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Green Mouse), 信区: Green
标  题: 花园口决堤真相揭密(转载)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11月17日11:44:35 星期天), 站内信件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 原文由 caplio 所发表 】

熊先煜口述
罗学蓬整理

「决黄河之水阻隔强敌」早有议案。

花园口决堤,是抗战史上的一件大事。同时也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占有重要的一笔。而我
作为当
时的一名青年军官,也参予其间,不仅改变了决堤地点(由赵口改至花园口),并前往花
园口实
地勘察后选定决堤河段,并且从始至终指挥了决堤的全过程。新八师炸毁黄河铁桥后,奉
命守卫
西起汜水东至花园口的黄河防线。不久又改为西起铁桥至马渡口一线防务。师部驻京水镇


此时,日寇巳抵黄河北岸,因铁桥巳毁,无法过河,只能与我军隔江对峙。日机常飞越黄
河向我
阵地投弹,抛撒宣传品。新八师也数次派出便衣袭击队,与在沦陷区坚持战斗的共产党领
导的黄
河支队配合,袭扰日军。

对峙至五月,战局对我严重不利。日军统帅部策定了一个五路会攻徐州的计划,企图将中
国军队
主力一举歼灭于徐州一带。其中一路即土肥原的第14师团由濮阳经董口,偷渡黄河南下截
断陇海
路,阻止中国军队东进增援。

5月23日,土肥原偷渡黄河成功,即以精锐的快速部队沿陇海路两侧西进。蒋介石急令薜岳
指挥
四个军追击围歼土肥原部。薜岳不力,未能成功。至6月1日,土肥原部攻占睢县迫近兰封
(今兰
考)、杞县。而另一股敌军则由亳县方面经鹿邑、柘城向太康迫近,且有进犯平汉路许昌
、郑州
一带的企图。两路敌军合围,将使在开封、兰封之间的我军主力部队被「包饺子」,处境
岌岌可
危。6月6日敌陷开封,7日,敌步骑兵千余附坦克10余辆到达中牟与我警戒部队接触,郑州
也危
在旦夕。

在此紧急情况下,第一战区长官部急向蒋介石建议利用黄河伏汛期间决堤,造成平汉路以
东地区
的泛滥,用滔滔洪水阻止敌人西进,以保证郑州不失。此建议立即得到蒋介石的批准。

6月4日,敌军攻打开封之际,我53军1团奉令在中牟县境赵口决堤。5日,20集团军总司令
商震亲
临赵口督促。始掘于赵口,继改于花园口,至9日,黄河水终于从决口汹涌而出。

我认为,花园口决堤的决策,不能完全归咎于蒋介石。从纯军事的角度讲,决堤于我有利
,系不
得巳而为之。其依据如下:

建国后,晏勋甫在其自述文章中谈到,1935年他担任武汉行营参谋长时,便有中日交战时
可决黄
河之堤将敌隔绝于豫东,借以保全郑州之议案;1938年他出任第一战区长官部参谋长时又
和副参
谋长张胥行以此计划向程潜建议,程认为可行,遂向蒋介石请示,蒋回电予以批准。

此系花园口决堤的直接原因。除此之外还有冯玉祥、白崇禧同样向蒋介石律建议放黄河之
水制敌


我手中搜集有众多国民党要员向蒋建议「以水代兵」的函、电,为证明我的观点,现摘要
如下。

1、陈果夫于1938年4月3日建议在武陟决堤。

委员长钧鉴:台儿庄大捷,举国欢腾,抗战前途或可从此转入佳境。惟黄河南岸千里,颇
不易守
,大汛期间且恐敌以决堤攻我,我如能取得武陟等县死守,则随时皆可以水反攻制敌。盖
沁河口
附近,黄河北岸地势低下,若在下游任何地点决堤,只须将沁河口附近北堤决开,全部河
水即可
北趋漳、卫(即漳河与卫河),则我之大危可解,而敌则居危地……

2、姚琮(时任军委会办公厅副主任)21日电,建议在刘庄、朱口决堤。

熊次长哲民勋鉴(即熊斌,时任军令部次长):黄河旧险地方在考城以东者如河北之刘庄
,鲁省
之朱口,倘即刻施以决口工作,更于旧河道下游多抛埋柳枝,则河水必改道南向,一时造
成泛滥
区域,虽不能淹没敌军,至少可使其行动困难,全局情势必将改观……

