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flaxs (要走到那里), 信区: Green
标  题: 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述略(5)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07月01日10:02:38 星期一), 站内信件

斯瓦逐次抵抗战斗
三月三十日晨二百师突围后,当晚令新二十二师以一营在叶带西占领前进阵地,
掩护主力在斯瓦河南北岸构筑逐次抵抗阵地,三十一日下达正式命令。这一战斗
的目的是掩护主力集中,准备平满纳会战(以后平满纳既会而不战,是因东西两
路告急,棠吉、瓦城动摇,因而放弃会战)。其所以称为逐次抵抗战斗(或称狙
击战斗),是根据当前地形(斯瓦至平满纳为隘路)、敌我战术特点、缅甸交通
运输腐化、主力集中无法预计以及同古被围的教训等等,确定我军掩护部队不固
守一阵地,利用隘路预设纵深阵地逐次抵抗优势敌人的攻击;在诱敌深入我阵地
内尚未立足时,埋藏的地雷炸弹一起爆发,两侧埋伏狙击兵配合我正面部队一举
反击消灭敌人。我军这种阵地又要虚虚实实,使敌人捉摸不清;尤其经过一两次
打击后敌军就裹足不敢急进。因之新二十二师牵制敌人半月之久(连南阳车站攻
击约二十一日之久),其间激烈战斗亦达十二日之多,使敌人伤亡惨重,寸步难
行。我军已达到以少胜众、以劣制优的目的。
当时敌我使用兵力如次:
敌方:第五师团三个联队,第十八师两个联队,山野炮二营,重炮一营,空军飞
机数十架,战车若干。
我方:第五军新二十二师三个团,战车一部,山炮一营,游击支队新兵训练处二
个团。
从四月一日至四日,新二十二师一部与敌五十五师团一 部对峙于叶带西以南南阳
车站间,仅有小部队搜索战斗及断续炮战。
四月五日至十日,敌五十五师团以步炮战车联合,全力向我新二十二师猛攻,我
军按照预定计划在斯瓦阵地以南完成任务并予敌以严重打击。敌伤亡甚众,并摸
不清我军虚实战法。
这期间我第五军部便衣侦探马玉山伪装缅甸人,为敌五十五师团司令部挑水打杂
。有一天他发现敌人办公桌上有地图一幅,绘有部队番号位置,他立刻烧好一壶
水,乘敌人吃饭时送进办公室,将地图偷出,星夜跑回平满纳。我亲眼看到是日
军地图,并注明新增十八师团五十六及一二四两联队,山炮、重炮各一营,当即
转知前方注意。
四月十一至十六日,敌增援部队更番攻击,炮空轰炸更为猛烈,并不断轰炸平满
纳,新二十二师应用虚虚实实的狙击埋伏并进行游击战,给敌人以极大打击。至
十六日晚,我军安全进入平满纳既设阵地。
在这期间,我游击司令黄翔派队在勃固山脉内,神出鬼没地往来穿梭打击敌人后
方交通运输,并袭击同古机场;于四月七日前侦知敌人从仰光向同古方面增加三
千余人。可惜团长王肇中经验不够,所部官兵又多属新兵,扰乱敌人的次数不多
,严重的打击更谈不到。但以后从各方对照,他们所得情报和第一线部队发现敌
人的文件基本上是符合的。
是役我军战术运用灵活,使敌人捉摸不定,伤亡较大。敌五十五师团已十分残破
,不得不增加十八师团作为主力,我新二十二师也伤亡一千五百余人。
东西两路相继败退
东路毛奇方面十八日以前仅有敌人一个联队,十八日敌侦知我放弃平满纳会战计
划后,始将集中同古之第五十六师团主力转用于毛奇方面,十九日保拉发现敌战
车运输车四日辆。当日我暂五十五师即失去联络,罗衣考失守。二十三日敌进入
