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hitchcock (雨燕子), 信区: Green
标  题: 西方军事史--布伦海姆会战(1)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0年08月25日10:37:05 星期五), 站内信件


    从表面看来,威廉三世之死使法国占了优势,使它所期望的统一局面有了确实
的希望----英格兰的统治者变成了一个并无特殊能力的女人,联合省为之大感震惊,
而帝国(奥地利)也仍然显出年老无能的惯态。可是世界上总是有奇迹发生,上帝
注定了要由一个人来扭转乾坤,他就是约翰·邱吉尔·马尔波罗第一公爵(1650-1
722年,他在1702年才晋封公爵)。更巧的是他又有一个能干的帮手,他的妻子莎拉
·叶琳格丝,能够深得女王的信任,对国事的指导具有重大影响。
    他是温斯顿·邱吉尔爵士的儿子,1650年6月6日出生于阿什,1667年开始从军,
到1701年8月8日,威廉三世任命他为驻联合省大使兼联军总司令时为止,其间他曾
经历过多次陆海战役。这些经验对他来说非常有价值,使他对战争的现实有所认识,
又因为他是一个见多识广的人,所以他对法国人的性格有深刻的了解,以后他对自
己的对手常能判断如神。
    在他证明自己是当时英国最伟大的军事天才之后,很自然的成了同时代许多小
人物的妒忌对象。虽然如此,他的德行也并非无可指责,在他的时代,权谋术也是
成功的基础,如果他不那样做,也就不可能升到如此高位。所以我们判断一个人才
时,必须以他所处时代的标准为准则。有人指控他是投机小人,曾经阴谋叛国,当
然他曾经与流亡在圣泽门的废王派通信,可是到1701年,威廉三世却任命他主持军
政。这个选择是很聪明的,因为这个军事和外交上的重任所需要的正是机智绝伦的
性格。
    不管他在人格方面得失如何,以将才和治术而论,马尔波罗在当时实在可以算
是高人一等。他有礼貌和耐性,对愚蠢的人能很愉快的加以容忍,在天才之中很少
有人能有如此性格。虽然他具有至高的勇气、活泼的想像力和充分的常识,但是他
最难能可贵的特点还是他的自制力。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使他的心智丧失平衡,不管
是同盟国的老顽固们也好,愚笨的政客们也好,或是敌人的运用能力也好。以将才
而论,他具有一种极其少见的魄力,能够对战争进行总体观察,他能够把海权与陆
权,战略与政策都融合成为一体。没有一件事情能逃过他的观察,即令是在战术方
面或行政方面,任何细节也都不会被忽视。他是一个谋略家,经常使敌人感到神秘
莫测;他也是一个管理家,他的部下对任何东西都不会感到缺乏。在计划一个战役
时,他可以忍受无限痛苦,在执行一个计划时,他又能不惧任何困难。在他那个时
代中,大家都相信防御是较强的作战形式,而他却总是设法引诱敌人接受会战,而
最后更是证明了一个有活力的攻势通常也就是最理想的防御。一个同时代的人对他
曾有下述评论(见瓦德诺亲王致威廉三世书):
    “基尔奇有火气,兰黑有思想,马凯有技巧,柯尔切斯特有勇气,但是对于马
尔波罗公爵却很难加以适当的评语。他的性格中似乎有一种无法说明的因素,上述
各人的美德好像都集中在他一个人身上。在军事方面他实在是一个全才。”
    罗伯特·帕克曾经在马尔波罗的麾下服役。他也有下述评论:
    “至于说到马尔波罗公爵,所有的人都同意法国将领没有一个人是他的对手,
连法国人本身也有同感。这在他的十次战役中都有确证。他从来不会让机会溜走。
在所有的情形中,他都具有如此巨大的判断和预测的能力,他从来不打没有胜算的