3、陈诚转呈王若卿建议在黑岗口决堤。

委员长蒋:据炮兵第16团王团长若卿6月10日报告称:

1、顷闻我军决兰封口,引黄河水淹日寇,其计甚佳。但水经黄河故道,鲁西、苏北受害最
烈,
豫东仅占一部,于豫省军事关系较小。

2、查黑岗口水位较开封高出30丈,堤身两侧皆水,历来称为险工。如在该处决口,其大流
直趋
开封,经朱仙镇、尉氏直贯汴周公路,横断亳、柘、周、漯河公路,与军事关系最巨……


3、开封为河南政治中心,首应破坏,免致资敌。

以上引用部份资料便可证明,决黄河堤从军事上分析,于我有利,应属国民党上层军政人
士的集
体智慧之产物。最终由蒋介石拍板,乃是因他当时最高军事统帅地位所致,可以理解。

为什么决定在花园口决堤介绍完当时的背景,下面,再接着谈我亲历亲见之事。

6月6日拂晓时分,住在京水镇师部的蒋在珍师长突然被电话铃声惊醒。蒋抓起话筒一听,
原来是
集团军总司令商震直接与他通话,告诉他陇海路南之敌巳突破通许一带我军防线,逼近开
封,而
赵口决堤尚未完成,命令新八师加派步兵一团,前往协助。

蒋在珍不敢懈怠,赶紧起床,叫我随他一同驱车赶往赵口视察。

赵口一段,地势较低,选中此处决堤至当。惟计划此事时,对黄河水势估计过大,对堤质
估计过
松,故而决定在大堤相隔四十公尺处挖开两道口子,以为河水同时放出后,利用河水的巨
大压力
,能将两处决口之间四十公尺长的河堤冲走。塾料决口掘成,中间大堤久冲不垮,兼之决
口过于
狭小,流量有限,士兵虽奋力加宽,然军情紧迫,巳时不可待。

我向蒋在珍谈了我的看法后,蒋立即叫我随他前往郑州,面谒商总司令,由蒋呈报,我在
一旁作
详细补充。商总司令的意思是增加官兵,加快速度。我则认为决口过于狭小,人去得再多
,也无
用武之地。商命令我们即返赵口,协助53军1团改善技术,尽快放水。

我与蒋在珍赓即又返回赵口,正与决堤部队长官计议之中,忽接商总司令电话,转达统帅
部指示
,命令新八师于本部防区内另选地段决堤。

我们马上登车驶返京水镇。

途中,蒋在珍问我:「我师防区内的沿河地段,你都熟悉,你看究竟在哪里决堤最好?」
我谨慎
答道:

「以地形而言论,马渡口、花园口均可。不过,马渡口与赵口相距不远,敌人巳迫近这一
地区,
恐堤未决成,敌人巳至。为获时间宽裕,我看最好还是选定花园口一段为宜。」

蒋在珍当即拍板:「时间紧迫,任务重大,事不宜迟,那就定在花园口吧。」

回到京水镇巳经是夜里十点左右,刚刚吃过晚饭,商总司令派集团军参谋处长魏汝霖前来
督促决
堤事。商议中,定下两条原则,尽快完成任务;尽量缩小受灾地区。

蒋在珍命令由我主持决堤工程。

受命于危难之际,我既感兴奋,又觉沉重。我当然清楚那黄河之水扑向千里平川所造成的
严重后
果——滔滔洪水吞没的,不仅仅是骄焰万丈的日寇,被日寇夺占的铁路、公路,同时,也
有千千
万万中国同胞的土地、家园、祖坟,也会无情地吞噬掉他们的生命啊!

但是,我同时也清楚,作为一个军人,我无法选择,只有服从。

领命后,我即着手准备,于夜里12时,即率工兵营营长黄映清、马应援,黄河水利委员会
专司河
堤修防的张国宏段长,乘坐一辆中吉普(转载者:原文如此,全世界第一辆吉普车生产于
1942年
)匆匆赶到花园口,勘察确定决口位置。

到达堤上,但见脚下河水潺潺,水位莫辨,一弯月牙儿在云中浮游,时隐时现。微风拂拂
,十分
凉爽。我们马上开始工作,岂料所带四支手电向筒,非仅光亮微弱,且灯泡质量尤为低劣
,一经
使用,先后全部烧坏。我看看表,巳是6月7日凌晨两点钟了。我考虑到事关重大,不敢摸
黑盲目
选址,乃决定上车休息,待天亮后再勘察选址。五个人挤在车上,只能坐以当卧,人已倦
极,但
无人能睡,皆坐待天明。