棠吉,同时东犯,罗列姆当日失陷。我第六军兵力分割使用,一营一团被敌各个
击破。而最恶劣的是一经与敌接触即离开公路,各级指挥官失掉掌握,以致腊戍
门户大开,敌人得以长驱直入。景东方面则始终未与敌人接触。
英军在这期间已全部集结于西路。英军士无斗志,一经与敌接触即行溃退,四月
一日放弃普罗美,五日放弃阿兰庙,以后逐日撤退不停。四月十三日,英军提出
要求中国军队在英军方面沙斯瓦、唐德文伊、马格威接防,掩护英军撤退。这等
于全部向我交防,而毫未提及英军以后的任务。到十七日英军在仁安羌的一师及
装甲旅约七千余人就被敌人一个大队包围,实为战史中的最大笑话。
我新十二师一师的兵力自三月二十六日与敌接触以来,至四月十六日共与敌战斗
二十一日之久。我军先攻继守,用逐次抵抗战术与优势之敌(先后五个联队)连
续激战达十二日,不但达成掩护主力的任务,而且消耗打击敌人并引敌人深入于
与我有利的决战地区。可以说,在我抗日远征史上这是罕见的战例。
仁安羌解英军之围
当四月十八日晨我远征中路放弃平满纳会战时,正是西路英军第一师及装甲第七
旅在仁安羌被围的第二日。这时我第六十六军新三十八师主力已到达乔克巴当,
第一一三团孙继光部星夜用汽车输送到英军被围前线。到后发现敌人仅有一大队
,迂迥至仁安羌以北大桥附近,戴断英军后路。而英缅军第一师及装甲七旅共七
千多人辎重车百余辆,竟至束手无策。经我军猛烈攻击,至午即将敌击退,英军
全部解围。
我远征军的这一英勇行动,轰动英伦三岛,以后英方曾发给新三十八师师长孙立
人、团长孙继光及营长多人勋章。
放弃平满纳会战
四月十八日放弃平满纳会战,是因西路英军退于仁安羌以北(在平满纳右后方约
二百公里),而东路罗衣考方面的暂五十五师已失联络,棠吉告急,我中路军有
被东西两路敌人截断后包围歼灭的危险。当时参谋团团长林蔚提出两种意见:“
(1)贯彻平满纳会战,努力击破敌之一路,以解除我之危局;(2)彻底脱出
敌之包围圈,一举退守曼德勒之东北,再增调兵力,从新部署作战。”他并星夜
派侯代表到瓢背通知罗卓英(因当时电话不通)。史迪威与罗卓英虽接受了第二
种意见,可是他们的决心处置并不彻底,史、罗命令要旨如下:(1)放弃平满
纳会战,改守梅克提拉、敏扬之线,准备曼德勒会战;(2)令六十六军刘师固
守瓦城,先一步占领敏扬、棠沙,对西南警戒;(3)令六十六军孙师前方两团
逐次阻敌,会合于乔克巴当,以棠沙为后路,节节阻敌前进;(4)令第五
军先抽二百师回占梅克提拉、瓢背之线,掩护主力转进;(5)以九十六师在平
满纳坚强抵抗当面之敌;(6)该军以棠吉为后方,准备在梅克提拉、他希、带
侧打击北犯之敌(按此令漏掉对二十二师行动之规定)。
史、罗这个计划将五军、六十六军(欠一师)分布于长达三百余公里之平(平满
纳)曼(曼德勒)公路上,既不能攻,亦不能守,我极端反对。当时命令要旨是
由电话中传达,我说要么在平满纳打下去,要么退守棠吉、梅苗,我不同意这样
分散兵力,被敌人各个击破。在电话中相持不下,最后罗拿出他的威风说:“不
接受命令决不许可。”我一看表快四点钟了,再拖下去,各部队攻击开始,与敌
胶着更不好办。于是接受了罗的命令,下令放弃平满纳会战。
放弃平满纳会战曾是中国远征军失败后争论的一个中心问题。但我始终认为应否
会战须根据具体的时间、地点、条件,放弃这一会战,虽然有些可惜,但尚不是
中国远征军惨败的关键。
我下令后即赶赴瓢背,向罗卓英陈述以后作战的意见,大意说:既因东西两路吃
紧,放弃已有准备的平满纳会战,那就必须集中兵力保全腊戍的两大门户——棠
