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trijif (国王与小鸟), 信区: Green
标  题: 中国宪兵600人击退20000日兵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Mon Sep 22 18:30:15 2003), 站内信件

在1934年国民政府的阅兵大典上,有一支神奇的部队突然走过了各国公使的视线,这
是一支大约有四千人的队伍,却是完全的德国军队装束,配备的也是当时最先进的德国全
自动式冲锋枪。凡是稍微有一点军事常识的人都可以看出,这是一支具有极强战斗力的部
队。当这支部队向委员长致意的时候,具当时的国民政府秘书邵则明多年后回忆:“当时
,英国大使面容惊愕,日本大使面色苍白,德国大使微笑着对法国大使说,这是我们德国
人训练出的军队。美国大使叹服的说,这是中国两支最好的部队之一,德国大使不服气的
反问,在中国还有哪一支部队还可以与他们抗衡?美国大使感慨的说,只有一支,那就是
成吉思汗的部队。” 

这支神秘的部队,就是南京国民政府自1927年起倾尽国力秘密组建,并于193
3年邀请纳粹德国特种部队教官进行训练而成的王牌特种部队——委员长特别卫队。代号
中国宪兵! 

据日本女间谍川岛芳子于1946年交代,1934年国民政府国庆阅兵后仅三十分
钟,日本情报机关就接到了土肥源从南京发来的密电,上面只有一句话:中国宪兵现身南
京,战斗力极其强大。 

中国宪兵的前身,大体可以上溯到北伐战争中的叶挺的“铁军”,随着国民政府统治
的巩固,将介石于1927年开始了对全国200万军队的选拔工作,经过层层严格筛选
,组成了一支8000人左右的卫队。卫队的成员个个身怀绝技,以一挡百。1933年
,随着国民政府与德国法西斯的关系日益密切,应将介石希特勒秘密派遣纳粹冲锋队王牌
教官勃罗姆来华,进行中国宪兵的秘密训练工作,在勃罗姆的严格训练下,又有近400
0士兵遭到淘汰。至此,中国宪兵正式形成。在德国教官近乎法西斯手段的严酷训练和几
乎先进到牙齿的德式武装装备下,他们如虎添翼,终于成为了中国乃至整个东北亚最为精
锐的部队。 

据传闻,在将介石围剿红军行动最为艰苦的时候,国民政府不止一次动过调动中国宪
兵进攻苏区的念头,只是将介石担心伤亡过大,得不偿失,才使这项决定终于搁浅。不过
,在第五次围剿的初期,中国宪兵确实已经受命开赴了江西地区,只是因为苏区的迅速失
陷,才使得他们没有派上用场。 

1937年,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在江南战场上,中日双方几乎集中了最精锐的兵力
。中国宪兵也受命开赴前线。唐生智曾建议将中国宪兵组成小分队,通过空投的方式打入
日军的后方,破坏日军的主要军事基地,这个高明的建议反而遭到了将介石的训斥。将介
石担心这支价值连城的军队如果有任何损失,都是挖心之痛。于是,在这种保存实力的思
路下,中国宪兵在战争的开始阶段始终在南京原地待命,充当了抗战的看客。 

杀敌的机会终于来了,随着上海等地的陷落。日军向南京发起了总攻,将介石逃往武
汉,也许是出于断后的考虑,他将中国宪兵留在了南京。随后,唐生智率领十万南京守军
与日军展开了巷战,中国宪兵却还在营房处于待命状态,因为没有将介石的命令,任何人
都是无权调动这支部队的。 

战况越来越紧急,第五军军长张治中及其部队被日军包围在雨花台。这支抗战的英雄
部队伤亡惨重,甚至连张治中的警卫队也伤亡怠尽。为了拯救第五军,唐生智痛下决心,
冒着被枪毙的危险,与中国宪兵旅长易安华密谋,调动了中国宪兵两个营的兵力去雨花台
接防。 