会战,从来不围攻没有必克把握的城镇。他的态度乐观,心智清明,脾气冷静,即
使在会战的高潮中,思想还是同样的敏锐惊人。”
    这就是那个为部下所敬爱,被称为“约翰伍长”的人。最值得玩味的,是一百
年之后另有一个最杰出的人物,也被他的部下称之为“小伍长”(指拿破仑)。这
个伍长实在是那个伍长的先驱,他也可以说是古斯塔夫大王的继承人,因为他打破
了十七世纪末的战争公式,而又回到了那个瑞典大王的旧路上,所以马尔波罗也为
腓特烈大帝和拿破仑做了开路的工作。要了解这一点,我们应首先分析自从1648年
以来在战争艺术方面所发生的变化。
    在这一时期,交通还是停留在原始状况下,陆军的数量依然不太大,因为骑兵
仍然是决定性兵种,所以战略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粮秣的影响。水运和草地是最重要
的,此外还有弹药库的建立,结果又使围城战压倒了野战,使大家一致承认防御要
比攻击更为重要。由于希望避免会战,所以又导致所谓“闪避战略”,它是重视运
动而非战斗的。杜伦尼(1611-1676年)是这种战略的名家好手,但却并不是它的奴
隶。但是他最著名的对手蒙特古里(1609-1650年)却定下了这样的原则:“成功的
密诀就是要有一个坚固的实体,无论在哪里都是如此强硬而不可透入,它好比一个
机动的要塞,可以随时阻止敌人,而且还应有自卫的能力。”
    马尔波罗却摆脱了这一类战争形式,回到了古斯塔夫的攻势战略和克伦威尔的
攻击战术上。其所以如此,是因为他具有丰富的想像力,能够认识到他这个时代中
的军事变化,并了解其意义。自从1648年以来,出现了两个最重要的变化:(一)
普遍采用燧发枪;(二)用刺刀代替了长矛。(注:“刺刀”一词可能是由“Bayo
nette”一词演变而来的,这是十五世纪的末在拜约尼(Bayonne)所制造的一种短
匕首。1647年在历史上才首次提到枪上的刺刀,这种刺刀插在枪口中,使火枪不能
同时发射。1663年在丹吉尔之战中,英军就曾使用过它。到1687年,范邦才建议路
易十四采用“接合式”刺刀,这种刺刀可以装置稳定而又不妨碍射击。两年以后,
法国陆军全部采用了它,1697年以后,英德两国也采用了。到了1703年,法英两国
也已完全取消了长矛。霍姆上校说:“刺刀的出现代表中世纪的结束和近代战争的
开始。这个十二英寸长的短刀使战术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除了燧发枪兵以外,在1667年又新创了一种掷弹兵,以后也编成了连,每一营
有一个连。所以在1650到1700年之间,我们发现共有四种不同的步兵----即长矛兵、
火枪兵、燧发枪兵和掷弹兵。到了1703年,又缩减成为一种主要形式,都使用燧发
枪和接合式的刺刀。
    这种兵器数量的减少,使队形和战术都大为简化,火线均为四列,通常也用三
列,代替了纵队和六列的横队。一个营通常为八百人,在组织上分为左右两翼,每
一翼又分为连,排和组。英军一排为五十人,而法军则为一百人。过去是一列连续
的放枪,现在是各连或排在接近射程三十步到五十步时始开始射击,然后在浓烟掩
护之下开始用刺刀冲锋。
    马尔波罗认识到这些变化都是对进攻有利的,所以他的战略和战术都是以进攻
为主。用持续的步兵攻击,先把敌军钉住,然后再用骑兵的冲力将其击破。他的骑
兵中队分为三线,像克伦威尔的骑兵一样,手持刀剑用疾驰冲锋。在布伦海姆之战
中,帕克告诉我们说:“骑兵奉命首先缓缓前进,到了与敌人非常接近的时候,才
拚命的向敌军冲击。”卡尼也告诉我们说:“马尔波罗只准每一名骑兵在一个战役