吉和梅苗,不应再作无准备的曼德勒会战。当时罗曾同意考虑我的意见。
乔克巴当上大当
到四月十九日午后,史迪威、罗卓英忽然变更计划,既未进一步作合理的部署,
反而将我远征军进一步分割使厂。他们说,乔克巴当西南发现敌人三千余人,令
二百师开乔克巴当向敌攻击。当时我根据摩托化骑兵搜索的报告说,我新三十八
师尚在仁安羌,乔克巴当并无敌情。史、罗坚持认为英方情报确实,非去不可,
我坚决反对,并力陈利害,说明即有敌人也不应置棠吉之危急而不顾。这时罗已
唯美国主子史迪威之命是听,完全拒绝我的意见。我警告罗:“如果出此决策(
其实是下策)的话,我不能负责。”罗现出窘态,他的参谋长杨业孔和外事局的
一个参事(记不清姓名)出来帮腔,力劝我遵照“命令”。史见我仍坚持保卫棠
吉、梅苗的意见,他便反唇相讥说:“中国军队吃饭不打仗吗?”我也回敬说:
“我吃的是中国饭,而不是吃英国饭。”如此大闹一阵,我仍抑制着自己的愤怒
,再向史、罗申述说:即使乔克巴当发现敌人,以新三十八师掩护英军撤退已可
安全无虞,我军应顾全大局,不要前门拒狼,后门入虎,使我远征军一败涂地。
史、罗仍无动于衷。我无可奈何,只得忍辱负痛,一面接受了史、罗的命令,但
声明如再侦察无敌情的话,仍不能去;一面找戴师长吩咐:“除先开一团外,其
余等我从梅苗回来再决定行动。”
二十日得我骑兵再度往乔克巴当搜索的情报,仍无任何敌情,只有大批英军零零
散散在我新三十八师掩护之下狼狈溃退。我得到这一证实情报后,为了远征军的
最后命运,再亲赴长官部向罗报告,不料罗已先到梅苗参谋团去了。罗去时交代
他的参谋长杨业孔对我说:乔克巴当之敌不堪一击,必须先击破乔克巴当之敌,
再作第二步计划,他坚持将二百师向乔克巴当输送,否则以抗命论。我觉得他们
已不可理喻,急驰梅苗向林蔚陈述意见。约在午夜十二时前后,途中遇见罗卓英
(距梅苗约八英里处),罗说:“你不必去了,现在照你的意见,二百师不去桥
克巴当,改调棠吉。”他并不安地说:“我于本日午前已直接令二百师于黄昏前
集结乔克巴当以东向敌攻击,不知现在情况如何?”我说:“乔克巴当确无敌情
,我只要二百师去一团,如果你有直接命令的话,可能主力已到乔克巴当了。”
罗这时有些张皇,拉着我上车同他一路回去。
我觉得既然如此,争取时间第一,就再无见林蔚的必要了,于是同罗一路赶回。
在车中罗对我说:“东路罗衣考已失守,暂五十五师情况不明,敌人正向棠吉、
罗列姆前进中。”我说:“这是可以预料到的。乔克巴当我们上了英国人的当。
我认为目前必集中第五军主力二百师与新二十二师与敌人力争棠吉,否则棠吉不
得,腊戍危急。”我并力述棠吉、梅苗是我腊戍、畹町的门户,必须以最大之决
心保全棠吉;如敌已占领,必须以全力攻克;如我先敌占领,则必须顽强狙击北
犯之敌,使我军主力集中梅苗、棠吉间,与敌作持久战;第九十六师掩护主力集
中后也要归还建制。罗这时并未否认我的意见,也未说明他以后的全盘计划,只
说:“只要你带二百师把棠吉控制,我就有办法准备曼德勒会战。”我觉得罗在
现实情况面前也许会改变他要在曼德勒会战的梦想,所以决心率二百师先将棠吉
占领,再以事实转变罗的错误见解。
二十一日十二时前后,我返回梅克提拉司令部,即作重新部署,将已运到乔克巴
当的二百师主力(两个团)及骑兵团改向棠吉运输,并先遣骑兵团向棠吉方面搜
索敌情。同时我将必须集中主力于梅苗、棠吉间与敌作持久战的意见电告蒋介石
,但以后始终未得蒋的复电。
其实史、罗这时仍然决心将二百师、新二十二师、新三十八师皆使用于乔克巴当