天刚亮,我们几人就沿着黄河逆流而上勘察。头晚没准备吃的,就只好饿着肚子干。河堤
上,有
一个冷清的关帝庙,庙中无人,门大开。我们全都进去了,对着红脸长须的关云长磕了三
个响头
,还敬了香(用烟代)。那一刻,我们全都表现得十分虔诚,十分庄重。我跪在地上默默
祷告:
「关老爷,中华民族眼下遭了大难,被日本鬼子欺侮得惨。我们打不过他们,万般无奈,
只好放
黄河水淹,淹死了老百姓,你得宽恕我们。」

大约过了一个钟头后,我选定在关帝庙以西约300米处决堤。我看中这里是因为此处为黄河
的弯
曲部,河水汹汹而来,到脚下突然受阻,压力较之直线处为大,容易冲垮河堤。而且从地
图上看
,待河水从花园口一带涌出,漫过巳被日寇占领的开封、中牟、尉氏、通许、扶沟、西华
等县境
后,便可注入贾鲁河,向东南而行,流入淮河。贾鲁河道,可成为一道天然屏障,阻止河
水无边
漫延,当可减少人民必然所受之损失。

当我说出我的意见后,用树枝指着铺在地上的地图,询问随同各员有何意见,如没有不同
意见就
这么定下了。这时,众人神色庄严,泪光蒙胧皆不能言。

我问张国宏:「张段长,你是我们请的专家,你要表态,定在这里,行,还是不行?」

张国宏答非所问,目光呆涩,连连嚷道:「要死多少人……要死多少人呐!」

我提高声调说道:「死人是肯定的,在这里决堤,死的人会大大减少。你必须表态,行,
还是不
行?」

张国宏这才意识到自己的责任,认真地看着地图,表态同意我的选择。

工兵营营长黄映清不待我问他,巳经「咚」地一声跪在了地上,举眼向天,热泪长淌。

我们全都随他跪了下去,四个人跪成整齐的一排,面对着波涛汹涌的黄河,放声大哭。直
到工兵
连和二团九连的官兵来到堤上,我们才住声。

扒花园口全靠人工挖掘,未用一两炸药

我们马上动手划线,决定相隔五十公尺之距掘两道决口,由大堤内侧对准河床底部平行的
掘进,
决口外宽内窄,呈倒「八」字形。预计掘至河底,决口可宽至十公尺左右。放水之际,洪
水从大
口入小口出,增大压力,更容易冲垮大堤。我这些后来证明行之有效的想法,均是从赵口
决堤失
败的教训中得来的。我还决定,在河堤中央,暂留三公尺;宽,最后再掘,以便维持施工
期间东
西交通往来。计划完毕,工兵连和九连马上按线开挖。不一会儿,第二团全部集中,第三
团也赶
到堤上,乃分由大堤南北两面同时动工,以加快掘进速度。

这一切安排完毕,我才驱车赶回京水镇复命。

蒋师长听完汇报,见我眼中布满血丝,眼圈发暗,知我一夜未合眼,便叫我赶快去睡上一
觉。

我见他叫上郑自襄副官马上要去花园口,哪能睡得着,坚持随他上车,一同前往。

蒋在珍在堤上认真巡视后,对我选定并巳在实施中的决堤方案大加赞许。旋后同返京水。


早饭后,蒋在珍决定移住花园口,亲自督促施工。巳由参谋长晋升为副师长的朱振民将军
(辽沈
战役时在东北起义。解放前夕被党派回贵州,策动地方部队、包括熊先煜所在的275师等起
义)
见师长带病上堤,也前往堤上协助。我则抓紧时间记日记,然后睡了一觉。

午后二时许,我找了辆自行车骑上前往花园口。刚上河堤,几位平时与我称兄道弟惯了的
军官便
大声叫我。第二团团长王松梅手里拿着张军用地图对我嚷道:「兄弟,你干了桩了不得的
大事!
我刚才认真察看了地图,你选这决口位置要是稍微向西偏一点点,不把贾鲁河利用起来挡
水,那
郑州还有平汉线上多少城镇,恐怕全成汪洋。兄弟主持决堤,虽使千万百姓葬身鱼腹,可
功在国
家,功在民族,将来一定讨个好夫人,多生贵子!」

我对王松梅这话永不能忘,因为,它居然应验了。抗战胜利后,鬼使神差,我居然和我崇
拜的佟
麟阁将军的三女儿佟亦非结了婚,幸福地生活到现在。你说,这事怪不怪?