中,携带三发弹药,这是专门用来在马匹吃草时供掩护用的,而不是为了进行正式
战斗。”此外对于步兵,则特别重视射击训练。应该记住马尔波罗指挥的军队是由
许多不同国籍的人员所组成的,荷兰、日尔曼和英国人都有,这也使他增加了很多
困难。
    战争开始时,英国的陆军和海军不同,兵员并非强迫征召而来。每个上校(团
长)自己召募他的部下,所有薪饷被服都是包发给他的,所以造成了广泛的腐败情
形,使部队中常常由罪犯充数,所以纪律必须十分严厉。提费尔扬曾经提到有一名
士兵在1712年,奉命应鞭笞12,600次,但是打到了1,800次时,他已经快要死了。在
1703年到1704年之间,英国逐渐通过了一套征兵法案,于是这种召募的方式被取消
了,在某种限度内,承认强制征兵合法。通常是在夏季作战而在冬季补充兵员和训
练他们学会当时那种复杂的操练。
    1702年5月15日宣战,马尔波罗面临的情况,其困难程度可以说是前所未有。法
西两国形成了一个统一阵线,而所谓的大同盟却分裂成为两个集团,一个是英国与
联合省,另一个是奥地利。在奥地利以西为巴伐利亚,虽仍守中立但态度很值得怀
疑;它与法国之间隔着一个巴登,其统治者马格拉夫·路易却决定站在利奥波尔德
一边。在奥地利的东面是匈牙利,正为叛乱所苦,在其南面则是意大利境内的西班
牙人,所以奥地利正在三面受到威胁,又因为萨伏依的维克多·阿曼达斯二世也与
法国缔有同盟关系,由于这个便利,法军早已占领了波河上游,可以对在米兰的西
班牙人进行增援。从全局上看,法国占有内线的便利,可以分别向联合省或奥地利
出击,西班牙可以直接支援法国,或是以意大利为基地与奥地利作战。
    马尔波罗的战略任务,第一是要阻止联合省遭受法军蹂躏,第二是防止奥地利
被法西联军击败。前一个任务要求用联合省作为作战基地,在北面击败法军;后一
个任务则须在南面击败西班牙。关于后一个任务,由于在1701年6月葡萄牙已经与法
西两国缔结同盟,所以西班牙的地位已经大为增强。因为英荷两国海军已经不再能
利用葡萄牙的港口,所以无论是在伊比利亚半岛或是在意大利境内,要想对西班牙
进行一次攻击,其先决条件必须是在地中海或附近获得一个海军基地。
    为了适应这种战略情况,马尔波罗决定了一个两面的计划。
    (一)因为巴登的路易挡住了黑森的隘路,所以他决定攻击薄富尔元帅所率领
的9万法军。他们正占领着马斯河上的一切要塞----只有马斯特里赫特例外----并且
也占领了科隆选帝侯国,所以也就切断了联合省与奥地利之间的交通线。
    (二)同时,罗克将军和一支英荷合组的远征军应攻占卡迪兹,并为舰队建立
一个基地,从这里就进一步企图获得地中海的控制权,以切断西班牙与意大利之间
的海上交通线,并从南面威胁法国。
    1702年的战役是从意大利境内开始的,指挥帝国陆军的尤金亲王(1663-1736年)
发现范德姆元帅所指挥的法西联军在数量上占有优势,使他很难维持在默顿的位置。
接着在7月间,马尔波罗率领4万人开赴战场,因为配属在他司令部中的荷兰代表既
懦怯又顽固,所以错过了四次机会,使他未能把敌人引上钩。虽然如此,法国人却
已被逐出马斯河和下莱茵河流域,列日以下的马斯河都已通航无阻,若非如此,则
1704年对多瑙河的远征将成为不可能。
    8月,罗克的海军出现在卡迪兹前方,陆军14,000人由阿蒙公爵率领,但由于计
划错误和缺乏主动精神,人员的行为也很卑劣,所以攻占这个港口的企图终成泡影。
在返航时,10月间为了掩饰这次失败的耻辱,对威戈进行了一次临时性攻击。法军
损失很重,船只不是被焚毁即被俘虏。虽然威戈不足以据守当作基地,可是这次突
袭所完成的工作,却几乎可以与卡迪兹的攻占相比拟。但是因为在此之前恰好又发