此时,日军已经几乎完全消灭了第五军,攻击雨花台的是日本甲种师团梅村师团(注
:日本在二战中一共拥有六个甲种师团,两支作为关东军守备东北,后被苏联红军消灭,
两支留守日本国内,后于1940年参加了太平洋战争。另外两支就是被中国人所熟悉的
梅村师团和“皇军之花”板垣师团,始终投放在中国战场,并与国共多支军队交手,是侵
划战争中日军的骨干力量)师团长梅村是将介石在东京留学时的同班同学,并且曾经因为
决斗胜利而缴获了将介石的家传宝刀,这件事情也是将介石青年时代的奇耻大辱。然而,
也正是这位梅村师团长,在雨花台争夺战中,最终成就了中国宪兵的赫赫威名。 

当两个营的中国宪兵与第五军在雨花台接防完毕的时候,梅村洋洋自得的发起了新一
轮攻击浪潮,他得意的认为他面队的只是一批疲弱不堪的第五军战士,然而,就在这个时
候,雨花台响起了德式冲锋枪的怒吼,大吃一惊的梅村刹那间大脑一片空白。在二十年后
的回忆录中,他这样描述自己的心情:“我的头脑一片空白,不知道是兴奋还是惶恐,我
突然意识到,我们的真正的对手来了。” 

如果说开始日本人只是惶恐的话,那么之后的一天时间则成为了这些所有经历过这场
战争的大和武士心中永远的噩梦,两万多日军对两个营中国士兵的战斗,成为了梅村师团
历史上最大的耻辱。600名中国宪兵,平均每个人将防守一段二十五米长的阵地,平均
每个人要面对50名日本甲种师团士兵,战斗从早上打到黄昏,一批批日军倒在了雨花台
上,始终不能前进一步。梅村师团也不愧是日军战斗力最强的部队,始终攻击不止,在最
危急的时刻,梅村亲自带领敢死队,拿着当年从将介石手中赢得的宝刀,与中国宪兵在阵
地上拼起了刺刀,然而中国宪兵也以硬对硬,上上枪刺与日军展开肉搏。终于,号称天下
无敌的梅村师团,终于在黄昏时分倒在了中国宪兵坚韧不拔的精神的面前。仓皇的丢下上
千具尸体撤退。值得一提的是,在拼刺刀的战斗中,梅村的那把宝刀被中国宪兵的战士缴
获,梅村自己也被砍伤了胳膊,幸得部下掩护也保住了一条性命(这在武士道精神中可谓
奇耻大辱),而中国宪兵也付出了惨重代价,五十多名战士的尸体长眠在雨花台上。 

战斗结束后,兴奋的唐生智连忙电话向将介石报功,将介石得知梅村战败,宝刀复得
时大喜。但是得知中国宪兵参战后不由勃然大怒,将唐生智狠狠责骂,并下令没有自己的
手令,任何人都不能擅自调动中国宪兵。于是,在上层的压力下,刚刚打了胜仗的中国宪
兵部队,不得不撤离雨花台,回到营房驻地。 

然而,正是这个错误的决定,使得日本谍报机关得知了中国宪兵的驻地位置,从而改
变了中国宪兵的命运。 

当天深夜,日本空军出动轰炸机五十多架,对中国宪兵的驻地展开了疯狂的轰炸,大
部分战士们在睡梦中被炸死,侥幸逃出者仅二百人,这支国民政府倾注心血组建的王牌部
队,就这样因为将介石的错误决定而覆灭了。 

巧合的是,第二天,将介石向唐生智发布了撤退的命令,日军趁机占领南京,惨绝人
寰的南京大屠杀开始了。 

之后,中国宪兵剩余的二百多人被化整为零投放到了西南战场,参加了西南战场的大
部分重要战役。特别是震惊中外的长沙会战中,正是由于中国宪兵小分队成功偷袭了日军
的临时机场。才使得日军失去了制空权,为长沙会战消灭上万日寇奠定了基础,在194
2年新五军入缅作战中,当部队被日军团团围困的时候,又是三名中国宪兵战士,凭借超
强的生存能力穿越了日军的封锁,与英美部队取得联系,使新五军避免了全军覆没的厄运
。这支部队在化整为零以后显示了强大的战斗力,并立下了卓越的功勋。但同时他们自己
也损失惨重,抗战胜利以后,他们只剩下五十多人,其中一半人已经因受伤而身体残疾。
 

