾作过谨慎研究,这也是没有先
例的。他组成了一个当时最有效的谍报系统----甚至在罗马城内,他也经常派有侦
察人员----所以他对敌人的一切计划都经常获得情报。他本人也常常化装,戴着假
发亲自搜集情报。在这个时代历史书的几乎每一页都可以证明他的军事和政治天才。
他的确是一个伟大人物,无论他到何地,都足以吸引着大家的目光。”
    那么象罗马那样的军事制度,对这样一个人又有什么应付的方法呢?完全没有,
可是到了最后,罗马人的民族性还是获得了胜利。在坎纳会战之后的景象又是如何
呢?汉尼拔希望这一战能使罗马共和国发生全面动摇,可是结果完全不然,尽管罗
马已经瘫痪了,但却没有一个拉丁城市背叛它。如果汉尼拔是亚历山大,那么罗马
也许还是会灭亡的。他现在应该明白,罗马联盟的力量就寄托在罗马城,除了罗马
以外,他们空无一物。他的骑兵将领马哈巴尔劝他立即进攻这个首都,他却拒绝了。
马哈巴尔怒吼道:“这是一个真理----上帝不会赐人以全能,他不会让同一个人拥
有一切天才。汉尼拔呀,你知道如何获得一次胜利,但你却不知道如何利用这个胜
利。”正如李维所说,“大家都认为这个时间上的延误,已经挽救了这个城市和这
个帝国。”
    汉尼拔为什么不进攻罗马呢?霍华德说因为他正在构思一个新战略:准备使用
迦太基的全部力量,使战争扩展到新的地区,这样就可以包围意大利。当他进行逐
城争夺战时,其本国政府也在设法想把罗马人逐出西班牙,夺回撒丁,而更重要的
是在西西里岛重建他们的势力。这样就可以迫使罗马求和。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汉
尼拔也早已接受了马其顿国王菲力普五世的请求,准备与他结为同盟。〔注:在听
说汉尼拔在特朗西梅诺湖获得了胜利之后,马其顿的菲力普五世也准备攻击意大利,
而在坎纳会战之后,就与汉尼拔缔结同盟。于是罗马人在得到了佩加蒙国王阿塔拉
斯的支援后,也就在公元前214年与他交战,这就是第一次马其顿战争。公元前211
年,罗马人与阿托里亚同盟签订条约,到公元前205年战争才告结束,双方签订了弗
尼斯和约,菲力普同意不再烦扰罗马的同盟国。〕
    可是这似乎并不是达到其目的最佳途径。如果罗马城被攻陷,那么西班牙、撒
丁和西西里都会自动落入他的掌握之中。所以并不是因为他认定这个“新战略”是
最好的,而是因为缺乏攻城工具,所以不得不如此。汉尼拔知道他攻不下罗马城,
所以他被迫放弃攻势,与他的对手法比乌斯同样采取守势,从此都是想以消耗手段
取胜。
    为什么没有一个城市背叛呢?不仅是因为它们效忠罗马,而且也因为他们都有
城墙,并且彼此间有道路联系。他们不仅可以安全的对抗汉尼拔的野战军,同时补
给的供应也不至于发生问题。现在构成罗马战略的枢纽就是这些有城墙的城市,而
汉尼拔居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未尝不是一件怪事。如果他明白这一点,那么当他
于公元前215年在卡普阿建立基地,并使南意大利的大部分归入他的控制之中时,他
就应该组组一支攻城部队,去击毁敌方战术中的核心。在以后四年中,战争就变成
了反复进退的行动。到公元前211年,弗尔维乌斯攻陷了卡普阿城,于是汉尼拔所能
做的就是渡过阿尼欧河,前进到罗马的城墙脚下,立马柯林门外,挥动他的宝剑。
这虽然是一个英雄的姿态,但却已经迟了五年时间,实在是太迟了!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27.73]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60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