我对王松梅说道:「我在中央军校受训时听德国教官教过军事地图学,那知识,总算没有
白学。


下午3时,魏参谋处长也亲临花园口决堤现场视察,对于决口位置之选定,颇为赞许。并说
赵口
决堤,迄今仍无效果,上峰巳将希望完全转移到花园口。官兵闻之,群情振奋,工作更加
卖力。

魏参谋处长还通报军情,谓,陇海路以南西犯之敌,由平汉线突进甚速,情势极端危殆。


当晚,闻郑州爆炸声甚烈,一刻未停,响至天明。那是巳经作好撤退准备的我军在自动破
坏郑州
车站及城内可能会被子敌人利用的设施,即便日寇夺去郑州,留给他们的,也只是一座空
城。

我们两千余决堤官兵耳闻隆隆不绝的爆炸声,心急如焚,乃日以继夜,猛掘不止。

6月8日,掩护部队的傅衡中团在花园口以东15华里处与日寇骑兵接火,将前来侦察袭扰之
敌骑击
退。京水镇上,孔出现了日寇便衣,一时人心惶惶。移住河堤上监工的蒋在珍下令将师部
由京水
镇移往东赵集。

为加快掘堤速度,张国宏段长招集附近百姓协助,并指示掘土方法。河堤上军民混杂(老
弱妇女
巳由师管区负责疏散,青壮年应招参与决堤),人山人海。

武汉统帅部每隔一小时便来电话催问决堤进度,希望能早一刻放水。可见黄河决堤,巳对
抗战大
局影响甚巨。

长官部也派战地服务队男女同志前来慰问鼓励。他们带来白面猪肉,还在河堤上唱歌跳舞
演节目
,为决堤官兵打气鼓劲。

中午前,魏处长再度由郑州赶来,代表商总司令慰劳新八师官兵,目睹决堤官兵虽连续工
作一昼
一夜又半日,却毫无倦容。许多人巳经双掌鲜血淋漓,用绑腿缠手,仍挥镐掘土,不肯休
息。魏
处长深为感动,当众宣布,如于当夜12点放水成功,总司令部奖法币两万元;如明日晨6时
放水
,则奖一万元。

午后,日机两架,从北飞临花园口上空侦察,并投弹数枚,落于决口附近西南面村庄。炸
死炸伤
居民十余人。但决堤并未因此而停止片刻。

花园口河堤系小石子与粘土结成,非常坚硬,挖掘相当吃力。而且,河堤完全靠人工挖掘
,未用
一两炸药。经新八师官兵与前来协助的民工苦战两昼夜后,终于6月9日上午8时开始放水。


魏处长当即兑现法币一万元。

洪水涌进了决口,恰似两条黄色的巨龙在跃动奔突。我们目睹着洪水疾速地向着附近早巳
疏散一
空的村庄扑去……也就在那一刻,两千多名巳经极度疲乏的军人似乎才感受到了精神上的
沉重压
力。阴云密布的苍穹下,我们肃然无语。同样的心情,我们也曾有过,那是四个月前炸毁
黄河大
铁桥之际。

我在6月9日的日记中无比悲痛地写到:「当放水瞬间,情绪紧张,悲壮凄惨。起始流速甚
小,至
午后一时许,水势骤猛,似万马奔腾。决口亦因水势之急而迅速溃大。远望一片汪洋。京
水镇以
西以北转眼间皆成泽国。预料不数日将波及若干县境也,心甚痛焉。」

6月10日,幸得天公相助,一早阴云翻滚,天光暗淡,至10时突然暴雨倾盆,竟日不停。这
场大
雨实有利于决口之加大,洪水最终冲垮两道决口间五十公尺长河道。至此,黄河改道,满
河大水
由此扑向千里平川……

我作为花园口决堤的具体指挥者,在五十一年之后的今天再来回顾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
不免感
慨万千。对于被洪水吞没的数十万同胞的灵魂,我的心永远也得不到安宁。也正因为这样
的原因
,我才于几十年间对涉及花园口决堤的资料倍感兴趣悉心搜集。

今人撰文以为,花园口决堤的目的是淹没敌军,「以水代兵」消灭其有生力量,这是不准
确的。
统帅部直接的军事目的是放出黄河水造成地障,以阻止和迟滞敌寇的进攻,为我军机动争
取时间
。当然,洪水涌出后给敌人造成的损失,也是重大的。