生了另外一个事件,结果使它的成功完全被抵消了。9月间,巴伐利亚与法国合作,
其条件为马克西米利安·艾曼纽尔的领土应大量扩张,而且一旦皇帝利奥波尔德被
击败了之后,就应由他承继帝位。换句话说,就是由威特尔斯巴赫王室代替哈布斯
堡王室。这个同盟使路易十四可以由守势转为攻势,而一直前进到维也纳。
    马尔波罗已经控制了马斯河和莱茵河下游,于1703年侵入科隆选帝侯国,并于
5月18日占领波恩。被召回日德兰之后,他的那个构思精巧的占领安特卫普计划,又
因为荷兰将领柯贺恩的不服从而被破坏。此时,法国诸元帅中最能干的一个----维
尔罗依----于1702年10月14日,已经在弗雷德林根击败了巴登的路易,并于1703年
春季攻占斯特拉斯堡对岸的基尔,越过黑森,并于5月间在乌尔姆附近与巴伐利亚选
帝侯会合在一起。他主张立即向维也纳进攻,但是这位选帝侯却加以反对,他把他
的兵力开往提罗尔,企图将这块土地并入巴伐利亚版图,并且搜集增援兵力,建立
巴伐利亚与意大利之间的联系。此时,维尔罗依监视着路易以掩护这个作战。而路
易正从斯托尔霍芬前进,并已经与斯泰罗姆元帅所率领的19,000名奥地利军队相会
合。同时在波河的范德姆也奉路易十四的命令,取道布里勒尔隘路,想与这位选帝
侯携手,以便把战争带入奥地利帝国的心脏部分而结束战争。范德姆浪费了许多的
时间,所以到8月间,巴伐利亚留在提罗尔的骑兵终被逐出,同时提罗尔的山地部队
也阻塞了布里勒尔隘路,范德姆遂不能达成会师任务。
    假使巴登的路易和斯泰罗姆,能趁巴伐利亚选帝侯不在时联合进攻,那么维尔
罗依就有可能被击败,但是他们却很愚蠢的把兵力分散了。维尔罗依在奥格斯堡首
先击退了马格内夫的攻击,然后再于9月20日在霍切斯塔特使斯泰罗姆遭受了决定性
失败。路易也立即放弃了奥格斯堡,退回宿营过冬,虽然这个季节已经太迟,不适
宜再继续作战,可是维尔罗依仍然劝巴伐利亚选帝侯再进行一次突击维也纳的企图,
因为匈牙利的叛变正使奥地利人感到头痛。但是这位选帝侯不肯听话,于是双方发
生了激烈的争吵,结果维尔罗依被召回法国,而由一位能力极低的马尔辛元帅代替。
同时,塔拉尔德元帅占领了欧德布里萨克,11月间又占领了兰道,于是使法国本土
与在巴伐利亚境内宿营过冬的4万法国部队之间的交通情形大为改善。到1703年年终
时,奥地利的情形已经困难到了极点,于是利奥波尔德把尤金从意大利境内召回,
并将拯救帝国命运的重责全部交托给他。
    不过同盟方面也有两件有利的事情,足以使这一连串灾难减少部分效力。第一
是葡萄牙与法国脱离了关系,第二是萨伏依也背叛了法国。前者应归功于英国驻里
斯本大使梅沙恩父子。他们巧妙地使用外交手段,再配合威戈突袭的心理效果,使
葡萄牙的彼德二世转移到联军方面,于5月间签订了梅沙恩条约。依照这个条约,葡
萄牙同意接受英国的布匹以交换葡萄酒,而联军则同意派遣一支英荷联军前往里斯
本,并宣布立查理大公为西班牙国王。
    至于萨伏依,维克多·阿曼达斯对于法国的诚恳一向都表示怀疑,而且觉得法
国愈强则愈不可靠。当范德姆要求把图林交给法军统治时,他就决定倒向联军方面,
于10月25日与皇帝签订了条约。这个事件的重要性在于至少就目前而论,奥地利的
南面侧翼可以有了安全的保障。
    尽管有了这些重要的收获,可是在1703年秋天,情况还是非常危急,所以马尔
波罗提出警告说除非他的部下肯服从命令,否则他就不愿再指挥下去。10月12日他
写信给荷兰代表吉尔德马森说:“我认为这是我的责任,也是为了同盟国的公共利
益,我必须告诉你,根据过去的一切经验,使我们知道为什么我军殊少成功的原因,
主要的是因为缺乏纪律。除非这一点能有所改善,否则将会毫无希望。”随后他回
到英国去思考来年的计划。