方面,第六十六军及直属部队与新二十八师也向曼德勒方面运输。而这种毫无军
事常识的改变处置,据说是“自四月十八日变更决心后与史迪威参谋长同亚历山
大总司令所商决者”,其理由为“彼时我如不去则英军要走”。继知并无目标后
,史、罗又改定措施如下:(1)新二十二师在梅克提拉不开;(2)二百师仍
开乔克巴当附近,以一部搜索敌情,以主力控制待机,并支援新三十八师之行动

二十日下午,得知罗衣考方面十分紧急,遂又决定:(1)新二十二师附战车及
战防炮各一部由廖师长率领增援第六军方面,但须待二百师运输完毕后乃有汽车
,而火车又不可靠。(2)二百师到达乔克巴当后,如敌情不急,则待三十八师
集结或站稳后,即开回梅克提拉。(3)预定二百师须于二十一日运完,以便迅
速输送新二十二师(共汽车百余辆)。
参谋团看到史、罗以上的处置后极为不安,用电话通知侯代表立刻派员赶往皎克
西征求罗卓英的意见,即:(1)可否立即停止二百师之运输并改运棠吉。(2
)可否令新二十八师只留一团守曼德勒,而令刘伯龙率师主力或一团由火车运回
细包,并连同第六十六军将到腊戍之军直属部队(工兵营、战防炮营、特务营等
)归一人指挥,再由汽车向罗列姆方向运送,以期与新二十二师夹攻北进之敌,
并自然掩护极空虚之腊戍根据地。
罗卓英的处置却是:(1)对参谋团第一项意见,立令杜副长官率二百师及特种
兵半部由汽车开回并指挥甘军准备迎击攘田、罗衣考北进之敌。(2)对于参谋
团第二项意见,认为不必如此处理。以上事实可以看出史、罗是一直坚持错误,
对于腊戍的门户棠吉的重要性始终未认识,也不了解第六军的战力脆弱。
他们始而坚持将二百师运到乔克巴当后再运新二十二师到棠吉,继而同我在途中
商决将二百师改运棠吉,最后参谋团来人商讨时亦只承认我率二百师到棠吉,而
把原与参谋团决定调新二十二师到棠吉之事既不告诉我,亦不回答参谋团。因之
参谋团认为第五军主力二百师及新二十二师皆到棠吉,而实则只有二百师及特种
部队之一部,谓为欺上瞒下,遗误戎机,亦不为过。 
棠吉攻克,又转皎克西
四月二十一日午后,第五军二百师及军直属部队一部奉命由西路乔克巴当调回梅
克提拉转向棠吉运输(约三百多公里,加上空车放乔克巴当百余公里,共计五百
多公里行程),进击由罗衣考北进之敌,往返之间延误三日,将士疲于奔命,而
战局已陷于危殆。
二十三日午后,我先遣骑兵团及二百师一部到达距棠吉约十五公里的黑河即与敌
人遭遇,我骑兵团对敌猛烈袭击,将敌击退。进展至距棠吉约九公里附近,又发
现敌前进阵地,至晚攻占并接近棠吉敌人阵地,准备明日开始攻击。
二十四日拂晓,我二百师向棠吉攻击前进,进展迅速,至午我已攻占西南北三面
高地,继续突入市区与敌巷战,争夺至晚十一时克复棠吉。敌大部东窜,仅有一
小部尚在棠吉东南隘路附近坚固建筑物内顽抗。
二十五日,敌增援向我反攻,棠吉东方及西北高地得而复失,至晚始将敌人击退
。棠吉东南隘路凭险据守之敌亦将肃清。
这时我的决心是:继续肃清隘路之敌,向罗列姆攻击前进,以断向腊戍北犯敌人
的后路。同时林蔚也来电谓“腊戍之安危,系于吾兄一身,望不顾一切星夜向敌
攻击”云云。
我正在部署间,罗卓英连来四道命令,着将已攻克之棠吉除留二百师向棠吉以东
罗列姆攻击外,其直属部队一部、新二十二师、九十六师均向曼德勒集结,准备
“会战”。虽经我一再去电申述棠吉的重要性,必须以第五军主力控制棠吉东西
南北隘路以解腊戍之危,皆未蒙罗采纳。他仍坚持其谬见,勒令我必须立刻返回
曼德勒。我迫于命令,不得不从,于是星夜急返皎克西,二十六日又将已攻克之