那么,这一军事目的是否达到呢?黄河水给日军造成的创伤,可以从日本官方的文件中得
以佐证


1、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编写的《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中写到:「6月10日前后
,中国
军队在京水镇(郑州以北15公里处)附近,掘开了黄河南岸的堤防。因此,黄河浊流向东
南奔流
,中牟首先进水,逐日扩大,从朱仙镇——尉氏——太康一直影响到蚌埠。第二军6月13日
为救
援孤立在中牟的第十四师团一部,从第五、第十、第一一四师团兵站抽调工兵各一个中队
及架桥
材料一个中队,配属给第十四师团。随后于16日又从第一军调来独立工兵第二联队主力及
渡河材
料一个中队。6月15日以后,由于泛滥的河水扩大到尉氏的第十六师团方面,第二军除调回
第十
四师团两个工兵中队外,又逐次增加架桥材料两个中队,折叠船40只,独立工兵第十一联
队主力
支援,然后向泛滥地带以外撤退。方面军于6月17日命令临时航空兵团全力以赴援助第十六
师团
方面的补给。用运输机、轻重轰炸机,在6月16至24日之间给两个师团投下补给粮秣、卫生
材料
等,合计约161.5吨。29日,方面军在徐州举行联合追悼大会。仅第二军死于洪水人数便达

7452名之多。」

2、日本大本营陆军部撰有日军侵华史长编。其中第440页记载如下:「中国军队6月10日左
右于
郑州东北掘开黄河堤防,使黄河水向东南方向涌出,采取了水淹战术,淹没了自己的广大
沃野,
形成了经中牟、尉氏、周口、阜阳连接淮河的大地障,给我军行动造成极大困难。」

而据我方目击者说:「洪水到处,日军惊恐万状,东奔西突,人马践踏,车、马、人员淹
没不计
其数。」

毫无疑问,这是中华民族所承受的极其惨重的牺牲。也正由于这一惨重的牺牲,才改变了
严重不
利于我的战争态势,粉碎了气焰嚣张的日寇夺取郑州后(当时统帅部巳决定放弃郑州)迅
速南取
武汉,西袭潼关的企图。如果没有黄泛区阻隔,郑州沦陷后,敌人必然直逼武汉,而由豫
至鄂,
不仅有铁路运输,而且地势平坦,极利敌之机械化部队纵横驰骋。我军能据险堵截的,仅
一武胜
关而巳,一遭突破,战局不堪设想。

花园口决堤后,由于形成黄泛区这一巨大地障,终于迫使敌人止步于平汉路以东,我唐、
白河流
域及汉水中游方得以免遭敌铁蹄践踏。唐、白河流域人口众多,地域宽广平坦,土地肥沃
物产丰
富,有力地支援了抗战。正由于有了黄泛区这一地障,我第一、第五战区才分别得以在洛
阳、老
河口立足,与江南诸战区遥相呼应,从而确保西北、屏障陪都。

单纯从军事角度讲,花园口决堤乃是我国处于经济、军事、科学、工业全面落后的情况下
面对强
敌不得不采取的「断臂图存」之举,事关国家危亡,华胄存续,作出局部之重大牺牲而换
取民族
之惨胜,后人是应该理解的。

仅举当时一则国际电讯,便可明了。

「巴黎6月17日哈瓦斯社电:急进社会党机关报《共和国》顷评论中国黄河决口事云:前当
法国
国王路易十四入侵荷兰时,荷兰曾以决堤为自卫计,其国人虽患水灾于一时,然其领土终
得以保
全。厥后1812年冬季,拿破伦一世攻俄时,俄国亦以坚壁清野之法阻止法军前进,并将莫
斯科城
付之一炬,卒至拿破伦一世所率大军,为之败溃。似此,某一民族受外人攻击而有灭亡或
沦为奴
隶之虞时,辄利用洪水与冬季凛冽气候以御敌,其事又安足怪异?时至此际,中国业巳决
定放出
两条大龙,即黄河与长江,以制日军于死命。纵使以中国人十人性命换取日人一人性命,
亦未始
非计。此盖中国抗战决心所由表现也。」

读此豪言壮语,怎不令我这86岁的历史亲历人,泪洒江河啊……

通讯地址

重庆江津市向阳小学

胡晓虹转

罗学蓬

邮编402260
电话023—475263590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18.7.33.80]
--
※ 转载:.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28.12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13.43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