    现在,马尔波罗已经认识到在未来的战役中,法国人的企图必然是要把皇帝逐
出战争。这个目的达到之后,他们就可以将大部分兵力集中到日德兰。为了预防起
见,马尔波罗的任务就是设计一个计划,一方面拯救皇帝的危难,而另一方面又能
为荷兰人所接受,如果不行,那么至少应该能瞒住他们。上两次战役的经验使他认
识到,因为法军的战线和要塞是如此坚固,所以要想在日德兰获得迅速的胜利似乎
是不可能的。于是他认为唯一可行的途径就是把他的军队移到多瑙河上游阻止法国
人和巴伐利亚人向维也纳进攻。他明白那里是主要的决斗战场,而且也认识到荷兰
人永远不会同意他到那里去,而且即使他们同意了,这种运动也还是非常危险的。
不仅是距离遥远,一支大军很难迅速通过,而且这种运动还包括越过法军中央的侧
翼在内,而马尔波罗手中的唯一掩护兵力就是路易的那支小部队,他们现在驻在斯
托尔霍芬,对这个任务显然不能胜任。所以这次行军的最后目的,不仅应使在莫斯
里河上和阿尔萨斯境内的法军无从知悉,而且同样也不能让荷兰人知道,否则他们
马上会大感惊恐。此外,为了依照梅沙恩条约的规定,他又决定派罗克护送查理大
公,率领一支远征军先到里斯本,当他们登陆之后,罗克的舰队即应继续进至利维
拉,利用萨伏依的陆军,并与法国境内叛军联合起来向土伦攻击,以击毁该港中的
法国舰队,并把法军向南方吸引。(注:差不多在1704年2月底,罗克和远征军达到
了里斯本,当军队登陆之后,大公即被宣布为西班牙的查理三世----这就是前后历
时八年的半岛战争的开始。罗克的舰队进到土伦,但当他发现萨伏依公爵不能拨出
任何部队来参加联合行动,于是他就回到直布罗陀海峡。在那里他接受了强大增援,
使舰船数量增加到了五十艘以上。他于是决定进行一次他一向想干的冒险勾当----
攻占直布罗陀。8月4日略经困难之后终于达到了目的,因为这个岩石岛上的防御并
不坚强。三个星期之后,他在费里兹马拉加的海外,击败了图洛斯率领的法国救兵,
这支舰队也有五十艘战船。这一战使英国人赢得了地中海的控制权,在此后的战争
中,法国人对于英国人在地中海的优势,再没有作进一步挑战。)
    到底是谁最先提出应在多瑙河上进行主力攻击的事实已不可考。科克斯在《马
尔波罗公爵回忆录中》说:“作出这个决定的是尤金亲王,马尔波罗曾与他密商全
盘战役计划。”这种说法似乎不正确,因为那时马尔波罗和尤金还未相识,而且没
有通信作为这种说法的佐证。根据我们所知道的事实是,在1703年8月间,马尔波罗
1704年的战役计划是取道莫斯里河侵入法国,同时在那年秋天里,他曾接到帝国大
使拉蒂斯拉伯爵的许多通信,指出如果没有帮助,维也纳的丧失将成定局。虽然如
此,似乎直到1704年3月为止,马尔波罗还是坚持他的莫斯里计划。1月间,他又通
过海格与荷兰当局商谈,他们害怕联合省会丧失掩护,所以强烈表示反对。当他于
2月回到英国后,他继续接到拉蒂斯拉伯爵的紧急呼吁。最后到4月,拉蒂斯拉直接
送了一个备忘录给安妮女王,说:“因为巴伐利亚选帝侯已经获得了法国的大量援
兵,所以帝国的处境已经十分困难。所以请陛下命令马尔波罗公爵迅速增援。”此
后马尔波罗才开始提到这种观念。最后多瑙河战役计划终于代替了那个莫斯里计划,
这个新计划中的一部分就是启用尤金亲王代替斯泰罗姆,奉皇帝之命他应前进到日
尔曼战场与马尔波罗和路易并肩作战。
    马尔波罗对他这个计划极力保密。1704年4月21日,他回到联合省。他于5月10
日达到了马斯特里赫特,在那里他发现情况是这样的:面对着他的维尔罗依的位置
在门海格纳之线以内(即安特卫普----迪斯特----那穆尔之线)。只有柯基尼斯伯
爵率领1万人看守着莫斯里河。在维也纳周围所有的帝国陆军约为3万人,在乌尔姆
