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ragon (海狼), 信区: Green
标  题: 走向太平洋——南海舰队征战史(2)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0年11月06日13:57:26 星期一), 站内信件


赫鲁晓夫的联合舰队计划
1956年4月10日。西营基地。
武备专家谢米卡路卡少校近日来对褥热的天气明显表现出不适应,感到头晕目眩,萎靡
不振。当然,这里还有其它因素。他来中国工作两年多时间,夫妻关系明显地疏远了。
年轻漂亮的妻子忍受不了丈夫不在身边的孤独痛苦,来信向谢米卡路卡提出离婚。谢米
卜路卡来到舰艇上巡视。在护卫舰后甲板上,五、六名水兵围在一起,挤挤攘攘,象在
做一种“大公鸡拨萝卜的儿童游戏。甲板中间用白色粉笔画了个圆圈,水兵们在圆圈周
围做着各种动作。
“你们这是在干什么?”谢米卡路卡好奇地问。
“报告专家,我们正在练习堵漏。”
“堵漏?”谢米卡路卡不理解。“你们这样能堵得上吗?”
“是假的。”
“假的又有什么意思呢?”
“反正是训练,没关系。’
如果在一年前,谢米卡路卡看到这样的训练,听到这样的回答,一定会大发雷霆。而这
时,他似乎变得冷静了一些。
“在苏联海军,堵漏训练是在模拟的舰舷上。开一个直径为30公分的洞,由高压水泵朝
里灌水,要求在5分钟之内堵住并排除积水。”谢米卡路卡说道,“苏联海军是这样做的
,你们看着办吧。”
谢米卡路卡一扬手走了,水兵们感觉到专家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不象过去那样坚持自己
的意见了,很少发脾气了,而且都热衷于读报、听收音机,这些微妙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呢?
水兵们在猜测,军官们在思索。
4月下旬,南海舰队全面开展了向苏联专家学习情况的检查活动,在一份综合报告中这样
写道:
双方关系:我们有些同志开始对他们反感,有些情况不愿与他们商量,拉开了距离。另
外我们有了一点技术,能组织日常训练不再去找他们。
苏联专家态度也有变化,与中国同志接触显得比过去客观一些,谦虚一些,每次都强调
执行建议要根据中国情况。……
个别专家说:“我们不愿在国外干,国外当顾问只能提建议,有职无权,不如在国内可
以作指示、下命令,干着痛快,在国外太寂寞,在国外没有国内收入高。”
在生活方面,由于我们照顾得不够周到,对我们有些不满,普遍反映伙食质量差,味道
不好,价钱贵,总顾问说:“炊事员做东西给我们吃好象我做东西给猴子吃一样,大马
虎。”
出现这样的问题,舰队司令员赵启民中将和首席顾问阿夫古斯奇诺维契少将都深感遗憾
,他们采取了一些措施来弥补这条裂痕。机关规定每周一、三、五为首长同专家共同办
公日,专家大楼换上了地毯,但是,谁也无法左右局势的发展。
1956年3月,苏共二十次代表大会上,中苏两党就斯大林问题发生分歧。
一批专家要回国了。在广州宾馆,赵启民中将举行“恳谈会”,双方交换了意见,达成
了谅解。谢米卡路卡、西蒙洛夫、维尔别斯基、斯米墨诺夫都毫无保留地提出了很好的
意见和建议。最后,这四位专家将自己荣获的“共青团勋章”拿出来,交给赵启民。西
蒙洛夫说:
“司令员同志,这是我们四名专家的一点心意,请转赠给南海舰队最优秀的水兵。”
1958年8月1日,一辆黑色的伏尔加牌轿车缓缓停在北京中南海丰泽园门口,毛泽东主席
迎上前去,同来访的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握手拥抱,然后一起步入书房。
赫鲁晓夫是前一天到达北京的,这是他自担任苏联党和国家最高领身人之后的又一次访
问我国,1954年9月,赫鲁晓夫率领苏联政府代表团参加我国建国五周年庆祝活动,双方