棠吉放弃。
二十七日,我到皎克西后问罗为什么这样改变决心,罗拿出蒋介石四月二十四日
“手启”电给我看,其中要点是:“腊戍应有紧急处置,万一腊戍不守,则第五
军、第六十六军应以密支那为后方,第六军应以景东为后方。”
蒋介石这一指示虽然着重于保卫腊戍,但有“万一”云云,又给史、罗死钻这个
空子,不考虑全盘情况,不顾腊戍的安危,断章取义,选择了符合他们个人企图
的部分——以八莫、密支那为后方,所以才连电令我回曼德勒的。
这时我对蒋介石也十分不痛快:第一,自罗、史到后,有关作战方面,蒋对我无
直接指示;第二,我二十一日陈述集中主力于梅苗、棠吉间作持久战的意见,蒋
始终未复,不知他的意图;第三,我认为蒋二十四日“手启”电是未了解棠吉二
百师的战绩,决心变得过早,给史、罗钻了空子,转发命令来威胁我;第四,到
这时已将远征军弄得一塌糊涂,很难挽回危局。总之,我认为蒋介石太相信史、
罗已将战局搞坏,再向他们说话也就无用。于是我抱定丢车上山的决心,听他去
吧。
当日,我看到罗卓英下达曼德勒会战命令中并未规定战车、骑兵、工兵、辎重、
汽车等部队的任务,认为曼德勒会战是史、罗的梦想,一旦吃紧又会逃走,于是
即令胡团长献群指挥这些部队即日经腊戍回国,于二十八日前均安全通过腊戍。

这时,我军各路情况如次:
西路英缅军第一师及装甲第七旅自仁安羌解围后,即在我新三十八师掩护下逐渐
向曼德勒及其以西地区撤退,二十一日退宾河北岸,二十三日退乔克巴当,二十
六日基本上撤至曼德勒以西。当面之敌自发现我新增部队以来,未敢冒进,甚至
由五月二十日至五月三十日曼德勒撤退期间,基本上与我军无重大战斗。
中路自十八日起,敌五十五师团和十八师团主力及重炮战车、空军向我第五军九
十六师猛攻。该师利用既设阵地逐次抵抗,与敌作战八日。平满纳以北至梅克提
拉间地形多开阔平坦,很少隘要可以利用,该师在第五军中又属战力较弱的部队
,可是士气旺盛,仍能予敌以严重的打击。该师伤亡甚重,凌则民团长阵亡。该
师始终未被优势的敌人击破,诚如林蔚所说:“该师战斗成绩及指挥技术则均属
可观”,“惜苦战结果,所取得之宝贵时间(八天),我军主力既未用于保护腊
戍之门户,又未集中击破任何一方之敌。”
东路在十八日以前,仅有敌一联队与我第六军暂五十五师接触。十九日,发现保
拉克附近有敌运输车及战车四百辆,而二十日罗衣考即失陷,暂五十五师与军部
失去联络,棠吉门户大开。二十三日敌占棠吉,复犯罗列姆。及二十五日我二百
师克复棠吉,二十六日又自动放弃,敌看破我军弱点,以轻快部队用日行百公里
的速度大胆向腊戍前进。至二十八日,腊戍即陷敌手。
这里可以看出:由仰光登陆增援之敌五十六师团,早在同古集中;其所以在四月
十八日以前未敢以主力向毛奇方面前进者,一方面是侦察我军情况及准备工作,
而主要的则是准备策应我中路军的攻势。及四月十八日我军放弃平满纳会战后,
敌人才大胆向棠吉、罗列姆、腊戍包围前进。

--
┏━━━┓ ┏━━━┓
┃┏━┓┃ ┃┏━┓┃
┃┃  ┗┛ ┃┗━┛┃
┃┃  ┏┓ ┃┏━┓┃
┃┗━┛┃ ┃┃  ┃┃
┗━━━┛ ┗┛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天外飞仙]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93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