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ragon (海狼), 信区: Green
标  题: 走向太平洋——南海舰队征战史(3)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0年11月06日13:58:03 星期一), 站内信件


周恩来下令巡航西沙
1959年3月9口。
周恩来总理在处理了一天的公务之后,来到中南海堤岸的柳林间散步。初春的中南海,
花坛里唯有腊梅怒放,空气中依然充满着寒意,但春的信息已悄悄来临。微风吹拂下,
周恩来心中仍在牵挂着西沙。
2月22日,南越吴庭艳傀儡,派支援舰。“怒神”号驶琛航岛,劫走我驻该岛“西沙开发
公司”渔船5艘,人员82名。中国外交部2月27日发表声明,要求南越当局必须立即释放
我渔民,交还渔船和财物。
周总理回到办公室,挂钟的指针指向8点10分。他在那张阔大的紫檀色老式办公桌后面坐
下,从总参三部的一份通报中看到,2·22事件之后,南越海军在永乐群岛的人员急于返
回基地,南越指挥部又强制他们必须修复我船只,送回我人员以免以后麻烦。但我被劫
人员、船只因无通信联系,是否回到永兴岛仍不清楚,但大体上可以判断,这批被劫人
员必将归来。
周总理沉思了片刻,铺开徽黄色的宣纸,提笔给国防部长彭德怀写道:
从这些情况来看,不仅南越吴庭艳怕扩大事态,就连美帝也不愿引起更多争端,而蒋军
处在尬尴地步,谁也不想挑衅。因此,我方拟可不必等待被劫人船全部归来,即可根据
在郑州时中央常委商定的原则,并且报告主席同意的步骤,先从海上巡逻开始,进行初
步的巡逻侦察和警告,如行之有效,即可在宣德群岛相继建立我们的军事据点,以巩固
我们的生产基地。实行这一方针步骤,至少要分下列三步:
第一步,三月中旬,根据海司2月28日报来的第一项措施。我海军猎潜艇73大队进入北礁
和宣德群岛海区进行第一次巡逻……
接下来,周总理对这次巡逻的时间、任务、路线、海上对敌斗争的原则、方法都一一作
了明确规定。
彭德怀按照总理的指示,随即同海军司令员肖劲光等人研究了具体实施方案,报军委批
准后,11日向南海舰队发出巡逻西沙的命令。
榆林港到西沙群岛215海里,这样的航行,对于现代的海军来说,连一次短途拉练都称不
上,而我们却列入远航计划。几乎与此同时,美国海军的爱德华·比奇上校指挥“梭尾
螺”号完成了第一次水下环球航行,航程36,000海里。而我们新中国的海军,“连自己
家门口的那片菜园”还未去过。
当时,在大跃进的锣鼓声中,舰队自建了年产25万吨的“八一”钢铁厂。各级指挥军官
都被“小高炉”的烈焰熏红了脸庞,机关领导纷纷下连当兵代职,甚至把积肥多少担也
作为重大成就来展览。反右斗争,批教条主义,使正常训练排不上日程,我们的舰艇只
好蹲在门槛上望洋。
3月17日门时,榆林港风平浪静。由护卫舰“南宁”号和猎潜艇“沙州”号组成的巡逻编
队,在榆林基地政治委员袁意奋大校,副司令员王发明中校率须下,鸣笛起航。
这是一个少有的好天气,南海海区风和日丽。
“南宁”号和“泸州”号经过19个小时的航行,终于在18日清晨抵达西沙海区,他们在
这一海区巡逻10天。派人登上永兴岛、西沙洲、树岛、南沙洲、东岛进行普查、大开眼
界。
1960年2月6日,担负第17次巡逻西沙任务的“泸州”号编队在返航途中,遇上美国飞行
中队的袭扰。
枪炮兵柯华坐在炮位上,眼睛瞪得溜圆,不停地调整着炮口的方位,等待着射击的命令