签署了《关于旅顺口海军根据地问题的联合公报》。苏军自1955年5月从旅顺口撤出并将
该地区的设备无偿地移交给中国,事过四年,赫鲁晓夫来中国旧话重提。
会谈中,赫鲁晓夫先向毛主席描述了改立社会主义大家庭的设想,“中国是一个农业大
国,适合种水稻和小麦,生产粮食作物潜力很大。社会主义阵营携起手来,分工合作,
是对付西方世界的最佳方案。”
赫氏又说:前不久,我已经向贵国政府递交了一份议案,中国旅顺口是理想的军港,我
们可以在那里建立联合舰队,使苏联军舰能够直下太平洋,以消除美国第七舰队对贵国
的成协。
毛泽东笑了笑说:“你要把军舰开过来,我就只好上山打游击了。”
毛泽东拒绝了赫鲁晓夫的要求。接着,苏联政府便单方同撕毁合同撤走专家,导致中苏
关系恶化。
不久,南海舰队的最后一批苏联顾问要撤走了,赵启民中将来到专家寓所,诚恳地作挽
留工作。双方感情真挚,开诚相见,一份销密的文件中记载着苏联首席顾问巴拉基列夫
海军少将当时的谈话内容:
我不是外交家,而是一个共产党员,指挥军官,因此,我就以共产党员对党员的态度向
司令员谈一下我对南海舰队的印象和个人看法:
由目前中国海军的兵力编成来看,尚无能力远离大陆作战,在远海予敌以沉重打击。因
此,我们对积极防御问题就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这位苏联将军还直言忠告:
我认为全体军官搞社会性的、国家重大问题占去的时间太多,因此,没有时间学习和提
高本职业务知识……
如果不怀偏见的话,苏联海军专家们为中国海军建设献出的这些真诚和辛劳,是不应被
忘记的。
西哈努克险成枪靶
1958年7月14日,伊拉克军事政变推翻亲西方的政府,美国海军的第六舰队便伙同英国,
立即出兵黎巴嫩和约旦王国,制造了中东紧张局势。为了表示一下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
地位和作用,总部决定对美国第七舰队支持下的国民党金门实施海上封锁。
8月23日,正当金门岛上的官兵欢迎国民党国防部长俞大维的时候,我设在厦门地区的4
00余门大炮开火了。炮击一天接一天,金门守敌难以支撑。在这场海上封锁战中,南海
舰队派出两个猪潜艇大队、8艘护卫艇和两个高射炮营,组成机动编队进驻厦门、东山和
汕头,同美国第七舰队和国民党海军展开了周旋。
9月,美国从本土和地中海调遣大批军舰、飞机,加强第七舰队。美国海军最新式的热制
导响尾蛇导弹也交给国民党飞机使用。
面对强大的敌人,中国海军进入高度戒备状态。南海舰队驻福建前线部队英勇作战,击
伤国民党“江字”号猎潜艇1艘,击落C-46型运输机1架。
9月9日,西哈努克亲王乘坐柬埔寨C—47型飞机,从金边到香港,途经川岛上空时,他突
然想到中国海军同帝国主义战斗在前沿阵地,应该向官兵们表示慰问和致敬,于是,就
把飞行高度降到800公尺,在空中盘旋了约10分钟。中柬两国刚刚建立外交关系,10天前
,亲王访问北京,还受到中国政府的热情款待。
川岛雷达连并未理解亲王的这一友善举动,当飞机降低高度时,该连副指导员即令4挺1
2.7机枪射击警告,飞机中弹一发仓惶离去。
事后,周总理向西哈努克表示歉意说:“亲王阁下,我们的士兵给您开了个军事玩笑,
让你受惊了。”
西哈努克说:“我很乐意为中国海军当一次靶子,不过,对于机枪手的技术,不敢恭维
。”
两人都笑了。
----------------------------------------------------------------------------
----

--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5.41]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05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