1946年,国民政府重新改组中统特务组织,这些中国宪兵的剩余人员被任命为中
统教官,甚至有人在渣滓洞集中营供职。 *** 多名重要人物的被捕都和他们有着重要的联
系,解放战争胜利后,他们的大部分逃往台湾,少部分在解放后被镇压枪毙。逃亡台湾的
那一部分又很快成为了台湾特务的骨干,在解放后五十多年的两岸特工战中,扮演了重要
的角色。 

◆网友补充 

4000人的规模,全套的德式装备、德式训练,即使是普通士兵也个个是百里挑一
,防守南京时以两个营的兵力顽强阻击精锐的梅村师团,每个士兵的正面防御宽度达50
米之多,让日军损失惨重,日本人自己都有描述,大意是说“三八大盖在对方铺天盖地的
瓢泼弹雨中简直就成了一根烧火棍”。 

不过有一点跟上面帖子不同的是,这支宪兵部队不是被轰炸而是被消耗殆尽。好象这
支宪兵部队承担了主要的掩护撤退任务,文中是这样的描述的“全城的百姓和溃退下来的
士兵乱哄哄的朝后涌,而宪兵部队的士兵却坐着卡车唱着军歌、雄赳赳气昂昂的逆流而上
,向前方开拔”——老实说,这一段让我特别感动,眼睛都湿润了——结果是宪兵部队几
乎全军覆没,只剩下200余人,还大部被何应钦派到云南去守公路。直到有一天,老蒋
在重庆的一个操场训话,突遇日机空袭,众皆慌乱,唯有两名士兵临危不惧,操纵一门高
炮击伤一架敌机方才解围。老蒋大加赞赏,一问,才知这两名士兵均来自他以前视为禁脔
的宪兵部队,这才又想起这支昔日的王牌部队。于是这200余人被调至重庆,成为一支
隶属与特务的的特种部队。 

可惜这支部队的下场很惨,或则说很悲壮,原因很简单:内部分裂了!一部分完全倒
向老蒋,而另一部分人却因看不惯当时国民党(和军队)的种种做法而变的同情当时的民
主运动,让戴笠十分恼火。鉴于这帮人的强大战斗力和影响,戴笠不好明除,便想出了一
个极其恶毒的主意:他让一部分人于某个深夜戴上面罩去袭击另一部分人,只说被袭者是
一群地下共党分子,于是惨剧发生了。双方一交手,均惊讶于对方娴熟的格斗技巧和反应
,其结果往往是两败俱伤,待到发现对方居然是自己多年来生死与共的兄弟时,事实已无
法挽回——搏斗均是在几秒内结束。双方除了嚎啕大哭以外唯有无法抑制的悲痛。 

经此一役,宪兵部队元气大伤,仅余四、五十人,残者还占一半。后来好象还有几个
人投奔了解放区成为了解放区的警卫教官,却又在与另外余下的宪兵部队偷袭老毛的时候
交上了火,王牌对王牌,下场只能有一个:同归于尽! 

至此,旧中国第一支宪兵部队,也是最后一支宪兵部队才走完了自己全部的征程……
 


--

每个人生下来都是王,而大多数人却在放逐中死去 —— 王尔德(英国剧作家)
如果人被迫只顾眼前的目标,他就没有时间去展望整个的生命 —— 雅斯贝尔斯(德)
人的身上,值得赞赏的东西总多于应该藐视的东西 —— 《鼠疫》阿尔贝.加缪(法)
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王阳明
仁者爱人,人恒爱之;有礼者敬人,人恒敬之 —— 孟子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61.182.176.67]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7.951毫秒