有巴伐利亚选帝侯和马尔辛元帅和率领的45,000人监视着他们。在4月间,有1万多
法军取道霍伦萨尔,越过黑森与他们会合。巴登的路易正率领3万人驻在斯托尔霍芬,
不足以阻止敌军援兵的前进,尤金手中只有1万人的兵力,但并未设法阻止敌人前进。
为了掩护这支增援部队并保护法国与巴伐利亚之间的交通线,塔拉尔德率领3万人位
置在斯特拉斯堡和基尔。
    尽管敌军的兵力分布已经很难对付,而最大的困难却还是荷兰人。为了使自己
不受他们牵制起见,在离开英国之前,马尔波罗首先决定所有由英国人发饷的部队,
均应由他本人直接指挥。这是一个重要的决定,因为当他告诉荷兰代表说,未来的
战役是在莫斯里河上时,他们马上就开始阻止他。虽然如此,他还是把联合省的防
务和7万人的兵力,交给奥费奎尔奎将军,于是把他自己部队的第一个集中点定在科
伦根以西二十英里处的贝德堡,时间是5月16日。他所指挥的兵力总数为90个中队的
骑兵和51个营的步兵,其中分别有19个中队和14个营,连同火炮38门,是由英国人
组成的。他从贝德堡写信给英国驻维也纳的代表斯提普尼先生,要他向皇帝报告他
进军多瑙河的意图,但却嘱咐不要让荷兰人知道了。5月18日,他检阅了他的部队,
两天后就向莱茵河进发。5月23日他进入了波恩。他在那里得知维尔罗依已经渡过缪
斯河,正在骚扰胡伊;马尔辛也已经获得了增援。而奥费奎尔奎却发挥了主动精神,
也正在输送援兵给他。帕克对于这次进军有如下记载:
    “我们时常是连走三天,有时四天,然后再休息一天。通常总是凌晨三时开始
行军,每天走四个里格或四个半里格(一里格约合三英里),大约在晚上九时达到
宿营地。因为我们是在同盟国中行军,所以有指定的官员为我们人马供应一切的必
需品。当我们尚未达到之前,这些东西就都已经全预备好了,所以军人根本无事可
做,除了撑帐幕、煮东西以外就是躺下来休息。的确,从来没有那一次行军比这一
次更有秩序和规律,人马也不疲倦。”
    5月25日,马尔波罗和他的骑兵到达科布伦茨,四天后他的步兵也都赶上了,于
是不向莫斯里河前进,全军越过了两架浮桥,改向梅兹进发。
    照帕克的记载,所有人都感到莫明其妙,法国人也一样,他们现在猜想敌人是
向菲力普斯堡进军,因为最近在那里建造了桥梁。6月3日,骑兵在获得一部分日尔
曼部队增援之后,在拉登堡渡过了尼卡尔河,6月7日,不再向莫立普斯堡前进,全
军从魏斯罗赫转向辛泽姆。现在他的最后行动已经无法保密了,马尔波罗这才把他
的真正意图告诉荷兰当局。法将塔拉尔德本来是在兰道等候着,以便当他在菲力普
斯堡渡过莱茵河之后予以迎击。所以听说他调换方向之后,不免大吃一惊,而法国
宫廷在巴黎获得这个消息之后的反应也一样。现在黑森保护着他的右翼,马尔波罗
开始直向劳芬前进。
    6月10日,到达莫德西姆,尤金亲王和巴登的路易也在那里会师。6月27日进入
了金根,开始分配职务,决定由巴登的路易与马尔波罗一起作战,而尤金则控制莱
茵河,以防维尔罗依和塔拉尔德增援巴伐利亚部队。马尔波罗的兵力总计约7万人,
分为200个骑兵中队,96个步兵营和48门火炮,在前进了250英里之后,才终与敌军
接触。敌军共约6万人,由马尔辛和选帝侯指挥,正在乌尔姆东北25英里处的德林根
挖掘工事。尤金只率3万人留在斯托尔霍芬一线,面对着留在斯特拉斯堡的维尔罗依
所部约6万人。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27.73]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13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