指挥台上,艇长孔宪章手持望远镜,脸色铁青,他向驾驶台发出命令:
“按原定航线,全速前进。”
美国飞机仍贴着我舰艇编队飞行、不断进行侦照、拉烟和俯冲。20海里过去了,30海里
过去了,柯华仍没收到开炮的命令。
“人家把我们欺负成这样、到底还打不打?”他把炮位让给副手,跑到指挥台上找艇长
理论。
艇长孔宪章正感到窝火,一看到枪炮兵擅离岗位,自然没有好气,“滚下去,现在是战
备,不是民主会!”
柯华回到甲板上,感到两头受气,一转身,跑进修理间,提了桶红漆,拿起拖把在甲板
上写了四个大字:打倒美帝!
阳光照射下,四个红漆大字极其醒目。
美国的飞机一定拍下了这张照片,不一会儿,飞行中队左转弯86°,朝南越岘港方向飞
去。
“沪州”号回到榆林港,已是2月7日午后,则靠向码头,柯华突然高声喊道:“周总理
!”
码头上迎接巡逻编队归来的人群中,周恩来站在最前面,他身穿银灰色中山装,不停地
挥动着右手。
这几天,周总理陪同美国记者安娜·露易斯·斯特朗在海南岛参观访问,住在大海边的
“鹿回头”招待所。他说一定要来看看水兵和军舰。2月5日,他得知“泸州”号巡逻西
沙归来,专程赶到码头来迎接。
周总理登艇,来到官兵们中间,一一握手。在讲到同美国、南越的海上斗争时,周总理
说:
“海上斗争是一门综合学问。一个合格的海军指挥员,至少应该是半个外交家,半个战
略家。要学会从世界范围的角度之看问题,要懂国际规则,舰艇开到公海上,那就是一
个大世界。……要多学习。你们做好了,我这个总理也就轻松了。
周总理来到几个舱室,最后来到甲板上。看到
“打倒美帝”四个大宇,风趣地问:”这是谁的书法?”
艇长回答:“一个战士写的。”
“不错,还挺大的。”
周总理笑了笑,离开了“泸州”号。
国产猎潜艇试航实战
1964年2月22日是一个吉祥的日子。清晨,刘喜中大尉几乎占用了全部的洗漱时间,把胡
子刮得干干净净。然后,换上笔挺的海军呢服,登上停在船坞中的“泉州”号猎潜艇,
等待着试航委员会的启航信号。
“泉州”号是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艘300吨猎潜艇。1959年,苏联撤走专家,带走
了舰艇设计的全部图纸,海军于1959年下半年组织力量开始方案设计,1961年由舰艇研
究院701所拿出成套图纸。
猎潜艇的部件终于造出来了,但在什么地方装配却遇到了难题。蒋介石在华南沿海搞“
政治登陆”,决定了这艘猎潜艇必须交给南海舰队使用。如果在大连安装,则难以通过
国民党严密封锁的台湾海峡。在黄埔安装,则缺乏足够的技术力量。最后,只好用火车
把所有部件和大连船厂的技术工人一同运到黄埔造船厂,就这样才装配下水的。
“泉州”号到达榆林之后,7月上旬的一天,基地副司令员田松来到“泉州”号,对刘喜
中说:“试航试航,不到实践中去试验一下,算什么试航?”
“我们找不到机会呀。”
“你准备好,仗有你打的。”
听话听音,刘喜中抓紧了艇上的战斗准备。原来,国民党情报局的特务输送船“大金”
1号、“大金”2号,运载着“神斧”大队第9分队武装特务45名,7月5日傍晚从高雄启航
,沿国际航线西行,企图进入我北部湾北海市。计划暴露后,两艘特务船便抵达南越岘
港,11日傍晚离开岘港沿原航线返回。
12日8时,“大金”1号、2号向榆林港东南方向运动,舰队指挥员当即定下决心,对敌进
行拦截追击,以求速战速决。
在“泉州”号旗舰的率领下,“扬州”、“泸州”号猎潜艇,149、151、155号鱼雷快艇
和538号护卫艇分为三个战术群,分头向榆林港东南方搜索前进。
“发现可疑船只。”14点对分;“扬州”号和“泉州”号几乎同时发现目标。
“泉州”号距目标19链时发出“停车受检”信号,对方不理。538号护卫艇接近目标300
米处,看清外形确系“大金”1、2号,但船体已由深蓝改为浅蓝,“大金”字样改为”
欧鱼”。尽管经过伪装,但一眼就可以确认无疑。
田松命令538号高速后撤。此时,“欧渔”1号趁机逃窜,田松大喊:“扬州艇瞄准1号船
,泸州艇瞄准2号船,射击!”
“扬州”号第一炮就打中了“欧渔”1号的驾驶台,最高指挥官何寇棠中校当即毙命,电
台被毁。2号船也中弹起火。正在这时,“扬州”号一门37炮炸膛,4人受伤。“欧渔”
五号用机枪还击。“泉州”号艇长刘喜中请示田松,要求开炮,田松说:
“你完成好指挥,让538打。”
538艇用57炮对准1号船水线以下射击,5分钟后,两船开始下沉。
此刻,美国“星座”号航空母舰编队正高速向战区接近,其中“雷达哨”驱逐舰已近至
30海里,飞机的轰鸣声已临头顶。
完了,我就是长十只翅膀也对付不了这些美国飞机!田松一边想着,一边组织舰艇打扫
战场,撤离战区。
美机在四周盘旋,小雨仍下个不停,海上能见度很低。高速返航的“泉州”号排烟管漏
水,两部主机温度不断上升。主机班长吴理伟硬是用肩膀顶着堵漏,保证了机器的运转

田松登上榆林码头时,又回头看了看雨雾茫茫的大海,庆幸地说:“多亏了这场小雨呀
,要不可就砸了。”
  
--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5.41]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32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